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少数民族的就业群体,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务工途径是家支亲戚自组织就业,主要务工领域是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认为就业存在困境的原因是思想传统、汉语言不精通、教育不足和文化差异等,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凉山彝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务工地的半工半读职业模式来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境。
   关键词: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教育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康藏高原,是一个由原始共耕制、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民族地区,下辖17县中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并由于海拔高、山地面积多、地貌类型复杂、文化习俗多样、卫生基础设施较弱以及毒品等非理性偏好相互交织,2017年被列入“三區三州”深度贫困的典型地区(“三区三州”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号)中,“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和四省藏区(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2016年年底,“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8.2%,贫困发生率约为16.6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是全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彝族是凉山州的主要民族,2014年年末彝族人口为264.78万人,占凉山州总人口的51.74%,在业彝族人口主要从事农、牧、林、渔业行业,也有少数从事民族手工业加工。近些年来,凉山州彝族部分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通过实地访谈,依据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现状,分析他们的就业困境,提出接受职业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提升可行能力,是循序渐进地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境的可行办法。
   一、文献综述
   关于提升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研究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围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展开的,例如巫明英、贾刚在《聚焦重点 定向发力 高位谋划——推进凉山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提出要实现“一人读书、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目标,需要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和对口升学的措施机制研究,以尽可能适应高职院校改革。蒋晶容、周扬帆在《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扶贫路径》中针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要依据特定群体扶贫与特色扶贫理念,开展农业养殖、电子商务等市场适切性专业,解决贫困学生的就业发展。汉语培训和职业培训通过影响其职业技能来决定就业领域(苏荟,2018)。另一条路径是围绕自组织的就业途径展开的研究,如依据沿边地区少数民族外出务工的相关数据,认为同乡聚集在就业信息、外出居住成本分摊与技能互促等方面提升工资收入;但是由于群体的同质性,不利于职业升迁和职业拓展,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消解。
   二、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现状
   2018年7月,通过对凉山彝族州的布拖县所辖的乡村进行走访,访谈了52名留守老人和18名外出务工人员,对留守老人的访谈主要是通过11、12岁的彝族学生充当汉彝语翻译来完成。访谈发现,阿吉乌次得、特里木镇洛奎村通过村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现象普遍,40岁以上人口大多不通汉语,其中以女性人口占比较大,知识技能严重缺乏。区内劳动力人口对外输出较多,但有序输出较少,未成年辍学务工比例较大等情况,主要务工地为西昌市和布拖县,男性到当地砖厂等作坊务工。
   (一)家支亲戚帮助是主要外出务工途径
   家支是彝族对于家族亲戚的统称,彝族人民重视家族亲情,家支庞大,家支观念深厚,彼此信任。从外出务工途径来看,通常是有家支亲戚先到成都、上海等城市的某个行业打工,在就业稳定后,逐步介绍家庭成员及亲戚加入本行业的适当岗位,扩展家族打工队伍。另外,熟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是凉山彝族外出务工者获得就业机会的支持途径。而当地政府有组织的介绍外出务工相对分散,名额有限,直观感受不足等原因,参加的人较少。即自组织就业是凉山彝族外出务工者的主要渠道。
   (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主要外出务工领域
   凉山彝族外出务工人口由于生长环境相对闭塞,大多汉语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而且,凉山彝族农民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当有当地的彝族工头组织务工时,17~45岁之间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在建筑行业做临时工。同时,凉山彝族人口虽然接受义务教育,但是阅读能力、计算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并不能胜任现代社会中较高端生活服务业的岗位要求,因此,即使在生活服务业,如餐饮业中的服务员和学徒等岗位,也多是从事较低端的基层岗位。
   总体来说,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但是就业途径和就业领域受限,使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整体就业质量存在着收入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模糊、职业晋升迷茫等现象,使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处于相对的就业困境中。
   三、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境分析
   (一)思想保守是就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从凉山彝族地区人民角度看,现代社会的外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强烈差异,外部世界的快速发展,都对他们构成了心理冲击。能够克服外部世界的陌生感和对外部文化的融入困难,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说明这一群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愿意通过努力过上更好生活的群体。
   (二)义务教育接受不足是就业困境的直接原因
   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基本工具。凉山彝族地区有本民族的语言,至今官网中仍有凉山彝族州的双语网页。对于凉山彝族人民来说,在家使用彝族语言,在学校使用普通话。20岁以下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凉山彝族年轻人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和彝族语言;小学没毕业、较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则普通话较差,在外就业时常常受挫,只能从事“脏、累、差”的工作岗位,通过“干中学”得到技能提升的机会有限,导致工资收入低。40~50岁以上的很多凉山彝族人民是不通汉语的,缺乏技术特长,导致其就业困难。    (三)文化差异是就业困境的原因之一
