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代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代表着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消费趋向。通过调研其消费来源、消费金额、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与消费心理存在一定的误区,亟须通过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在步入社会前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消费;消费结构;消费心理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14日
   大学生是当今消费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群体,其消费拥有该群体自身的特点。通过了解其日常消费状况,研究这类群体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学校引导策略,对于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消费具有实际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以问卷为主,调查对象覆盖城市或农村的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男生、女生,确保样本分布均匀。问卷调查集中在杏园食堂、桃园食堂、桂苑食堂以及图文信息中心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问卷回收率86.1%。回收问卷利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和EXCEL、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男生占38.2%,女生占61.8%,与浙江师范大学男女比例3∶7较接近,调查结果较能体现学生日常消费状况。就调查对象城乡分布而言,来自城市的学生占42.7%,来自农村的学生占57.3%,两者比例接近1∶1,该调查充分覆盖了不同省市城乡的学生,能有效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就调查对象年级分布而言,各个年级占比皆在10%以上,且大三、大四及研究生调查的人数占比相对较高,而这部分学生的活动比低年级学生丰富,更能体现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
   三、大学生日常消费经济情况
   (一)主要经济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日常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其家庭或部分来源于课余时间打工所得。其中,有45.2%的学生日常消费主要依靠父母(家庭),41.9%的大学生部分来自于家庭提供、部分来自于课余打工所得,两者总和所占比例高达87.1%,显然消费状况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较大,且大学生已经半步入社会,打工补贴生活费现象较为普遍。其余5.1%的大学生日常资金全部依靠打工赚得,7.3%的大学生依靠奖学金、助学金生活,0.5%的大学生依靠助学贷款维持。
   年级不同消费资金来源有所变化。一般随年级升高,靠自身获得经济来源部分提升。比如,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群体中,生活费来源于家庭的比例随年级升高有所降低,全部来源于打工的比例有所提升。数据表明,大三是一个分界岭,代表着大学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增强,对家庭的依靠程度逐渐降低,逐渐与社会交流。
   (二)日常消费金额。大学生日常消费金额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态。51.1%的学生每月消费金额在1,000~1,500元,仅有11.6%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11.0%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总体看来,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基本处于中等,过低或过高的都只是少数。
   对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与家庭所在是城市或乡村、与大学生性别、所在年级的关系做相关分析,从总体来看,家庭在城市的大学生月消费额较其家庭在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高(P<0.05),来自城市的学生消费水平在1,500~2,000元的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34.59%>20.19%),2,000元以上亦然(15.72%>7.51%);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的消费略高(P<0.05),男生消费水平在1,500~2,000元的比例高于女生(33.10%>22.17%),2,000元以上亦然(14.08%>9.13%)。而学生单月生活费与学生所在年级进行关联分析,根据卡方检验数据显示相关性较弱,则不进行详细说明。(表1、表2)
   四、大学生日常消费结构
   调查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方面,学习占主要的为43.55%、饮食消费91.40%、服饰消费58.06%、娱乐消费16.94%。其中,学习、服饰所占比重在50%左右,而饮食方面接近100%,可见这三类是当今大学生日常消费主要支出方面。
   (一)日常生活基本支出。调查学生生活基本支出(餐饮、交通等日用),学生每月基本支出51.6%在601~900元范围内,25.0%的学生日常基本支出为900元以上,21.5%的学生在301~600元范围内,仅有少数在300元以下。
   由于50%以上的学生生活支出在601~900元范围内,取平均值750元,1个月以30天为准,则50%的学生每日基本消费为25元,则每日早饭约5元,中餐、晚餐约10元/顿。由以上数据可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基本生活支出较合理。
   (二)日常美妆服饰支出。调查学生日常美妆服饰支出(服装、鞋具、化妆品、理发服务等),42.2%的学生每月美妆服饰支出为101~300元范围,10.8%的学生每月美妆服饰支出在600元以上。可见,学生中不乏学生比较在意形象装扮,而化妆品价格相对学生群体较昂贵,因此学生群体中美妆服饰支出个体差异极大。另外,考虑到性别差异与美妆服饰支出的關系,将两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性别差异对于该项支出影响较为显著,在讨论时需分开说明。
