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萝北县林业资源发展状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針对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以及周边地区森林资源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现存问题,对如何建立并完善该林业区域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以及科学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萝北县 林业 森林资源 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生态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的地位大大提升,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林业结构,加快推进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才能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本文现结合萝北县以及周边地区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简单做以下分析。
一、地理位置
萝北县大致位于黑龙江中下游南岸,小兴安岭北麓东段,东部以及东北部和俄罗斯隔江相望,南部有共青农场、宝泉岭农场、延军农场及太平沟乡、凤翔镇、环山乡、鹤北镇等大面积的农业区。萝北县管辖区域内主要有太平沟林场、金满屯林场、大马河林场、云山林场、渔米河等七个国营林场。气候上,萝北县属于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气温适宜,秋季晴朗凉爽,无霜期在120天左右,年降水量约为530毫米。就总体地势而言,北部山高坡陡,峻岭起伏叠嶂,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山形外貌和缓,东南部是三江平原北部边缘部分。就萝北县土壤而言,有暗棕壤、黑土、草甸土和沼泽土,暗棕壤是本区的主要的土壤类型。
植被属于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地带性植被主要是红松阔叶混交林。森林植被分布最广的是以柞、桦次生林。主要有蒙古柞、黑桦、山场、白桦、紫椴、枫桦、云杉、叶松等乔木树种,初步统计有木本植物26科107种,其中乔木树种有54种,灌木树种有50种,如榛子、胡枝子、忍冬、杜鹃、刺五加等,藤本3种,如山葡萄、五味子、狗枣子猕猴桃等,草本植物800余种,如乌苏里苔草,铃兰、苍术、蕨类等。
二、萝北县森林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
萝北县位于小兴安岭林业带,森林覆盖率达到67.9%,是鹤岗市重要的林业保护区,林业总面积约为21.8万公顷,活木蓄积量737万立方米。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93530.1公顷,蓄积量为10148258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为78566.5.5公顷,蓄积量为8846992立方米,人工林面积为14963.6公顷,蓄积量为1301266立方米;疏林地105公顷;灌木林地37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393.8公顷;苗圃地16公顷;无林地3983.7公顷;宜林地4985.9公顷;林辅用地848.3公顷。
(1)林分类型。在萝北县整体森林资源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天然林变成商品林,开采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划性,人工林面积占比较大,但是单纯的人工林树种较为单一,不利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针叶混交林、柞树林、阔叶混交林等。
(2)林种结构。大致上可以将林业区树种分为三大类:用材约占总量的60%以上;由于萝北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得该地区防护林所占比重比其他地区稍高;占总比中最小的是经济林,但是近年来,经济林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
(3)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萝北县林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集体、农民及民营资本投资等。对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林业基础设施来说,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其投资主体理应是各级政府。同时林业的多功能性,也要求政府在林业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林业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偏少且长期不能到位。
(4)监管力度不足。中国是林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监管。中国的主要负责机构是碳汇办。但是,地方上却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指导林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致使政策制定不到位,措施不得当等弊端显现出来。因此,萝北县作为一个基础的林业保护地方主体,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实时分析气候变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督体系,促进林业更好的发展。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历史原因,前期对林业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资金和长效的管理机制,林业保护过程中短期急功近利的行为比较明显。其次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政策和法规实施力度不够,很多工作缺少实效性。除以上两点之外,在森林资源管护与发展的关系上,重造轻管,重复统计,致使森林资源增长缓慢。当然,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基础设施落后、有关政策滞后,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导致现状的重要原因。
三、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一)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必须把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根本目标。一是认真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真正做到在发展中加强保护,以保护促进发展。二是在森林的培育和经营中,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资金。做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集约经营。积极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进行改造,合理调整林种、树种和林龄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三是切实提高商品林特别是人工商品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减少等量采伐量所消耗的林分面积,真正实现由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采伐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四是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不合理消耗,科学合理确定森林采伐利用的方式和强度,严格执行伐区设计、拨交、验收制度,严禁在抚育采伐中搞“砍大留小”、“砍好留坏”,坚决杜绝对中幼林进行主伐利用。真正通过科学经营森林和严格保护森林,使森林资源总量增长缓慢、质量持续下降的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二)解决林地逆转和超限额采伐问题
由于绿森公司的近郊地理位置,侵占林地现象极为严重。有林地逆转,将使我单位本已十分紧缺的林地资源釜底抽薪。采伐限额是按照林木采伐量不大于用材林生长量,并兼顾社会需求,经国务院批准的采伐消耗森林和林木的最大指标,突破了这个指标就意味着对现有森林资源的掠夺式经营,森林的永续利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必须把遏制林地逆转和超限额采伐作为重中之重,从根本上加以扭转。一是明确落实责任。二是加大执法力度。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单位、个人乱占林地、毁林开垦和超限额采伐的行为,坚决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大对矿山废弃地的复垦力度,增加森林资源的后备力量。四是进一步抓好林地保护和采伐限额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凭证采伐林木、凭证运输木材等制度,真正把国家有关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深化森林资源管理改革。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问题,根本的一条还在于深化改革。就是根据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不利于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管理的政策进行调整;对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资源林政管理办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对产权虚置、监管失控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实施改革。一是深化林权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有利于资源、资金、技术优化组合,有利于森林资源資产保值增值的原则,进一步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林地使用权,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发展林地生产力。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伐限额管理政策。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对采伐限额管理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其总体要求是,对重点公益林原则上坚决管死,不允许采伐;对其中的限伐林一定管严,禁止超限采伐;对商品林特别是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在总量控制、依法采伐的前提下,适当放活,对新造的商品林依法尽量满足其采伐限额。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机制创新。就是在依法对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更新实施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找准责、权、利的结合点,把蕴藏在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新时期,我们要努力把部门管理的力量与社会群众的保护力量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更具群众基础、更富生机活力,取得更大的实际效果。同时要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责任制形式和办法,认真研究、抓紧试点,稳步推行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把“砍树人”转为“护林人”,使林区职工群众真正成为森林资源管护的主体。二是在林业行政管理和执法队伍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认真履行职责、严格管理、严格执法成绩突出的,给予大力表彰;对工作拖沓、效率低下、敷衍塞责、完不成任务的,进行批评教育,追究责任。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就是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监测的现代化技术水平。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的政策性、技术性和时效性很强,运用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的水平和效率,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推行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的应用,努力改进和提升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水平和手段。
新时期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管理上有新的措施,在经营上有新的经验,在方法上有新的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就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方精云.东亚地区植被气候类型在温度、降水量坐标中的表达[J].生态学报,1994,(3).
[2]葛全胜.中国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贺庆棠,等.中国植物的可能生产力―农业和林业的气候产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
[4]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龙江省农用地分等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5]贾治邦.2007年林业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