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下,催生了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快速传播,对于社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新媒体具备开放性和传播性的特点,导致网络舆情也呈现利与弊的两面性。在新媒体时代之下,对于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归纳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特点,总结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结合具体的发展困境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进行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舆情  控制  引导
  引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媒介形式开始逐渐向着新媒体的媒介形式发展,新媒体促使网络舆情对于社会的影响日渐提升。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拓展了网络舆论的空间,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通过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开始能够参与到舆论事件的讨论之中。近年来热点话题网络舆情层出不清,政府在回应网民关注、消除公众质疑、引导舆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频发以及网络媒介越来越深入介入的环境之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网络治理方法,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
  一、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突发性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传统时间、空间的突破,任何的新闻、热点话题都能够非常快速的被公众所知晓,并能够非常迅速的形成网络舆论的焦点。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之下,公众不仅是网络舆情的接收者,也是网络舆情的传播者。网络舆情能够通过公众快速的传播得到裂变,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下网絡舆情的突发性。
  (二)广泛性与互动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快速兴起的新媒体在传播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使得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也同样具备了广泛性特征。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实现“一对一”“多对一”或者“多对多”的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从而也印证了网络舆情具备广泛性的特点。就互动性而言,新媒体使得公众成为传播者,使得人与媒体之间实现了互动,这也就使得网络舆情具备了互动性的特点。
  (三)主体分散性与隐蔽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热点网络舆情的主体也具备了隐蔽性特征。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互联网成为虚拟的社会空间,在这一空间内用户可以进行自己喜爱角色的扮演,这个角色可能是不真实的、虚拟的。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情具备分散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形成了相应的舆论主体。但是由于受到行业、文化背景等差异的影响,使得网络舆论的主体也存在着不同。
  (四)内容丰富性与复杂性
  互联网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因此也具有丰富的舆论内容。而传统媒体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在信息的承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同时,在虚拟、开放的信息空间,削弱了传统媒介的力量。互联网也成为了公众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使得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信息。丰富多样的网络舆论的来源,使得舆论的内容也异常的丰富。而网络舆论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网络舆论在理性判断上的缺失,网络舆论的评论和意见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舆论的判断性和权威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一)网络舆情中充斥着虚假性信息
  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网络上容易出现谣言和造假信息。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现象或者社会的热点问题。当热点问题和现象发生时,一些网民在没有正确认知事情真相或者只是片面认识事情真相时,就开始肆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就是说,网络上的虚假的言论诱导了其他的网民,这不仅会不利于解决问题,同时也很容易导致混乱现象的出现。
  (二)网络舆情中充斥着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所有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会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讨论和反响。很多网民都会参与到热点话题和热点社会现象的谈论之中,参与这一谈论中的部分网民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甚至还会对于最终的决策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参与讨论的网民之中,也有部分网民缺乏理性的思考,大多都是基于自己主观情感出发进行宣泄,甚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一些谩骂和攻击的言论。而这一不负责任的随意宣泄和攻击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他人带来一定伤害,会诱导舆论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日渐凸显的低龄化主体特征
  基于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全国的网民之中,有一半以上是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有约20%的是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网民。学生成为了当下的网民主体,由于受限于年龄和阅历,这部分网民在观念和思想上不够成熟,对于自身约束的能力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这就导致他们非常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从事实上来看,对于低龄网民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日渐成为网络的一大使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网络承担着对于国家未来人才教育和引导的重大责任。
  三、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应对方法
  (一)法律法规等政策完善,进一步规范信息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环境呈现非常复杂的特点,想要进行和谐网络舆论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完善,有效控制和引导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需要强化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立法的完善能够有效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同时还能够对于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进行有效遏制。除此之外,还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加强网络舆论的网络立法不是对网络自由发展进行限制,而是促使网络能够更加规范化的自由发展。对于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有效控制和引导,需要建立在立法约束网民的基础之上,对网民的言论自由进行保障,同时不过度干预网民的常规行为,进一步鼓励网络实现行业自律,促使网民在享受民主权利的同时也能够遵守相应的法律,促进政府网络智力法制体系的构建,从而对网络舆情的责任进行明确。   除此之外,进行网民实名制的推广,促进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的传播秩序得以保障。由于网络中诽谤、诈骗等现象屡屡发生,匿名成为了这些网民的保护伞。换句话说,网民的实名制能够起到规范网民言论的作用,促使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的传播能够更加井然有序,同时能够对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起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维护网络的发展秩序。
  (二)对于主流网络媒体的强化管理,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虽然互联网能够促进个体的个性张扬,但是人们不会轻易地改变对于主流媒体的依赖感。也就是说,国家或者地方的主流媒体网站具有品牌优势和一定的权威性。因此,需要对于主流网络媒体的发展和管理进行进一步强化,促进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能够对于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针对于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管理,需要积极调整经济形势,同时管理部门需要强化对于网络媒体引导市场舆情的意识,进行经营理念的更新,对于经营策略进行筹划。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化融资渠道的拓展,促进网络媒体自身功能的发挥,形成舆情的引导力。
  由于热点话题事发突然,网络舆情形成的速度十分迅速,为了能够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对于热点话题的信息进行真实和客观的了解,必须要加强传统和网络媒体之间的联动性。实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强化,主要有两种联动的做法:一是网络媒体具备互动习惯、迅速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能够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给传统媒体。通过联合新华网、人民网等具有品牌优势的网络媒体,进行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或者在这些网络媒体的新闻首页转发有见解的网民的帖子,针对热点话题进行议题的设置,邀请专业人士与网友进行互动,进行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传播。二是传统媒体能够对于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改进的诚意进行有效传达,能够一锤定音的解決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控制,网络媒体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联合,进行深入的采访和进一步的报道,能够强化信息的可信度,从而起到舆论合理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建设互联网队伍,构建高效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于加强互联网队伍的建设,积极构建高效的传播渠道。加强对于网络队伍的建设,培养具备丰富网络知识、较强竞争意识、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进行发挥。将真实、客观作为准则。积极发掘和引用一些具有政治鉴别能力的网络管理员和意见领袖,将这些人组织在一起,构建成一批具有号召力的互联网队伍,对于热点话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之后进行正确信息的发布,以此来控制和引导热点话题的网络舆情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之后进一步培养技术性人才,规范化、科学化地进行网络管理,促进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具有强有力的技术职称,促进其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热点话题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工作,进行专业化高效网络舆论平台的构建显得尤为关键。建立实时性、权威性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台、党报等媒体,及时、畅通地进行热点话题的传播,基于此,还需要进行信息发布规则的制定,明确内容、时间、程序和纪律等,促进网络信息的规范化,避免有害网络舆情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热点话题从出现到传播的速度非常迅捷,其网络舆情的发酵速度也让人十分惊讶。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应该要承担其热点话题网络舆情控制和引导的重大责任,正确地控制和引导热点话题网络舆情,能够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能够对于恶性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治。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网络管理,促进互联网信息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明,孙长岩.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舆情危机的问题和对策[J].青年记者,2019(20):31.
  [2]冉朝霞.档案学视角下网络舆情大数据的采集、研判和归档研究[J].档案管理,2018(01):57-58.
  [3]刘俊冉,崔波.新媒体时代关于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研究[J].出版广角,2017(10):74-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5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