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日益提上进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将信息化技术逐步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各个农业发展地区应该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适当地加大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量,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042-02
  一、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内容
  (一)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加强农业技术新成果有效推广,实现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传播及利用,提高农业管理决策水平及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合理的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客观经济条件,有效的组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正确进行处理,利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都要运用到信息化技术,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及销售的各个领域中,信息化都会渗透到其中,全方位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市场中,从而有效的实现现代农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科学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内容
  1.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
  我们要明白发展农业的根本是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对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专业的农业信息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农业的发展最终是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因此,要对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注重信息化技术与理论知识的教育,从科学技术方面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水、土壤、阳光、氧气和各种营养要素等组成。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
  3.农业市场信息化
  农业市场的信息化主要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保证农产的销售的过程。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先进性,以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以最先进的生产资料,对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以确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大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占有位置的重要性,他们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的中间人,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很重大的影响。由于很多的农民群众都是来自偏远的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有限,他们的技术、思维、意识跟不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对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了解不够,使得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很薄弱,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
  (二)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我国的农村地区虽然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在当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对农业信息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关于农业信息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对于真正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共享,就导致了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挥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够,信息化技术无法切实实施
  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较深知识储备的农民群众的支持,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对农村进行与信息化技术有关联的设备安装。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网络使用的成本比较高并且不是必需的,所以农村的网络的覆盖率也比较低。此外,很多的农民的计算机水平都较低,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虽然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中国农村地区较大的情况来看,这些资金的投入并不能够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全,很多相关的先进设备并不能够建设完成,信息化网络也不可能遍布整个农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切实实施。
  (四)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
  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但恰恰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就是缺乏这种信息化技术人才,使得农业建设信息知识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从而造成了农业发展的滞后。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在农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是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柱,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技术专业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国家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的领导还可以对当地的农民群众进行集中的培训,专门聘请信息化技术的专家为人们讲解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知识,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建立有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农村地区,要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以前单一内容的农业信息。保证所发布的农业发展信息都是真实科学的,信息的内容要全面、完整,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有针对的撰写农业发展信息,既要保证发布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的了解到农业发展的现状。
  (三)适当提升农业信息化投入资金量,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所需要的人才
  人才才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心人物,在这个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深入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是需要有知识的农民群众,还需要有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因此,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国农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 慧.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Z1).
  [2] 田春玉.推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6).
  [3] 王丽丽.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
  [4] 王改性.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05(9).
  [责任编辑:高 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775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