   (三)其他方面支出。学习培训方面,例如大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考试等,相应报名费、培训费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休闲娱乐方面,例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人民币玩家,一个英雄25~50元,一个皮肤大约50~100元,珍稀皮肤至少200元。再如,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健身房,每顿吃健身餐,请私人教练;或者增加了台球、桌游、KTV、电影院等活动,每次消费50元左右,相当于一天的基本生活支出。人情交往方面,学生时常前往市区的火锅、烧烤、自助餐等店聚餐,消费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元。此外,大学生的恋情普遍建立在金钱消费基础上,每逢双十一、年中庆等女友购物车内都是商品,到了情人节、圣诞节、女友生日则更是出手大方。    当今,许多大学生觉得要会玩、玩得开,要与各色各样的人玩,这些都是进入社会前必须学会的;穿着打扮是底气,如果不好看,得不到别人关注,就会少很多机会,这些钱不花也得花。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日常消费结构存在问题,特别是背后的消费心理值得引起关注。
   五、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大学生消费深受经济状况、周围环境、消费心理等影响,一般首先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其次“实用”成为支出首要因素(58.1%),再次是“价格”(30.1%),总结为“物美价廉”。总体可知,大学生对于消费时考虑因素认识较清楚,并不是盲目追求品牌,但追求潮流、追求个性、追求面子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一)盲目心理,从众消费。大学生处于敏感、冲动、争强好胜的阶段,看见同学、朋友购买了好东西,自己也会想要,毕竟别人有自己没有心里难受。根据调查,遇到上述情景,63.2%的学生认为可能会想着去购买,35.2%的学生认为不会,仅有1.6%的学生一定会购买。可看出,接近2/3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从众购买心理。
   以上情景常有发生,例如某位同学购买的衣服非常好看,用的化妆品很好用,其他同学也会跟风去尝试。更多的是网络上各种美妆博主、带货达人的体验日志、测评报告,吸引人买买买。随着互联网普及,“众”的范围从身边延伸至世界各地,对消费者吸引力越来越大,大学生也处在这风口浪尖上,亟须磨砺自己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二)虚荣心理,面子消费。虚荣消费是虚荣心、要面子,例如买衣服要去大牌店,特别是男生买鞋考虑Nike AJ1时还要挑选明星同款,考虑Adidas时希望购买椰子;女生需求名牌衣服、包包、口红等。对比而言,女生的消费虚荣心理略胜于男生。此外,当购买某种商品钱不够时,27.7%的学生坚决要买,可见这些学生想购买超出自己购买力的物品是“面子”使然。
   大学生虚荣消费心理与个人观念、可支配金钱数量相关性较大,也与家庭相关。作为独生子女,家长较多坚持富养,自己省吃俭用,却想让孩子与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吃好、穿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虚荣消费心理。
   (三)随性心理,享乐消费。独生子女家庭一定程度“溺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期间,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较多,并给了孩子充分处理生活费的权力,但这些学生是被“宠”大的,缺乏赚钱艰辛的体验,“花钱大手大脚”、“追求个性打扮”、“想到什么买什么”都是大学生随意消费的突出表现。这种现象在各种收入家庭都普遍存在。
   学生消费没有事先的消费计划,50%的同学偶尔会做每月预算,有想法但实行力低。问及这些同学每月生活费的积攒,75%的学生有一点积攒,但金额较少。由于没有消费衡量的标准,对于自己热衷的东西,48%的同学偶尔会大肆花费,仅有16.7%的学生表示不会,可见自控力较差,随心消费、享乐消费现象突出。
   (四)理智心理,合理消费。理智消费包括做每月消费预算、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费等。根据学生每月消费方式数据结果,71.5%的大学生较理性的量入为出消费,14.8%的学生能省则省,仅有8.1%的学生入不敷出。简而言之,86.3%的学生是能克制自己,有顾虑地消费,例如商品是否与价格等值,该月花费是否充裕,以及会心疼父母的血汗钱而克制消费。以上表明,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时大多数是比较理性,他们理性消费心理胜于感性消费心理,但在具体消费选择过程中,女生较难阻止自己。大学生作为具备理性和自控能力的青年,更需严格要求自己,牢牢把握正确的消费观念,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进而在社会上传播务实作风。
   六、结语
   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情况普遍属于正常,但其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理念等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次调查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中不乏从众消费、虚荣消費、享乐消费,他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花钱随意,虽然保有理智消费的头脑,但实际消费中感性消费往往让他们冲动。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步,因而需要牢牢把控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的消费误区,积极开展“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主题活动,致力于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从而为中国发展输送社会主义好青年。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演平.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85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