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理解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一生两个伟大发现的其中之一,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三个崭新因素的重要部分。学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在马克思将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化之前,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都对剩余价值做了相关解释和研究,但都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错误,甚至连剩余价值这个概念也没有提出来,只有马克思使剩余价值理论完全正确。正因为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说明和独创性见解,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9日
   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恩格斯说“在剩余价值理论方面,马克思与他的前人的关系,正如拉瓦锡与普利斯特列和舍勒的关系一样”。其中,拉瓦锡是真正发现氧气的第一人,而普利斯特列和舍勒虽然析出了氧气,但受既有的燃素说所束缚,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析出的是什么,只有拉瓦斯“才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着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了”。恩格斯拿马克思与拉瓦锡进行比较,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发现比喻成化学史上氧气的析出,形象说明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创造。因此,只有知道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见解,同时明白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贡献,才能正确理论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
   一、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对剩余价值的见解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下的人,生产剩余价值已经有几百年了,他们渐渐想到剩余价值起源的问题。”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使剩余价值理论完全科学化之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剩余价值已经是客观事实,并且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也曾发现剩余价值的存在,并且对剩余价值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研究,企图解开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奥秘,但是都归于失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受到了前人经济学家的影响。
   (一)重商主义者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流通领域的贵买贱卖。最早对剩余价值来源进行研究的是重商主义者。他们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赞成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出超,使外国货币流入本国,实现财富的增加。在商品买卖的反复实践中,他们认为利润(实际是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因为商品在流通领域的贵买贱卖,造成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提出“剩余价值产生于产品价值的加价”的观点。对于剩余价值来源于流通领域的观点,马克思尖锐的提出:“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我们知道,流通领域即交换坚持等价交换这一基本原则,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领域产生,流通领域只能实现剩余价值,因为雇佣工人生产出来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不能在流通领域出售,则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其实,在重商主义后期,这种观点就被反对,因为贵买贱卖只是一方获益另一方受损,而社会总财富并不会增加。
   (二)威廉·配第认为地租包含全部剩余价值,将二者混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剩余价值进行大量而丰富的研究,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他们的通病是都只研究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没有研究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一个社会的财富直接表现为商品的丰富程度,同时商品的使用价值始终都是财富的物质内容。配第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认为劳动不是产生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使用价值是多种多样的,拥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其中土地等自然力就是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威廉·配第认为,“地租是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之后的余额”,如果将劳动与劳动力的概念暂时撇开不管,这里的地租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他只是从地租的形式考察剩余价值,将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之一地租相混同,認为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即地租被资本家夺走,没有明白剩余价值的实质。
   (三)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在威廉·配第那里,地租包含全部剩余价值,但他不明白利润的概念。亚当·斯密认为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无偿劳动创造的,不是流通领域产生的。他在著作《国富论》中写道,“工人加到原材料上的价值,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作为他预付在原料和工资上的全部资本的报酬”。所以斯密认为工人的劳动除了可以补偿原材料的价值、再生产出资本家付给自己的工资,还会产生利润。同时,斯密指出工人将自己生产的一部分东西让给土地所有者,这一部分东西的价格就构成地租。斯密还根据资本是否需要交换或流通产生利润,将资本区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但是对于剩余价值,马克思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更有意义。因为没有看到资本各部分在产生剩余价值中是否真正起作用,他才会错误认为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从而将剩余价值与利润相混同,减轻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对于斯密的认识,马克思评价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可是“斯密并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门范畴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
   (四)大卫·李嘉图有真正的剩余价值理论。“李嘉图比亚·斯密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斯密对于剩余价值的认识是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之上,既承认劳动价值论又认同收入决定价值的庸俗价值论,既承认利润和地租来源于劳动,又认同利润是资本的报酬、地租是使用土地的报酬,从而关于剩余价值的起源的认识相互矛盾。李嘉图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生产商品中使用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与价值量成正比例关系。工人和资本家对商品的价值量进行分配,分别会获得工资和利润,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总是不变,因此工资和利润相互对立并相反变化,从而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抗性矛盾。正因确立了工资和利润(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认为李嘉图有真正的剩余价值理论。但是必须指出,李嘉图似乎只关心工资和利润的比例,“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把剩余价值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东西,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他看来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而不是历史形式。此外,他还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以及劳动二重性,自然不能科学说明资本主义工资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不过他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是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用工人的生活资料耗费来确定工资在那时也是一大进步。    (五)一本40页的小册子中的“利息”超过李嘉图的认识。实际上,除了以上经济学家,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还特别提到了一本40页小册子,因为它里面提到了“支付给资本家的利息,无论是采取地租、货币利息的形式,还是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都是用别人的劳动来支付的”,即把一切剩余价值都归结为剩余劳动的结果。此外,还提到了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并认为“利息”是剩余劳动的一般形式,地租、货币利息和利润是剩余劳动的特殊形式,把“利息”看成工人无偿劳动产生的,这些内容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都已经极大接近,例如,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区分为一般形式和具体形式的利润、地租和利息,认为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分配,所以他评价小册子“包含一个超过李嘉图的本质上的进步”。
   综上所述,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都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都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当作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从而不能建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究其原因,马克思认为不是没有能力看清本质而是因为阶级利益回避问题,他说“这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际上具有正确的本能,懂得过于深入地研究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炸性问题是非常危险的”。
