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游戏”中来到“意趣”中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墨画又称中国画,以笔墨为载体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的艺术瑰宝。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开设中国画的教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承。笔者在文中对中国画在不同学段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比如,在低段教学中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在高段教学中逐步向中国画技法与笔墨意趣赏析进行过渡。本文试图对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当下教学提供一些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  中国画  教学模式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性教育,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美术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意义,对美术课重视度不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在教学内容上因循守旧,导致国画教学的课堂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天性发挥和创造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其对中国画的持久兴趣。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创新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措施十分必要。
  一、小学开展中国画课程的意义
  1.接触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画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它是我国国粹之一,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小学阶段展开中国画教学,对于学生展现民族情怀、彰显民族文化特色,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中国画题材甚广涉及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不同体裁对应的画作构图及色彩形式各具特色,不仅展示出作画者的意境和思想,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示出中国历史发展时代的特点。对中国画的鉴赏和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增强学生综合思维素质
  国画中的形象主要靠富有表现性的水墨语言进行体现。国画学习能够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能力及其相关心理素质。不同于素描,国画一旦落笔就不容易再进行更改,因此需要学生在作画前进行较为全面的思考,做到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耐心,让学生逐渐养成胆大、细心的性格。
  二、根据学段特征,提高国画课教学效率
  首先,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表现和欣赏能力相差悬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的研究教学大纲之中的具体内容,并将其与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相互结合,做到国画教学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领路人的作用,循循善诱。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及现阶段的绘画能力和具体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起初,先讲解小学生容易理解并能通过简单练习便可以应用的国画技法。对于国画理解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将国画专业术语转换成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再为学生讲解。并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其次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画的美感,增强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的东西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坚持、开心地去探索、发现和学习。对于刚刚接触的小学生来说,水墨画是一种非常新鲜的画法,绘画工具和平时用的不一样。用毛笔、墨汁代替铅笔;国画颜料代替水彩笔;宣纸代替一般的白纸。这些新鲜的工具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那怎么去画便会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了。所以只要教师能引导好学生,保证教学是新颖和有趣的,学生就会有兴趣学习水墨画。教师运用易操作的技法,为学生呈现富有水墨画特有的画面效果。例如在讲课前,教师用水墨线条简单的勾勒出学生熟悉的图案,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国画简约的文化内涵。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国画笔墨练习,使學生对国画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对于国画技法,在教学中应适当讲授,让学生体验并基本掌握。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简单的游戏不能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探索欲望,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入技法表现层次的知识。学习体验、体会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下所呈现出来的奇妙效果。学习国画离不开水与墨的掌握和国画基本技能的训练。“笔墨技法”包括用笔技巧和用墨技巧,即运用毛笔进行绘画的方法及蘸墨和对墨色的把控的方法。笔墨技法的训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总结,通过对比的方式产生直观的感受,自己总结出呈现出不同艺术效果的水墨技巧。
  最后,学会鉴赏中国画是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对作品的赏析属于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国画鉴赏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入手欣赏水墨大师的作品。通过教学情境,创设人物故事讲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国画教材中的内容。比如教师想要针对某一作品进行讲解,可以在课前收集与作者相关的趣事妙文并在引入正题之前共同与学生分享,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鉴赏作品之前就对作者的品格、生平等知识产生一定的了解,在进行作品鉴赏与分析时也就更加容易。通过对水墨画的鉴赏,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艺术品鉴的层次,增加人文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更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教学实践中,从“游戏”向“意趣”过渡
  游戏教学,一直是美术课堂中所提倡的,游戏的方式学习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小学中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有限,他们的注意力不会超过十五分钟,这是他们的天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种愉悦、快乐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对水墨画的学习,也应该让孩子们始终保持这种态度。比如,人美版三年级的《彩墨游戏》一课,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绘画工具,然后大胆的在纸上进行涂鸦的一节课。学生刚开始接触国画,不宜让他们直接学习传统的山水人物等内容。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成人化,理解上有难度也很难喜欢学。所以还要从他们的年龄和兴趣着手,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的用点线面的方式在宣纸上作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水墨的变化。同时可以加入了一些有趣的技法,比如喷溅法、吹画、揉纸法等。他们对于动手操作和直观的感受很敏感,喜欢各种稀奇有趣的事物。   四年级《用彩墨画鱼》一课,也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彩墨。先让他们用墨在宣纸上随意画,然后加水再画,观察墨加了水之后的变化。老师再鼓励大家蘸颜色继续画。此时,画面变得五彩斑斓,学生就会发现加了颜色之后产生了一幅彩墨画。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画出鱼的形状和颜色等。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使他们对水墨画技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老师可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美术的功能,使美术课堂生动、活泼和有趣。
  第三学段(5-6年级)的中国画教学,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内容“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进一步了解水墨技法。如人美版五年级下册《山水画》一课,要求学生通過观察范例,对山石的造型结构、笔墨处理等进行思考,在有了整体的、全面的认识之后,将自己理解的山石技法展现在宣纸之上。为避免枯燥,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可配合音乐、水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拓展小学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和提升审美的一条有价值的门径。将中国画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的结合,如音乐、电影等,可以触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官,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地了解水墨画;与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同时加深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理解;结合中国画名家的背景故事,可以在提高趣味性的同时,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体验笔墨意趣”是将中国画笔墨趣味的理解上升到审美培养层面上,尝试欣赏中国画的意趣美。以古代的著名山水画为主的范本,借助诗歌、音乐、历史背景进行多角度的感受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及在山水画中表现的意境,感受中国画的特殊构图,散点透视等表情达意的方法。名作欣赏与艺术实践中的笔墨体验相结合,逐步感受水墨画的意趣之美,尝试理解水墨变幻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中国画艺术博大精深,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针对小学生的天性和特点调整教学模式。小学开展国画教学,对儿童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增强皆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画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情特征,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造和改进。小学生进行国画学习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在快乐中了解国画的特点,体会水墨艺术的无穷魅力。进而是掌握用笔用墨的方法,通过不断的笔墨实践结合对中国画的欣赏,才能逐步理解中国画笔墨的规律,体会水墨的意趣,为中学阶段进一步的中国画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冬梅.浅谈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中国画教学[J].戏剧之家,2015(12).
  [2]王斐然.中国画在小学美术课堂的魅力初探[J].艺术科技,2016(04).
  [3]龚丹燕.与国画结缘,让课堂生辉——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国画教学浅谈[J].学苑教育,201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0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