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实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决策和要求。但在发展普惠金融的时候,商业银行会遭遇许多的风险,例如成本高、收益低等,而且发展普惠金融也会提高对商业银行在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信息化能力方面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先进技术,全方位地做好普惠金融的工作,提高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风险管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利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发展也会推动经济发展。根据凯恩斯主义,肖在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存在着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金融抑制这一理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制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引导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作。肖在等人认为货币余额对物质资本有着补充作用,货币余额的变化会改变资产和总产出,货币余额的高低与存贷款利率呈正相关,也就是两者之间会存在互补关系。通过强化私人部门以及存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就能够大幅度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货币系统的规模上的影响。金融抑制这一理论更加适合发展中国家,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它对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金融抑制理论能够影响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进一步影响资本发展与投资效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和资本累积都会影响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强调资本的重要性,认为是资本累积阻碍了经济增长。如此,金融抑制是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发展缓慢、资本利用率不高的基础上,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为解决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金融问题而在金融体制的角度提出的一项金融理论。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拓展储蓄,提升资金等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商业银行拓展储蓄和提升资金利用率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一套系统的运作方式,并且需要长期运行,因此需要创新金融的制度并且优化应用技术,于是就产生了普惠金融这一针对弱势群体的新型金融服务形式。比较特殊的是,普惠金融对于微小信贷业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将微小信贷业务与金融领域的普惠金融体系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微小信贷业务的发展。
  1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冲突与均衡
  1.1 市场性与政策性的冲突与均衡
  普惠金融想要获得持续性发展就要遵循商业市场化规律。商业银行与国家政策性银行不同,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他们更多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其治理结构也是现代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盈利目的并具有抗风险能力的激励约束机制,然后将占弱势的金融资源配置到能够为自身带来利益并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地区,也就是一些高质量的大型经营体。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要根据国家政策,再结合自身实际,制订适合自己的信贷政策。普惠金融的受众大多处于欠发达的地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都是弱势群体,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这也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并不愿意将普惠金融作为自己的发展政策。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以此调动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政策的积极性,促进普惠金融的普及和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商业银行并没有主动发展普惠金融,他们只是迫于压力来承担社会责任,是不符合市场性原则的,于是就产生了市场规律与国家政策之间的矛盾。要想保证商业银行的利益和普惠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市场和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两方产生冲突。
  1.2 安全性与低质性的冲突与均衡
  商业银行在进行商业活动时,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存款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巨额的不良贷款,就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对银行极其不利。所以商业银行在选择客户时,必须建立严格的标准,进行谨慎筛选。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需慎重考虑,这是商业银行在规避风险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普惠群体中的小微企业不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没有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并且其生命周期普遍较为短暂,这些都导致小微企业的信用不高,有很大的违约风险。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不良贷款的小微企业占比3.16%,还有单位授信500万以下的不良贷款的小微企业也占比5.5%,比同类型的大型企業高1.83%和4.17%。这就是造成市场与国家政策矛盾的首要原因,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保证商业银行利益并推动普惠金融的关键。
  1.3 商业性与社会性的冲突与均衡
  当前,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点也是最大难点就在于商业可持续,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很难推动普惠金融持续发展。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就是收益高于成本,并且这个盈利处于适当范围。但是普惠金融相较于商业银行的盈利方式而言,就会存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问题,靠收益高于成本来取得盈利的方式是不适合普惠金融的。商业银行在进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时,一方面,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要为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特殊群体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自觉接受监督,制订优惠广大普惠群体的贷款定价。这就大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益,并且造成市场与国家政策的矛盾。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商业银行和普惠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2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2.1 精确市场定位,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
  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商业银行需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要为地方经济而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制订相关金融业务,为地方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一套诚信科学的经营理念,理性分析市场环境,努力打造自身特色,提高市场占比。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要紧跟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增强对具有正确走向但经营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商业银行也要加快进行业务转型,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推出一套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可以融入互联网技术,在进行普惠金融业务时,可以采用网上支付的新型支付方式,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   2.2 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普惠金融业务的科技含量
  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中,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会遇到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等问题,要想降低普惠金融的成本,商业银行就要学会借助科技手段,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融入进来,不断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拓宽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降低运营成本,最后在此基础上保证普惠金融的落实。此外,商业银行还要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大科研力度,为展开普惠金融业务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广大普惠金融群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
  2.3 以普惠金融群体为中心,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小微企业、“三农”是普惠金融展开业务的主要服务群体,这些群体都是商业银行传统模式中所面对的弱势群体。当前,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归类客户需求,其核心为普惠金融群体,商业银行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更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商业银行要更多地深入农村,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通过拓展普惠金融网点,能够为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商业银行需要更加深入地融入互联网技术,给客户提供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产品,使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辅相成,降低经营成本,为广大的普惠金融群体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2.4 创新服务模式,解决普惠金融群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融入普惠金融业务,要充分利用积累起来的大数据资源和公共服务信息,改进银行一直以来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目前,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微企业存在诚信不足,资源不够等问题,通过推进建设专业化的中小微企业的担保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等问题。其次,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也要不断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制度等的创新,通过推出新型的更加符合普惠金融群体的信贷管理模式,更加有效率地解决普惠金融的供求双方不匹配的问题。
  2.5 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风险管控
  首先,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时,也要密切关注风险的存在,要做到切实防护金融风险,加强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普惠金融的政策中,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是微小企業、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他们大多内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财务数据等信息也不够真实,并且缺乏抵押资产,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在实践普惠金融业务时,可以借助金融科技,降低金融风险,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管控风险,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切实防范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应当尽力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向广大的普惠金融群体展开必要的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普法社会环境,改善目前的普惠金融环境,群众懂法知法也是降低普惠金融风险的一个良好方法。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也能够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乔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 2020(04).
  [2]高博.商业银行农村市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策略建议[J].北京金融评论,2019(11).
  [3]汪小松.“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探析[J].经济师,2019(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5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