   二、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新贡献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直接分析,说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利润、地租、利息都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一)坚持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首提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马克思坚持古典经济学家劳动决定价值的正确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他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分别考察商品,提出不同质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有多种类型,而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想交换只是因为量的规定性,量上的区别决定了交换的比例关系。质和量其实分别对应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与此相对应,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使商品具有不同的用途。另外,劳动总是表现为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正是这种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使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进而可以互相交换。1868年,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劳动二重性是由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资本论》三个崭新因素之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所以劳动二重性是理论之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建立科学的货币理论,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研究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并且论证了商品和商品交换怎样和为什么由于商品内在的价值属性必然要造成商品和货币的对立”。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商品开始的,商品价值量上的差别使商品可以按不同的比例进行交换,但是这种物物直接交换必然会被“商品——货币——商品”交换所取代,因为物物交换实现的前提是交换双方都恰好需要对方的商品,这在直接交换中是极其难见的。所以货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可是这种商品受市场欢迎,被大家普遍接受,这种“一般商品”也就成了特殊商品。其实商品和货币相交换,只是为了再用货币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商品爱货币,但是‘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因为如果商品到货币的跳跃不成功,受伤的始终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科学性,仍被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所承认,这就为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了理论准备。
   (三)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备条件。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资本家用预付资本中的一部分购买工人的劳动,一部分购买原料,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润是预付资本的报酬,而如果工资和劳动是一种等价交换,此时就无法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但是马克思对劳动和劳动力进行了科学区分,在他看来,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劳动力可以按自身的价值进行买卖,工资就是劳动力价格的表现形式,工资购买劳动力与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资本家用工资获得劳动力的使用权,但是劳动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即工人创造的利润会超过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也就是解决了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也就是在活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时,活劳动的价值要小于实际交换的物化劳动。
   (四)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证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可变资本。在考察资本循环时,马克思都是以产业资本进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P…W′—G′,其中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第一阶段G—W表示资本家用预付资本在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商品,这部分商品分为从真正的商品市场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从劳动市场购买到的劳动力,从而实现商品生产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结合。这一阶段“资本形态发生变化,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只有马克思关注到了资本内部的区别,将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分别叫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种划分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生产资料在生产中以某种形式被消灭,一定会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且生产资料价值不变;而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会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余额,这个余额就是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了只有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发挥作用,从而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部分,并为计算剥削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提供了依据,而资本家没有对资本进行这种划分,就会产生利润率(=利润/预付资本)时常小于剥削率的情况,掩盖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
   (五)发现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趋势。马克思除了对资本本身的研究之外,还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指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说明了两种形式的关系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不同作用。绝对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通过延长工作日,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使资本家能够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更为显著,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造成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马克思还着重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逐渐使劳动完全隶属于资本成为事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步,企业扩大再生产,資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会生产出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使失业工人和妇女、儿童和在业工人产生竞争,这就加重了工人受剥削的程度,造成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和工人阶级贫困的加深。    正是在此时马克思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积累的历史趋势,即当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二者的矛盾不能相容时,工人阶级将会团结起来进行坚决的斗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六)说明了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还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马克思首先研究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通过资本主义产业资本生产过程研究了剩余价值本身,再研究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和他以前的经济学家绝不相同。他在《资本论》第三卷写道,“这一册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论》前两卷马克思都只是分析了产业资本,现在开始慢慢研究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和土地。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资本是充分流动的,资本追逐增值的特性要求它们流向高剩余价值(利润)的部门,最终将使各部门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得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马克思认为只要是等量资本,而不管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如何构成,都可以产生等量利润。这一规律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另一个难题,因为坚持价值规律的李嘉图学派认为,如果等量资本使用的活劳动量不等,即等量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量不等,则会获得不同的利润量,这一看法与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生产实际不相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剩余价值就是在“三家一主”之间进行分配,即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利息,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的中心和线索,三卷分别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三卷对应在剩余价值理论上分别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分配。通过分析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见解,明白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它确实“使全部经济学发生革命”,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和革命,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天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I)[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上)[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赵锦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論研究(Ⅱ)[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95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