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应对这些不良影响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 施工影响 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工程施工能力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规模与复杂性也日益增大,在具体建设中水利项目建设势必会对周边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都能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部分: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笔者将对其分别做详细分析。
  1、对自然环境影响。
  水利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温情势、上游下游与河口的影响。第一,水利工程改变了水域的天然结构与特点。在水域上建立大坝,可减缓上游水流的速度、增加水源深度、降低水资源自身的净化能力;水库建成后,水体剧增,水资源的温度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并对水中的生物、溶解氧、水密度都产生重大影响,下游水域中的鱼类结构、径污比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蓄水之后的水利工程项目可引起周边环境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上升,引起土壤环境剧变。第二,水利工程对上下中游及河口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将对水域整体产生各种影响,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大,并且都是不良影响,对中下游的影响则有利有弊。水利工程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通常为长期性的,其范围也从库区一直延伸到水域的河口。一般情况下,河口都是淡水与咸水的汇合处,环境较为发杂并且常常受各种水利项目的叠加影响;水利建设还可能影响河口位置水资源的净化能力与水质,对生物种类树木及生存环境产生多种影响,对岸边的滨海湿地、河口区域、沼泽等产生影响,并会造成盐水的入侵等诸多问题。
  2、对社会环境影响。
  水利项目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人口搬迁及经济效益上。第一,对土地利用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安置移民问题是建设水利工程的重大问题,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淹没土地、兴建水库,必将加剧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假如移民问题处理不当的话,还可能造成开荒慧琳状况的出现,进而引发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第二,水利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水利项目没有直接的污染物产生,属于绿的生态工程,其在为工程所在地创造了水产养殖、供水、灌溉、航运、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水利项目施工完成之后,提升了该地区防御碱、旱、涝、洪等灾害能力,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发生频率,为工程附近居民提供了良好、安全的生活、生产环境。
  二、保护水利项目周边环境的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笔者探究了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1、增强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
  在全面掌握水资源基本情况,对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分配有一个初步规划方案,这里所说的“分配”,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平二调”不同,需要依据市场机制进行调配,不可无偿调取任何流域的水源。进行水资源分配的前提是明确各个水域的水权。水权是指外商、个人、法人、国家等对各种经济类别的水源所获取的使用权、经营权、肥培权、所有权及因所拥有的权利衍生的各种义务。初始水权的确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节水行为因素、流域最大水量因素、经济战略因素、现状因素等。最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对水源的需求量时,应将节水因素考虑在内。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与节水有关的各种因素全面考虑,确定一个相对准确的水源需求量。主要注意的是,确定水权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商讨价格的过程,最终结果还必须由流域主管部门进行充分协调,交给商界主管部门进行有效裁决。
  2、确保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问题上,维持水域自身对水量的生态需求时第一要务,这也是保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生态需水量主要包括:水域生态环境维持基本功能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水域排盐输沙所需的水资源量,也就是为维持水域的盐分与形态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正常排盐输沙状态下所需的水资源量;洼地、琥珀等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资源量,也就是在维持洼地、湖泊等形态功能的前提下,需要消耗的水资源量。因为耕地与移民的补偿金会不断升高,顾及到水库周边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所以在规划水利工程时,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开发目标。不同的水利项目开发与运行形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在自然环境允许的状态下,可选择“龙头水库”外加引水开发模式,这样就可大幅减少因淹地而需要移民的数量,也可大大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域上游的河道坡度通常较大,并且河道较为狭窄,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可在水域上游建造大型水库,因淹地造成的损失往往比中下游位置要小很多。但是,我们应注意水域的梯级利用对周围环境的生态影响是缓慢的、长期性的,并且会发生繁杂的累进效应。因此,必须吸取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喝尽吃干的严重教训,全面衡量累进效应的不良影响,高效探究符合生态修复及健康生态的调度运营方案。
  3、借助先进技术,有效减少不良影响的产生。
  虽然我国的单纯的水工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但是水利水电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的水工技术却刚刚发展起来。具有现代生态价值的水工技术最初应用在长江流域,从维持生态健康的角度来谁,我国的水工技术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及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水利工程的勘探过程中,当前广泛采用过去的地质勘测方法,对水利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急需探索一种对生态环境有较小不良影响的技术用于勘探工作。再比如,以往的水工方案中,对多样化的水域形态不够重视,忽视了水岸生态与湖泊河流之间的密切关系,大规模的开挖颠覆了水域原本的地貌与地形,使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所以,在对河流断面、河流形态进行规划时,应严格遵守河流演变的自然规律,合理确定水域的护岸、滩地、主槽的功能,包含娱乐、体育、文化、亲水性、生态、防洪等,在设计护岸工程时,应合理添加生态保护空间及亲水空间,精心建设亲水堤坝,在护岸、堤坝的施工材料上,尽可能选择质地较硬的材料,多选自然材料,多开发一些环保型生态材料。水利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还体现在对水生物的繁殖与生长上,设计规划时,还应在该层面上加强。
  总之,水利工程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在建设中必须坚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发挥最大效益和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阳大兵.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2696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