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村医疗供给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文泽

   摘要:随着农村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水平起点的医疗供给,即使逐年增加投入,也远不能满足其诉求。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对我国农村医疗的供给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观点与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医疗的供给水平。
   关键词:农村医疗;供给:卫生费用
   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曲线与供给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政府也一直在加大对于农村卫生费用、基础医疗设施投入,为了研究投入状况,本文通过建立我国经济总量和农村医疗供给之间的数学模型来分析。
   (一)卫生费用供给曲线
   取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上从2005年至2017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城市人均卫生费用、总人均卫生费用(全国总卫生费用除以全国总人口)13年的三组数据,与2018中国统计年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5年至2017年13年数据,利用EXCEL中制曲线图功能中给出如下曲线公式,X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基数100计算),Y代表人均卫生费用。
   农村卫生费用Y1=1.091X-1151.2566
   总人均卫生费用Y2=0.6129X-202.5408
   城市卫生费用Y3=0.4959X-+459.3259
   X前的斜率可以看出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农村人均卫生费用增长速度是1.091,城市人均卫生费用增长速度是0.4959,总人均卫生费用增长速度是0.6129。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卫生费用也在增加,其中农村人均卫生费用增加速度是最快的,同我国经济增长是同步的,說明政府对我国农村医疗供给做了最大的努力,农村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已达到最大值。从曲线的截距上看,城市卫生费用曲线在最上方,农村卫生费用曲线在最下方,总人均卫生费用曲线在二者中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从无到有,可以说是零起点,即使政府每年保持着与经济增长同步的速度进行投入,也远低于城市的医疗卫生费用的投入,因此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越来越大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农村的卫生费用投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
   (二)医疗服务人员供给曲线
   取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上从2005年至2017年农村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城市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13年的两组数据,与2018中国统计年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5年至2017年13年数据,利用EXCEL中制曲线图功能中给出如下曲线公式,X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Y代表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数。
   农村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Y1=0.0013X+1.0899
   城市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Y2=0.0039X+1.6000
   X前的斜率可以看出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农村是0.0013,城市人均0.0039。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我国每千人医疗技术人员也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其中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增长速度要快于农村卫生人员的增加速度,并且是其3倍。这也验证了,我国当前农村缺乏医疗技术人员的状况。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乡镇卫生院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大多数都是专科学历,虽然他们有医疗服务经验,但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学习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同时,由于农村环境较差、待遇较低,一些专业医学院毕业的高知医疗人员也并不愿到农村工作,就业倾向于城市而非农村,结果是农村医疗相对缺乏技术人员。这也就是我国农村医疗技术人员增长缓慢的原因。
   (三)医疗服务设备供给曲线
   取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上从2005年至2017年农村每千人口床位数、城市每千人口床位数,13年的两组数据,与2018中国统计年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005年至2017年13年数据,利用EXCEL中制曲线图功能中给出如下曲线公式,X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Y代表每千人口床位数。
   城市每千人口床位数Y1=0.0036X+0.1246
   农村每千人口床位数Y2=0.0021X-0.7923
   X前的斜率可以看出每千人口床位数的增长速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农村是0.0021,城市人均0.0036。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我国每千人看床位数也在增加,但是增长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卫生费用的增长速度,其中城市每千人口床位数增长速度要快于农村的增加速度。原因是增长的卫生费用大部分是用于就医的医疗费用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用不断上涨是必然的结果,这里也不乏医疗机构追逐利益,变向提高参合农民就医成本所致,每年卫生费用的投入是有限的,不断上涨的就医费用必然挤占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在每年卫生费用的投入尚不能满足参合农民就医费用时,也不能提高参合农民就医费用报销的比例时,对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就更显得无能为力。
   我国当前农村基础医疗设施非常简陋。在以往的农村医疗情况调查中,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太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基本上是零,就更别提百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因此,现在还无法做出医疗设备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所以农村医疗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定性的描述。
   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水平对策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束缚从公平角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的政策,以致缺乏对于农村的财政投入,甚至牺牲农村的利益来满足城市的发展。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缺乏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导致城乡医疗供给水平差距极大。在新农合成立之前,我国农村居民是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因此说,农村的医疗服务起点基本为零。农村医疗保障要想跟上城市医疗保障发展的脚步,就是要打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即城市的优秀医疗资源与农村共享。即参合农民持证可以到城市医疗机构就医,而不受地域的限制。乡镇医疗机构可以和隶属市区医院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专门为参合农民建立一个互联挂号平台,农村居民可通过挂号平台在乡镇卫生机构或者市区医院进行预约挂号一些专家门诊。居民通过移动应用平台,便可享受一站式就诊服务,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医疗供给的公平性。    (二)增加农村卫生费用投入渠道从就医费用角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
   农村医疗与城市医疗还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就医后的报销比例低,原因就是农村的卫生费用投入相对城市不足。为缩小这一差距,必须增加农村卫生费用投入渠道,来增加卫生费用的投入。只靠政府投入是无法快速达到的,因为参合农民没有正式的工作单位为其上缴医疗费用,本身经济能力较弱,政府可适时拓宽资金来源,比如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立法对城乡的高收入阶层或者某些效益好的经济组织开征社会保障专项税,用以补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金;还可以开通捐赠渠道,使其制度化并形成持久稳定的筹资机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或个人对新农合的捐赠,并给予他们税收优惠政策。再者,是把新农合医疗制度所筹集到的资金进行再投资。把所筹集到的资金交给专业机构进入資本市场进行操作,获得收益来补充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偿资金的不足。
   (三)发展城市远程医疗服务从医疗硬件角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绝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了互联网的覆盖,但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方法还没有在农村普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医疗卫生的结合,导致农村医疗卫生供给效率低,不能及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设医疗数据中心。为农村居民建立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并结合其相关机构提供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重组为各类主题数据资源库,这个平台主要为农村居民、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提供各种信息,实时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信息和辅助的诊疗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其次建设远程诊疗设备。远程诊疗设备通过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同时与医疗服务信息平台达成互通,便可通过平台传送给医疗服务人员,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诊疗。这样通过远程诊疗,可以弥补农村医疗设备与技术人员的不足。
   (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从医疗软件角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
   农村地区的医院吸引留住人才的能力有限,大部分人才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 较好的县直或者市区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到农村工作。而且,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普遍学历不高,大部分医疗服务人员是专科学历甚至没有正规学历,并且农村基础医疗设施落后,专业人员培训不足,导致农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偏低,在看不到有发展前景的时候,这些乡镇卫生院对医疗技术人员没有任何吸引力。要想吸引医学院校高起点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医疗水平,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保障和人才激励制度,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在编制、待遇方面给予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更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辛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资源 供给现状及困境分析[J].社会视点,2015(09).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7).
   [3]杨宜勇,邢伟.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4).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5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