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高端医疗服务的领航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7月10日,对于4月份刚刚加入和睦家医疗新成员―青岛和睦家医院来说是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因为他们迎来了诞生在那里的第一位宝宝,就在同一天,记者在位于朝阳区将台路的和睦家医院办公区见到了和睦家医疗集团总裁李碧菁。
  显然,她还沉浸在刚刚收获的喜悦中,前一天她在青岛和睦家医院为那位即将生产的准妈妈送上鲜花和祝福,此刻她兴奋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刚出生宝宝的照片,尽管目睹了无数次美好的诞生,她仍旧是一脸欣喜。
  记者面前的李碧菁神采奕奕,一口还算流利的中文不时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却丝毫不影响她言语间流露出的“中国范儿”。李碧菁的办公室里挂满了她和许多大人物的合影,记录着这位美国女人在中国的创业之路,我们的对话也从浓浓的咖啡香中蔓延开来。
  外资办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尽管人们对和睦家的知晓多来自于众多明星选择在那里产子,但对一手创立这家医院的李碧菁却知之甚少。
  1979年邓小平首次访美,大洋彼岸的李碧菁只身来到遥远而又神秘的中国,3年后她创办了美中互利公司―一家在国内从事医疗设备进口业务的外资企业。当时的中国医疗条件的匮乏,用李碧菁的话说:“别说设备,就连信息都没有。”与那一年同时决心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的本田、百事可乐、耐克、爱立信等众多外资企业一样,李碧菁恰逢其时地填补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空白。
  经过十年的发展,国内的医疗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医疗水平和硬件设施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外国人的李碧菁仍然能够感觉到患者的需求还没有被完全满足。她笑着讲述起当年自己的经历,有一次身体不舒服去国内公立医院的国际门诊部去看病,“我捂着肚子说这儿疼,护士反过来问我要挂什么号,是消化系统呢,还是妇科系统,我说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这儿疼……”
  李碧菁有了一种强烈的念头,把国外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和经验引入到国内,她进而大胆地想要开一家医院。“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可笑的想法,怎么会想到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一家私立医院。”李碧菁这样描述道。
  自从有了这个念头那一刻起,一直到1997年第一家和睦家医院正式开业,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四、五年时间。
  不得不说李碧菁是聪明的也是幸运的。
  1993年,被看成是大量外资企业蜂拥而入中国的开始之年,李碧菁以改善北京的投资环境为名说服各方。就当时的宏观环境而言,政府日渐放宽了外资进入的限制性政策,吸引外资被认为是振兴地方经济的捷径,建一家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机构的申请顺理成章地被放了绿灯。
  然而,毕竟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综合私立医院。李碧菁体验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遭遇的艰辛:中外合资合作双方谈判和协议签署、医疗行政部门审批、对外经贸部门审批、工商行政部门审批;医院建设、环保消防审批验收、员工雇佣与培训、设备的安装及购买……直到尘埃落定那一刻,算了算有180多个公章才可以开间医院。
  为了融资,1994年她带着美中互利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10年后,在公司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通道时,美中互利完成了私有化并退市,和睦家医院的医疗服务成为了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投资伙伴―复星医药和TPG。有了股东的承诺和大量资金的支持,和睦家在国内的布局不断加速,今天已发展到在亚洲范围内的6家医院、14家卫星诊所和新的4个在建项目,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领航者。
  布局落地最主要的是人才
  谈到和睦家在中国的布局,李碧菁信心十足地表示,尽管和睦家的定位是高端医疗,但每一个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都有足够的需求支撑起一个和睦家医院的运营。由于对环境、服务、硬件以及医疗质量都要有较高的投入,由此城市的医疗需求是一方面,还要考察这个地方能否吸引足够的人才。仔细剖析和睦家在全国已形成的布局不难看出,当地的顶尖医科院校及城市优质成熟的配套成为了吸引和睦家落地的标配。“医疗是一个很依靠人才的行业,完全是以人为主角。”李碧菁的这句话也道出了和睦家重视吸纳人才的策略。
  优越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和睦家高端医疗机构的地位无出其右。但你可能很难想象1997年成立伊始,和睦家医疗的价格几乎没有做出调整,由此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的同时,优秀医疗团队也在随之不断壮大。
  如今和睦家拥有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500人左右的全职医生,以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等多位国内顶级专家领衔的顾问团队以及800多人的高级护理团队。这不仅源自和睦家良好的国际声誉,更得益于其在医、教、研领域的长期投入,机构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优势的各种培训模式,并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项目等项工作,由此构建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系统优质的人才培养体系。
  和睦家具有的国际化三线分立管理制度,使得医疗、护理、运营三条线分而治之,相互依赖却无从属关系,充分肯定每一个岗位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要价值,并且在质量体系、安全体系等方面一边沿用国际通用的模式,同时根据国内的具体实际情况确立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管理模式。
  提起初创期所遭遇到的困难,李碧菁不难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如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构建起自己的队伍。
  “在美国我们鼓动医生们说你要不要放弃美国的事业,到地球的另一边和我们一起探索探索?和中国的人才说你放弃你的铁饭碗,到我们这儿来下海吧!”李碧菁以一位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过来人身份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
  一切只为让生命更美好
  2014马布里成为“北京市荣誉市民”,为北京金隅男子篮球队2012年夺得CBA总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被广大球迷亲切地称为北京男篮的“马政委”。1977年出生的马布里在长期的运动生涯中多次遭遇伤病的困扰 ,他曾感慨地说:“我之所以这么大岁数还能做运动员,就是因为我懂得什么叫康复。”马布里在中国的康复治疗就锁定了和睦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688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