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福州港港口一体化整合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2000年江阴港区的开建,福州港跨越进入河口港与深水海港并进发展的新时期,2011年福州港与宁德港进行管理体制一体化整合,福州港又迎来一次升级跨越。但在百舸争流的中国港口发展格局中,福州港奋力追赶却始终未能脱颖而出。分析福州港的发展业绩与行业地位、主要发展短板,港口一体化整合之后福州港的主要发展对策是深度落实一体化整合,建设真正的“大港”;加大政府对港航行业的扶持和管协力度;重点打造临港工业与港口互利发展的格局;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深水化发展;利用对台优势,深化榕台港口物流合作。
  关键词:福州港;一体化整合;短板;发展对策
  中圖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8-0012-04
  Abstract: In 2000, it opened a new era for Fuzhou port from the estuary port to the large-scale deep-water port, 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Fuzhou port and Ningde port in 2011 was another upgrade for Fuzhou port. Although the Fuzhou port was struggling to catch up but never talent shows itself in the Chinese ports sit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status of Fuzhou port, and the main short boar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zhou port after the integration .
  Key words: Fuzhou port; integration; short board; development strategy
   “十五”期间(2001—2005年)福州港开始走向大型化、深水化、有序化的“海港”建设新时期,2005年是福州港的“港口建设年”,随着罗源湾、松下和江阴三大深水海港区建设推进与投产运作,福州港逐渐从闽江口跳出来,真正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拓展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掀开了福州港做大做强的历史新篇章。2011年,福州港与宁德港的港口管理体制一体化整合又一次开启了福州港发展的新局面。时至今日,大陆沿海乃至亚太地区的港口地位排列与格局相对固定,任何一方都难以打破,福州港的崛起首先受到了厦门港、湄洲湾港、宁波—舟山港等周边邻近港口的竞争与排挤。在百舸争流的中国港口发展格局中,福州港奋力追赶却始终未能脱颖而出。文章将探讨整合之后福州港的发展业绩与行业地位、福州港发展的主要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福州港实际情况的发展对策。
   一、福州港基本情况
   福州港是我国交通部规划的东南沿海港口群中的主要港、闽台贸易主要港,它位于我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东北部。2011年,福州港与宁德港进行港口一体化整合,新福州港涵盖了福州市、宁德市、平潭综合试验区的各个港区,共下辖闽江口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三都澳港区、赛江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平潭港区等九大港区。[1]但是到了2018年,“福建省福州港口发展中心”重新公布了福州港由“一港八区”组成,包括福州原四大港区(江阴、松下、闽江口内、罗源湾)、平潭港区和宁德三大港区(三都澳、白马、沙埕)。2009年出台的《福建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提出,“福州港新的腹地范围主要涵盖福州市、宁德市和南平市,并辐射到浙江省南部和江西省北部地区。”
   福州港长期局限于闽江内河小港,错失我国港口大发展的关键时机,直到2000年,江阴港区的开建,才开创了福州港由河口港扩展到深水海港,进入了重点发展深水海港的新阶段。福州市于2006年首次推出“以港兴市”基本战略和“南北两翼”发展布局,定位发展“南集北散”。经过多年发展,到2018年底,福州港的生产泊位已经有193个,包括万吨级以上泊位有60个,五万吨级以上泊位有26个,十万吨级以上泊位有18个。年设计通过能力为1.57亿吨。江阴港区拥有福州港最大的集装箱泊位,可停靠二十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拥有福州港最大的散货泊位,可停靠三十万吨级散货船。2018年福州港(包括宁德港)的综合货物吞吐量累计为1.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333.94万标箱。
   二、福州港的发展业绩与行业地位
   从横向、纵向角度比较,才能真正认识一个港口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坐标”,发现差距或优势。2011年,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的综合货物吞吐量依次是1.02亿吨、1.14亿吨、1.56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依次是166.02万标箱、157.53万标箱、646.47万标箱,[2]如此可见,在福建省内,港口一体化整合之后的三大港口的综合货物吞吐量差别不大,整合并没有给福州港带来明显和特别的变化。而在集装箱业务方面,福州港相比较于厦门港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历史和现状条件来看,福州港在短期内赶超厦门港的可能性不大;从宏观外部环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实力前列的港口群,对福建省外的内陆经济腹地形成瓜分和包围之势。从我国历年主要沿海大港的综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的比较来看(表1),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近十年来一直徘徊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的第16-18名,集装箱吞吐量则2005年之后就退出全国前十强,近十年来主要维持在第12-13名。可见其竞争力有限,尽管近十年来奋力前进,难耐全国港口都同时大步前进,相比之下,仅能保住不掉队。港口一体化整合的举措也未能拉动福州港赶超其他沿海港口。    三、福州港发展的主要短板
