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创新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地方综合性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理清办学定位和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证券投资学为例,从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师资素质、丰富教学手段、创设实践教学以及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创新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恢复证券市场以来,证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比重不断提高,国家经济乃至每一个经济生活的参与者受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一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就是“经济文盲”。随着人们对证券知识的需求日盛,直接推动了证券投资学的大发展。目前各高校在经管类相关专业中均开设了证券投资学课程,并且从以前的32学时考查课程逐渐升格为48学时考试课程,甚至安排更多学时,同时在校内开设的证券投资学公选课也大受其他专业学生的欢迎,彰显出该课程不断提升的普及性与重要性。但是,从我从事证券投资学十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历看,其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还有较大的改革创新空间。
  1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的目标定位
  1.1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
  我国高校的办学层次,按照办学的基本职能来分,大致可以归纳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等四个层次。通俗地讲,目前国内“985”大学一般定位于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基础性研究型人才;“211”大学定位于研究教育型或教育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研究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其他高校基本上只能定位于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知识型应用性人才。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指主要由地方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大部分来自本省、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大学。其显著特征就是“地方性”与“综合性”,所谓“地方性”就是指地方政府出资办的大学,所谓“综合性”则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 以显示出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科门类较齐全和大学教育的全面性上,即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1]。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落实和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作用方面,有其自身特定的定位。地方综合性大学首先应当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侧重于培养面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在某些优势学科或领域也可以同时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在科研方面,应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紧密围绕地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展开科研攻关,以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2]。这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立命和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地方综合性大学更适合定位于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
  1.2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的目标
  定位于教学型大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就不能盲目地模仿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正视生源的质量和学校所具备的有限资源,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和第一要务,并由此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此基础上,稳步实现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知识型应用人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其素质特征应是基础理论比较系统、实践技能比较扎实,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开发能力的人才,特别看重的是学以致用的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既有较为复杂综合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应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寸,适度增加实践应用性教学。具体来说,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证券的交易,知道开户程序、掌握交易方法、熟悉交易规则,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学会实际操作,为证券市场培育合格的理性投资者;在此基础上,中级目标是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证券投资学不仅仅是一门学位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为数不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通过要求学生参与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教会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高级目标是要考虑为部分学生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3]。
  2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学的开设,虽然对普及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学生死记概念、硬背理论、应付考试,却往往不理解概念、不清楚理论、不懂得应用。学完该课程后常常表现为学生证券投资的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实际动手能力很差,甚至连最基本的看线买卖操作都无从下手,“学完就忘完”成为该课程教学效果表现的一种常态。当前证券投资学教学存在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与学的理念均存在偏颇
  目前多数高校证券投资学的教与学的理念均存在偏差。在教师的“教”方面,学校在课程管理理念上不够严谨,具体表现在对教材选用要求、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教学内容与效果的评判等往往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没有对教师提出具体明确的教学要求,对教师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因而教师对搞好教学的内在压力与内生动力普遍不足,造成教学内容仅拘于书本知识,甚至照本宣科。由此形成重理论阐述轻实践应用、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重课堂讲授轻实践操作的陈旧教学理念,客观上造成学生“能说能考却不会做(交易)”的结果。在学生的“学”方面,学生不能了解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殊性,很少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个人职业的规划结合起来,往往局限于只为考试的成绩和学分的获取,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与探索精神,主观上造成证券投资学学习效果的下降。
  2.2 教材内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目前市面上,证券投资学教材繁多,既有国外引进的如威廉夏普的《投资学》与《投资学基础》等,又有国内著名学者如曹凤岐、吴晓求、霍文文等各自编著的《证券投资学》,还有其他普通高校出版的各类《证券投资学》教材。这些教材,一方面,在内容的编排上往往追求面面俱到的效果,都安排有深奥的投资理论章节,而缺乏贴近实际经济生活的内容,造成教材千遍一律,缺乏个性。另一方面,从教材的编写到出版,会有一个时间跨度,期间证券市场变化很大,特别像我国这种新兴证券市场尤其如此,这就往往造成教材刚一面世,就可能成为“过时”的知识,时效性差。学生学了这样的教材以后,还是不懂证券市场行情分析,也不知道怎样进行证券投资操作,这样的教材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方式与手段传统单一
  现阶段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组织方式主要还是采用以大班授课、单向集中讲课的形式进行。虽然现在多媒体教室较为普及,但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运用上不够全面,一般仅会使用PPT,无论从其显现的内容还是制作的视觉效果上,鲜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使学生产生视听疲劳感。另外,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少,因而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效果。
  2.4 实践环节薄弱,设计安排不合理
  证券投资学课程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该课程必须配套安排一定课时的教学实践环节,才能保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但地方综合性大学普遍对证券投资学教学实践明显重视度不够,在设计安排上也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外实践安排课时偏少,有的甚至没有社会实践安排;二是实验室实验课时安排不足,试验时间过短,一般均安排在授课结束后的某一周内集中完成,同时这种讲课与实践在时间上的人为隔离,既不利于学生对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技能。
