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情设计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嘉雯

  摘要:研究移情设计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从介绍移情设计的概念和残障人士的心理特征、需求出发,通过对现有残障人士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移情设计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設计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法。强调移情不是单纯的由人及物或者由物及人,而是设计师与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不断交流互动。
  关键词:移情设计;残障人士;辅助产品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4-0085-02
  1 移情设计概述
  移情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移情,收集用户的行为和体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真实且复杂的使用感受,获得准确且直观的感觉数据,是一种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寻找灵感的设计方法,其优势是能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找到平衡点,为最终的设计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移情设计是为了达成人和物之间交汇融合的关系,其实质是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艺术家的作品,让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将自己的某种情绪铺展开来,借助客体让人感知。从设计师的视角看,移情追根究底是从人到人的设计过程,而移情设计的目标就是在设计概念模型和用户心理模型之间建立同理心,通过移情感知、搜集用户体验来创造产品,达到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效果(见图1)。由此可见,移情设计是一种研究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如何产生同理心的设计方法。
  2 残障人士的心理特征及需求分析
  2.1残障人士的心理特征分析
  残障人士分两种,一种是身体功能孱弱者,如孕妇、病人和老年人等;另一种是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或智力残疾[1]。这些人群普遍的心理特征为孤独自卑、敏感多疑、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等[2]。
  1)孤独自卑。由于独自外出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因此残障人士与他人的交流相比普通人较少,加上身体上的缺陷,对比常人会感到自卑。
  2)敏感多疑。常年面对他人的照顾和优待,会害怕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让身边的人反感成为照顾者的负担,但同时又害怕被抛弃,被冷漠对待,因此往往性格敏感且多疑。
  3)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残障人士也一样有上进心,希望能和普通人一样得到人们的认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2.2残障人士的需求分析
  2.2.1生理需求分析
  残障人士的生理需求主要是由行动不便导致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1)活动空间扩大的需求。残障人士多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活动,由于现在交通环境复杂,各种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残障人士出门充满了危险,通常需要有人陪伴,因此为了不给他人添麻烦,他们一般很少出门。
  2)降低活动危险系数的需求。残障人士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面临障碍,由于产品和环境的不友善,容错率低,残障人士的社会和家庭活动往往参与度不高。
  3)对日常辅助产品的需求。残障人士完成日常活动都需要一些辅助工具,例如出行的拐杖和轮椅,聋哑人需要佩戴的助听器,盲人需要各类盲文导航等等。
  2.2.2心理需求分析
  残障人士的心理需求主要有四个,分别是生存的信心、康复的信心、情感寄托和安全性。尤其是非先天性的残疾的残障人士,内心会有很大的落差,原本开心平淡的生活突然变得满目疮痍,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会觉得人生毫无希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患上抑郁症。残障人士的心理落差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正常人的羡慕导致的自卑;另一个是对家人的愧疚感。设计人员需要从这两个点出发,找到能让残障人士消除自卑和愧疚的关键,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3 移情设计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中的应用原则
  3.1明确性原则
  移情设计是以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为中心设计思想,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户的参与,需要让用户明确产品存在的意义和基本使用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表达出最真实、最贴切的想法。残障人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更需要被理解和认同,设计人员需要不断与目标用户完成高效且明确的沟通,做到理解用户、理解产品,测评用户对产品和使用方式的可接受程度,确保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吲。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往往需要经历发觉、沉浸、共鸣、撤离四个阶段。
  3.2实用性原则
  移情设计的实现依赖于设计师对用户体验和需求的理解,残障人士的分类,大类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小类则有更细、更复杂的划分,不同的群体对辅助产品的需求完全不同,需要针对性地具体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为之后的设计做铺垫。将不同用户的需求分类、分级,按优先级进行排序并作出取舍,之后需要经历反复地测试,不断地反馈和修改,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且实用的产品。
  3.3还原性原则
  不同的产品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是因为产品作为“刺激物”而存在,设计师不能让自己凌驾于设计之上,要尽其所能还原使用场景,贴近用户角色。为残障人士设计的辅助产品需要考虑使用的具体物理环境和行为状态,评估在某种特定情形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匹配程度[4],身临其境地观察和记录,最大程度还原用户的生活状态,才能得出正确的使用数据,了解真实的使用心理状态。
  4 移情设计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中的应用方法
  4.1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首先需要确定目标人群,目标人群分为普通用户和专家。设计人员进入用户的生活中,了解用户的生存环境,使用产品时的状态和习惯,从而收集到一些无法用数据表达的设计点。研究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把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信息和用户过去的美好经历联系起来。很多优秀的残障人士产品都是由家属设计的。身为家属的设计师由于长期作为观察者生活在残障人士身边,可以发现很多普通人发现不了的设计点,比如韩国设计师Injoon Yang设计的饮料开瓶器,解决了很多残障人士打不开瓶盖的问题(见图2)。   4.2情境映射法
  观察法得到的信息都是外在表现出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都是被隐藏的,设计人员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无法进入用户的生活进行体验,比如残障人士洗浴产品的设计调研,设计人员不可能在用户洗澡时进行观察,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户的自我记录和表达。
  这种状态下设计师作为引导者存在,是一种从用户使用产品的情感中获得情境感知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境映射法一般需要完成至少五个步骤,分别是:准备、激活、会议、分析、传达[5]。准备阶段需要确定研究方向,同时寻找参与研究过程的目标人员;激活阶段包括工具包的发放和回收;会议和分析阶段是做数据分析和总结;传达阶段是对整个过程整理后的展示。
  4.3体验原型法
  体验原型法其实就是设计师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在残障人士辅助产品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年龄探索者设备”[6],只需简单的试用就能发现很多问题,此时,设计师就是用户本身。
  原型是为了达到不同的设计目的而产生的,原型存在于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Forli-zzi和Ford提出了一个用户体验模型(见图3),在这个模型中,用户自觉与产品发生交互,这种交互通常是流暢且模块化的。它包括了生理模拟、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既关注了生理和行为差异,也注重使用者在特定情境下的状态。
  以上提到的三种设计方法,设计人员分别扮演的是观察者、引导者和体验者的身份。同时运用这三种方法,将得到的信息交叉整合进行分析[7],可以为残障人士辅助产品的设计提供清晰的思路和确切的方向。
  5 结语
  本文归纳了残障人士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并对移情设计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讨论,将移情应用于残障人士辅助产品设计中,试图解决现有问题,为我国残障人士辅助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购买某类产品时会越来越倾向于有仪式感的设计,所谓的有仪式感其实就是成功的移情,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能达成用户的某种情感诉求。与普通用户不同,残障人士因为自己特殊的身心状况,对这种仪式感的追求会比常人更为强烈。在渴望融入他人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足够的关注,通过移情设计,设计师能准确把握这些细微的情感,得到最直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秦字雯.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残障人士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7.
  [2]毕磊.针对脑梗后遗症人群的产品设计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
  [3]郭沛青.基于“审美移情”的公益广告海报设计[J].工业设计,2019(09):76-77.
  [4]陈静.基于TRIZ创新思维方法与移情理论的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5]Gaver WW,Boucher A, Pennington S,et al Cultural probes and the value of uncertainty[J].Interactions.2004,11(5):6-53.
  [6]杨帆,王远,郭鹏程.针对下肢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卫浴产品设计分析[J].工业设计,2019(11):48-49.
  [7]李修谕.面向残障人士的公交汽车踏板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11):157-158.
  作者简介
  王嘉雯/1996年生/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工程(江苏南京2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85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