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角色分明,热情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答,都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
  二、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重、难点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孔乙己》的导入: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的低下地位乃至悲剧根源,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质疑激趣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三、讲究方法,适时引导 教师真正做到精讲、少讲或不讲;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交流、辩论;教师适时、恰当引导,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使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
  如《愚公移山》的拓展:组织"愚公是否需要移山"的辩论,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者搬家,或者开山辟路,或者靠山吃饭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投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而《曹刿论战》的牵引则围绕"鲁庄公真的‘鄙’吗?"展开 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同学们畅所欲言,或认为:鲁庄公于国难当头之时,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或认为: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
  四、展示成果,树立信心课堂讨论或辩论结束后,我往往要求学生以随笔、小作文的形式写出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
  如在学完《孔乙己》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又可憎的人》、《走进孔乙己》等文章,他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2714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