  2.5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地方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是通过合并或转型升级而来,成立时间不是很长,在师资配备上不具任何优势。原有的教师往往是转行而来,他们可能具备某些证券投资的初步经验,但往往缺乏证券投资理论的系统学习;引进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以高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具备比较全面的综合理论知识水平,但往往缺乏甚至没有证券投资的实际经验,而缺乏系统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尤其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经验,是很难胜任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工作的。同时,由于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经费不足等多种原因,教师参与进修、研讨会以及实践培训活动等机会不多,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充实、完善和提升。
  3 地方综合性大学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
  3.1 创新教学理念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契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教学,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同时实施创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主导性作用,鼓励学生多向探索,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4]。因此,创新教学理念,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坚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天赋特长和人格个性。只有尊循现代教育规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与学才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使学生从创新教育中真正获益,使现代创新教育在实践中达到预设的效果。
  3.2 提升师资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着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可以从以下诸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对在岗教师进行系统能力提升的培训。彻底摒弃“能上课就行”的落后观念,要舍得投入,把教师送出去进修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同时有选择地参加证券投资学教学研讨、教材编制、证券市场分析等社会活动,拓宽教师的信息面和知识面,积累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努力从社会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上市公司等)中引进具有丰富证券投资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加盟。证券行业的高收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他们通过市场的锤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证券从业经验,非常适合从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尤在证券市场处于低潮时期,加大招揽人才的力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兼职方式聘用上述人才,辅助教学一线。三是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优秀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师资的整体素养。
  3.3 创设实践教学新思路
  实践教学环节是证券投资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不可偏废。首先应将现存的“授课后再做实验”的教学安排改变为“授课与实验并行”进行。具体操作:在学期初开课的同时,以教学班为单位,通过学校的金融实验室或者与证券公司、专业证券网站合作开设专门的证券投资模拟账户,使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周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即时感受和理解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从而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与组合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正确运用。当然,要使这种改革取得成效,老师必须要负起指导的责任,同时要加强过程监督和最终的绩效考核。其次,发展实习基地,开展实地教学[5]。与相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证券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对专业岗位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再次,由于实践环节都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年级,学生学业及心智相对比较全面,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真实的证券交易(或独立开户或共享家人的证券帐户)。因为真实交易的心理状态与模拟交易完全不同,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谨慎,其交易的结果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记忆深刻。另外,不定期邀请证券行家给学生作报告、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等,都是改进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3.4 丰富教学形式与手段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知识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一方面,证券投资需经历分析、操作、交易等过程,与实践联系密切,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极易造成教学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该课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提供支持[6]。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加以改进。一是适当穿插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具备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入开放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单向讲授的模式,采用即时提问、课堂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5 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证券投资学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用要遵循两项基本原则:适用性和新颖性。所谓适用性就是指要考虑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所谓新颖性,是指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常换常新。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一般不宜选用金融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材,一方面其理论性太强,篇幅过多,另一方面,其内容的安排上也不够系统全面(金融学专业的证券投资学中一般不涉及技术分析的内容,在学完证券投资学后会另开设证券技术分析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用上,对于证券投资理论,包括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CAPM模型、APT模型可以少讲或不讲,应侧重于证券投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讲解,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K线理论、平均线理论、形态理论等,适当增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的种类、交易规则,明白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掌握交易程序和方式。而要保证教材的新颖性,一方面要及时选用最新教材版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教材的时滞,一些证券投资的新品种和新交易规则无法在教材及时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多关注市场最新信息,适时将这些内容加以补充和讲解,保持教材讲授的新颖性、有效性和正确性。另外,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合作或自编教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迎春.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地方性”和“综合性”[J].肇庆学院学报,2007(11):11-15.
  [2]黄文峰.地方综合性大学科学定位当议[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9-151.
  [3]初昌雄.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4):96-97.
  [4]熊剑庆.创新性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8):73-74.
  [5]张靖霞.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4):61-62.
  [6]于丽红,兰庆高.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07-108.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通大学2012年度教学研究课题“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本科《证券投资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 2012B013)的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2689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