   整合之后,福州港依然面临以下几个主要短板问题:
   (一)经济腹地难以拓展
   整合之后的福州港,腹地范围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从福建省内腹地的竞争格局来看,宁德港本身就是个小港,宁德市东北部的部分县市基本还属于温州港、宁波—舟山港的传统经济腹地,福州港并没有因为整合宁德港而得到向北拓展的优势,而厦门港、湄洲湾港、泉州港都各具特色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则福州港的腹地要向南部延伸也是受阻;从福建省外腹地的竞争格局来看,以往主要由于福建省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造成交通不畅,限制了沿海港口向内陆周围其他其他省份的輻射功能。虽然可以利用修建出省铁路和高速公路来克服障碍,但从大时局而言,长三角、珠三角港口群早已先发制人拔得头筹,不仅牢牢占领各自地盘(浙江、广东),还延伸拓展到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腹地大部分地区,后起发展的福州港难有插足和分羹的优势。
   (二)港口分散、结构性矛盾突出
   整合之后的福州港,从宁德的福鼎市到福州的福清市,有将近两千公里的海岸线。目前“福建省福州港口发展中心”(原福州港口管理局)公布的福州“一港八区”,除了三沙港区,其他港区都下辖超过3个作业区,其中闽江口内港区更是超过了9个作业区, 另外一些分散的小型私人码头并没有包含在官方公布的港区划分里。而且作业区之间的距离都比较大,形成布局散杂、无规则的特点。各个港区需要分别投建配套的集疏运系统和公共服务设施,因而必然增加相关运作成本,而且也不利于口岸监管和通关条件的整合改善。另外,福州和宁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地形,又增加了陆运的困难和相关成本,总体上对于整个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障碍。[3]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福州港的各个港区主要由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开发,无序开发和早期规划的不到位,形成了目前福州港的通用型和中小型码头泊位数量比较多而大型深水码头泊位不足的结果。以上两大主要因素对福州港的深度一体化整合和后续发展形成先天结构性局限。
   (三)面临港口竞争严峻
   早在2009年,在《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要把福州港建成“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而事实上,在客观条件上,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部,对福州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的珠三角港口群和长三角港口群,都比福州港更早开始发展,也早已不是与福州港同一层级的竞争者了。而且福州港还要在福建省内与厦门港、泉州港和湄洲湾港竞争,省内这几个港口的发展目标定位相似,都是争相要建设成为干线港、枢纽港,而且面临基本相同而有限的港口腹地范围,福州港迄今并没有表现出特色优势和其他潜力、趋势。相反,比较于上述周边大港,福州港因为起步较晚、经济发展等因素,还是处于落后位置,特别是深水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布局等还在发展阶段,罗源湾和江阴港区以外的其他港区,他们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都还比较低。2008年的对台全面直航政策看似一个利好条件,但对福州港、厦门港这样的老牌试点直航港口而言,实际效果更是削弱其对台的比较优势,也将受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4]因为中国大陆几乎每个沿海省份都开设对台直航口岸,实现各自对台直接运输,从而减弱对福州港、厦门港的转运需求,而且全面直航后福、厦两港对台货运吞吐量的徘徊不前也证实了全面直航未能提升该两港的对台直航竞争力的结果。
   四、福州港的主要发展对策
   整合为福州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向和可能性,但关键还在于后续如何落实,是否能确实实现生产调度、港政、航政、引航、规划建设、统计管理的“六统一”,[5]以达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在上述对福州港发展主要短板的分析中,福州港的经济腹地拓展受限、港口布局分散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未有特色竞争优势等问题在实际情势中并没有可挖掘的、可行而有效的直接应对策略。立足于福州港一体化整合的新形势,福州港应采取迂回策略,扬长避短,以内部深化、优化为主策略,促进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整合后的福州港进行内部深化和优化的主要对策包括。
   (一)深度落实一体化整合,建设真正的“大港”
   “一体化整合”是福州港迈进“做大”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够通过对整合后港口资源的统一规划、投资、建设、调整、管理和调控,改变和纠正以往港口资源配置和布局混乱、行政管理各自为政、建设与定位同质化、竞争无序等不利局面,为区域内港口提高整体效益和做大做强奠定基础,实现“1+1≥2”的整体效应。为此,建议:第一,有关部门根据建设海西航运中心的战略构思、福州港口岸线资源条件和各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开展福州港的8大港区及相关航运物流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调整和修编;第二,优化港口管理体制,福州港口管理局要落实上述的“六统一”原则,主要利用宁德港的深水岸线和泊位来扩大发展空间,而利用福州港的品牌、资金、经验、政策、国际航线布局等诸多优势,两者实现优势互补、全盘统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6]第三,处理好港口管理当局与两地地方政府在港口管理方面责任、权利等方面分歧,协调好多个港区涉及多地、多部门的财政、环保、规划、建设、口岸监管、工商管理等各方面的关系;第四,整治、整合、开发三路并进,以深水泊位的开发建设和港区整体连片规模化开发为重点,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各港形成各自特色,实现差别竞争、错位发展。