   从整体来看,由于凉山州彝族大多数人口接受教育文化水平低,从事的主要行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与现代的汉族社会存在差异,导致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方面的程度不足。另外,凉山州彝族家支体系的庞大和深入,使凉山州彝族人民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支持。民族文化差异和产业差异是导致凉山州彝族人民就业困境原因之一。
   四、解决凉山彝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困境的建议
   对于凉山彝族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群体,一类是20岁以下的、小学没毕业、有外出务工想法但是还没有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另一类是已经在外务工,年龄16~40岁以内、普通话较差,由于在外就业时常常受挫,有意愿接受适合社会需要技能的群体。对于第一类人,可以在当地发展职业教育,将这部分人纳入其中,当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有基本的从业知识和技能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相应的岗位。对于已经在外务工的一类人,可以在现有务工地参加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凉山彝族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能力。
   (一)大力发展当地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于工业革命初期,主要目的是为培养适合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者,使劳动者得到阅读能力、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能够从事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达到完成劳动过程的目的。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内在身心发展水平和外在收入。具体来说,通过政府在凉山州彝族地区投资职业教育方式展开的。
   1. 招生采取补助的方式
   由于凉山州彝族地区参与现代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对知识、技术能够带来才干和技能,并获得美好生活的榜样缺少更多感性接触,所以,在政府招生时,可以采取免费入学和民族地区助学金政策,并对其中的优秀者实行奖学金制度,让凉山州彝族的青少年有当下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保证能够顺利招生和毕业。当第一批职业教育毕业生提高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良好岗位时,就发挥了政府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提升能力,发挥内生脱贫的作用。
   2. 扶智和扶志相结合
   在具体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素质文化课和实用技能课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地将历史文化知识以有趣又可接受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认识到只有提升自身的可行能力,才能改变命运的基本道理。再通过社会需求的技能培训,掌握社会适用的技术技能,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可塑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提升就业质量。
   3. 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办学
   鉴于企业存在的前提和合理性是获得利润,彝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将培养的合格人才输送到适宜的岗位。但是出于传统、文化和现实技能的原因,企业可能不愿意与职业教育进行深度合作。所以,在初期,職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办学,例如,也可以通过优秀学生到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的方式,实习实训的费用由学校支付给行业企业,而优秀学生获得进一步成长,在学生中形成榜样效应;也可以通过行业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和实务培训,让学生在学校就能获得双师型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还可以大批学生实习实训顶岗的方式,让行业企业获得年轻的劳动力,使双方受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视企业生产和学生技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采取哪一种方式。
   (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
   相对于专职的职业教育模式,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是更注重效率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从事了社会岗位,但是不满意于当前的岗位时,是适用的。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实现半工半读,既能在学校提升知识技能,又能在工作场所获得岗位和报酬,是时间灵活、成本较低的职业教育模式。
   1. 招生采取夜校和补助的方式
   在民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聚集的城市,可以采取夜校的方式来招生,借助城市原有的职业学校资源,所产生的师资夜校费用由政府出资,开设一些提升企业实践技能的课程,使参加人能够将夜校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并获得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另外,出于吸引务工人员参加夜校的目的,可以对半工半读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这也符合政府为少数民族人民提供优效品的政策倾斜。
   2. 培养过程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
   由于参加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人已经就业,能够胜任某些岗位,但是由于汉语言不精通、基础文化素质不足等方面,就业中存在着对企业认知模糊、对自身和发展受限的情况。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注重社会规则常识、社会交往常识、社会融入常识以及社会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提升,通过外在干预唤醒他们的主体发展意识,获得更多发展可能,让他们能够更自在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在可能的条件下更好地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融入。
   参考文献:
   [1]巫明英,贾刚.聚焦重点 定向发力 高位谋划——推进凉山职业教育精准扶贫[J].管理方略,2017(05):12-14.
   [2]蒋晶容,周扬帆.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扶贫路径[J].科教文汇,2019(11):110-111.
   [3]苏荟,孙毅.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与再就业意愿的选择——基于新疆南疆地区的经验证据[J].贵州民族研究,2018(02):58-61.
   [4]陈瑛.同乡聚集对沿边少数民族外出务工的影响:收入水平与地位获得[J].中国人口科学,2019(02):87-100.
   *本文为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240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邓永辉为通讯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07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