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焦作市为例,分析了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对策。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焦作市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家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加快,大量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焦作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河南最早开始依托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经济的城市,其主要的矿产资源就是煤炭。长期以来,煤炭产业对焦作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来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煤炭资源濒临枯竭,导致焦作市经济发展滞缓、环境污染严重等系列问题“井喷”,为了解决焦作市资源枯竭所带来的问题,转型是必然选择。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培育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1年焦作市认定了首批2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逐渐开始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焦作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技工贸收入年均增长194%,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均超过100%。目前焦作市内拥有院士工作站17个,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78家,国家級高新技术企业37家,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关系到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能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活跃力量,在推动国家、区域间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仍有距离,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融资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7年,焦作市颁布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全面创新。但是目前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意识、科技创新不足以及制度创新不足。
   1.缺乏创新意识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要求企业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要敢于突破。但是由于焦作市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对固化,缺乏创新意识。
   2.科技创新不足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它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创新的过程中各种未知因素都难以预测,加上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给科技创新带来极大的风险。要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体现一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2017年焦作市颁布了《焦作市科技创新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焦作市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但是与其他成熟的高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的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调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当前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制度创新不足
   制度创新是用一种更高效的制度代替原有的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的结果。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焦作市现有的制度只是制度创新的初始状态,它只是制度创新的一个前提,并不完善。制度问题至关重要,而现有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的不足,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制度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它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它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由于焦作市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投入不足,起步晚等因素,制度缺陷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
   政策法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运用政策手段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许多地区的政府都通过制定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开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政策手段,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进程,吸引外资企业来焦作投资兴业,焦作市先后出台了《焦作市鼓励市外投资者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实际利用外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委托招商暂行办法》等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是各项法规缺少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在市场准入、人才激励、税收优惠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三)企业融资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投资的特点,对人才、资金和技术的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焦作市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不完善,企业融资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缺少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通常伴随着市场的不稳定性,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都有一定的风险,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担保能力不足,又缺乏外部担保机制,这就导致了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融资规模小,高新技术企业在融资方面缺乏担保能力,但融资机构会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确定融资放贷规模,这就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规模小,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周转需求,严重影响着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要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重点,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焦作市经济转型与快速发。
   (二)基本原则
   1. 政府引导,企业为主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 多方联合,整体推进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各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培育工程,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培育工程,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依托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各县(市)区科技、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培育工程。
   3. 点面結合,重点推进
   在整体推进培育工程的基础上,要做到点面结合,根据焦作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明确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以科技型企业密集的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特色产业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为重点,加快重点突破,优先培育一批具有领军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点面结合,推动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
   4. 完善服务,形成体系
   以科技大市场、特色产业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技术、财税、法律、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专业力量,引导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合理、合规、合法的专业化优质服务,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全流程服务体系,满足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结合焦作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一)推动自主创新
   1. 加强科技创新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关键在于进行科技创新,为产业、行业创造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科技创新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扶持初创型、成长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企业发展梯队。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加强对研发机构的技术指导。
   2. 加强制度创新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技与商业的完美结合,是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一方面要改革市场准入制度,降低企业设立门槛,只有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了,中小企业才能脱颖而出,为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要改革科技税收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统一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
   3. 提高创新意识
   推动自主创新主要是要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政府要营造一个全社会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关思想传递到企业内部,为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政府要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焦作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明确城市定位,积极寻找上级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制定出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加大对部门单位的监督和引导力度,促进各部门按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具体工作。此外,要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逐渐探索出一套符合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三)完善政策体系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要提高对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重要性的认识,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焦作市城市转型的主导位置加以培育。
   1.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比较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的时间短,各方面政策还不完善。近些年,焦作市的风险投资机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旧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发挥出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引导,投资来源以及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等。此外,还需注意风险投资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风险投资顺利开展。要营造适合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才能促进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2.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首先要整合焦作市现有的担保机构,扩大信用担保规模。其次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在现有的体制下,实行政策性担保,鼓励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担保。此外,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逐步建立焦作市特有的担保机制,确保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获得技术优势,从而获得进入市场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的获得取决于企业是否享有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因此,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特别是要对盗版、假冒等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裁。其次,要提高知識产权的管理能力,注重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取决于组织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因而,企业需要培养一批知识产权人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首先要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例如住房补贴、科研经费、安家费等,只有在社会范围内对人才引进进行投入,才能引导企业提高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此外,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服务机制,例如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一些便捷服务,解决人才引进后上岗工作带来的问题。最后,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人才交流和人才分享平台。在人才引进后,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的快速发展。
   2. 促进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可以缩短研发周期,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途径。一方面由政府出资,聘请高校老师、科研机构专家担任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顾问,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服务。企业应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对企业人才进行培养,要定期举办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研讨会,促进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大学及科研机构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要适时组织高校及科研机构内部人员体验活动,推进焦作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各方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严冬梅.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
   [2]魏晓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吕伟斌,肖琼莉,覃伦,李光华,吴颖.玉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2).
   [4]厉无畏.推进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03).
   [5]陆桂军,蒋浩洁.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8).
   [6]韩赫.资源型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J].科技与管理,2000(01).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委托项目2016GJJ048。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0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