   (二)加大政府对港航行业的扶持和管协力度
   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大港的成长经历证明,政府有效的扶持和推波助澜是非常关键的。港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统筹大局,许多事情是单个港航管理部门、码头企业无法独立完成的。福建省及福州市政府不仅要出台大政策和大规划抓大方向、大格局,更要推行一些引导、规范市场的手段和落实一些能解决具体问题的特定、针对性政策,如:研究、制定和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针对集装箱经营、泊位建设、港区用地和用海、建设资金、税收、融资、通关等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投入港航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港航业的整体水平和运行效率;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引导与规范港航行业的竞争与合作;设立航运发展基金,出台奖励措施,促进航运公司、代理中介、金融、保险、咨询服务、海事法律机构、航运交易组织等航运要素集聚福州,等。    (三)重点打造临港工业与港口互利发展的格局
   工业与港口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临港工业更是港口强有力的货源之母。福州港的临港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内陆腹地拓展受限的困局下,发展自身临港工业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因此可作为内部“优化和深化”的主要抓手,主要举措有:利用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政策,配合国家大型重化工业、能源产业向沿海地区发展的布局调整,重点发展石化、建材、冶金、机械、矿石、能源、汽车、环保、修船等市场需求潜力大、能利用临港区位优势的大型战略性产业,形成有特色的临港工业产业链;利用对台政策,积极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优质企业到福州落户发展;借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比较成熟、先进的区域产业模式,主动参与分工;建立与各种产业相应配套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保税区,为临港工业提供基础支撑,最终使港口物流受益。
   (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深水化发展
   整合后的新福州港,虽然扩容了,但港区分布零散、粗放、小港区和小泊位众多的格局依然存在,如果不能进行统筹规划、朝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整合将失去意义。福州港要重点促进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的协调联动发展,突破重点放在连片统筹开发与管理、资源整合、打造规模大港区等方面。立足于福州港的现实条件,要对不同的港区进行因势利导,挖掘条件良好的深水港区,以“三湾一澳”(兴化湾、福清湾、罗源湾、三都澳)为抓手,[7]加快码头泊位(尤其是深水泊位)的建设,持续推进整体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深水化发展。
   (五)利用对台优势,深化榕台港口物流合作
   2008年两岸全面直航之后,福州港對台的直航相对优势受到削弱,但福州港对台的区位优势、“五缘”优势、试点直航多年积累下来的特殊基础和经验还是存在的。福州港对台应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主要举措包括:积极发挥各类保税物流园区、自贸区、保税港区等相关政策优势,开展与台湾高雄自由贸易港区的联动对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台湾的航运、物流、制造业等企业来福州投资经营,对其经营经验、技术、资金等进行利用;重点加快对台滚装码头建设,发展福州与台湾岛之间的滚装运输航线;发展两岸之间的集装箱支线运输,打造两岸集装箱干支线联运网络等。最终把福州港打造成大陆对台港航物流的桥头堡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两岸商品双向流通集散地。
  参考文献:
  [1] 林圳勇.福州港宁德港整合成新福州港[N].中国水运报,2011-09-05(10).
  [2] 福建福州港、湄洲湾港跨入亿吨大港行列[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3):13-13.
  [3] 朱娜娜.新形势下福州港发展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22-24.
  [4] 郑 颖.海峡两岸“大三通”福州港口物流发展的新契机[J].物流技术,2009,28(3):15-16.
  [5] 章文秀,赵 鹏.人流物流通 台资增速快(海西进行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1-21(03).
  [6] 林圳勇.福建港口一体化迈出新步伐[N].中国水运报,2010-09-09(1).
  [7] 福建省福州港口管理局.福州港总体规划环评公示(第二次)[EB/OL].[2014-10-17].http://www.fpa.gov.cn.
  [8] 严顺龙.发挥福建特色优势 推进两岸关系发展[N].福建日报,2016-03-10(02).
  [责任编辑:方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05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