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承钊

  摘 要:互联网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发明之一,“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拓展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最受人关注的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产生了许多新业态,实现了全方位跨界的融合发展方式,倒逼体制改革。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为例,初步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影响,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6-0178-02
  一、文献综述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的国家战略。2014年互联网金融收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支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2016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黄浦区成立。协会旨在通过自律管理和会员服务,规范从业机构市场行为,保护行业合法权益,推动从业机构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引导行业规范健康运行。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相关文献。熊振倜等通过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现阶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策[1]。韩梅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和金融科技带来的金融创新分析,例如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的创新、市场化贷款平台的创新、支付的创新、区块链等[2]。陆秀英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现状,就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3]。冯晨通过对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问题[4]。王艳蓓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运用互联网进行创业的策略上进行讨论[5]。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1.缺乏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是高职学生灵活就业的渠道之一。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不多,多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教师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快陈旧过时。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给学生系统性地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还很少,而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2.缺少资金和项目来源。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资金积累有限,依靠自己的征信和财产状况很难从银行那里贷款获得创业起步资金。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依靠父母和亲朋好友的钱去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旦创業项目无法成功盈利,前期投入的资金就会遭受损失,甚至血本无归,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在创业初期有美好的愿望,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创业能够存活下来的公司很少。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失败后为了维持生计选择就业,放弃了当初的创业之路。
  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开发项目时盲目跟风,对公司缺乏长远的规划,对开发项目的市场前景缺乏深入分析,希望凭借运气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他们在创业时往往选择电商网店等项目,由于在运营过程中没有个性化的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败北。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第三方支付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早期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并不顺畅,商业文明所需要的信任在国内是比较缺乏的。卖家不愿意在未收到货款之前发货,而买家也不愿意冒欠款被骗的风险提前支付货款。2003年,为了解决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支付和买卖家之间的不信任问题,阿里巴巴公司发起成立支付宝公司,并在2004年推出了具有信用中介功能的虚拟账户,开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第三方支付平台极大地降低了资金的融通成本。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 751.92亿笔,金额2 539.70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570.13亿笔,金额2 126.3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6%和2.47%;移动支付业务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电话支付业务1.58亿笔,金额7.6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99%和12.54%。2018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发生网络支付业务5 306.10亿笔,金额208.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05%和45.23%。2018年我国网上支付业务平稳增长,移动支付则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话支付业务则有所萎缩。社会资金清算更加高效,支付服务方式多样化,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
  四、“互联网+”科技创新对高职学生创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催生了一批金融科技公司,例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这些金融科技公司通过自己的平台与各种金融机构合作,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各种理财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常见的形态有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金融科技公司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效率同时降低服务成本。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接触到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比如手机支付、网络众筹、网络银行等。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各类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创新意识,为后期创业做好了技术储备。例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创业项目《5分钟打通信息生命线的便携站》在第六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了互联网组金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成为一种很珍贵的资源。银联、阿里巴巴、腾讯正是掌握了数以亿计客户信息的数据资源,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规则、获得利润。互联网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信息和项目来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融资方式。
  五、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意识。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變了莘莘学子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招聘和求职,提高了人事经理招聘的效率,也方便了求职者应聘工作岗位。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学生要充分认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创业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互联网+汽车”“互联网+信息业”“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互联网+自媒体”等,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各个行业的跨界融合。
  2.构建创新创业模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的同时也要构建创新创业模式,即三位一体的“理论奠基+模拟实践+重在实战”。这种创新创业模式是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和岗位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专业能力综合培养,提高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3.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通为创业做准备。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平台筛选创业项目、筹集创业资金,依托学校科技软件园和创业俱乐部为学生孵化小型高新企业。高职院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改革,提高师生参与创业的激情。
  互联网金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发挥众包、众创、众筹的合力,发挥融合创新、协同创造社会价值的潜能,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让普惠金融真正普惠大众。
  参考文献:
  [1]  熊振倜,汤浩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9):103-104.
  [2]  韩梅.FinTech的发展现状与金融创新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88-90.
  [3]  陆秀英.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2-163.
  [4]  冯晨.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创业初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32):89-92.
  [5]  王艳蓓.基于双创背景的高职院校“互联网+”创业驱动策略[J].科学咨询,2019,(33):10-11.
  [责任编辑 邓 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85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