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0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00”后已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突出的代际特点在恋爱方面也有所显现。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学生为样本,聚焦于“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问题,通过抽样访谈、实地观察,结合文献调查的方法,首先阐述“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然后进行归因分析,最后从发挥课堂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内网络媒体的监督和引导、调动辅导员积极参与四个维度提出了学校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00”后  大学生  恋爱观  举措
  不同于“90”后,“00”后成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物质生活优渥、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注重彰显个性又追求情感体验、主张独立自主更渴望真情和温暖、思想开放包容但难辨舶来文化。据统计,近两年大学生恋爱比例逐年增加,爱情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相应的恋爱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恋爱观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0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
  总体上看,“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趋于合理健康,他们敢于追求幸福、大胆表白,恋爱双方互相尊重,能够理性处理恋爱关系,遇到情感问题善于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等,与此同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恋爱动机多样化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日趋成熟,对异性萌生出强烈的情感需求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调查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在渴求美妙的情感体验时,存在恋爱动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是“填补内心空缺,寻找精神寄托”的盲目心理,有的是出于“周围同学都谈了我也要谈恋爱”的从众心理,有的择偶动机过于功利化,例如会考虑对方的经济实力、外貌和学校任职情况等,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且往往遇到更好的就换。这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动机的不纯洁,一般难以收获到真正的爱情。
  2、恋爱能力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第一,相对于“90”后,“00”后在处理恋爱和学业等其他关系上稍显能力不足,这部分大学生主观上有均衡好恋爱和学业的意愿,但实际中往往在恋爱方面投入了过多精力,导致事与愿违,影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二,恋爱关系不持久。“00”后大学生善于表达,追求爱情时热情且大胆。他们享受热恋期的浪漫感和亲密感,而当恋情经过热恋期,逐渐迈入到磨合期时,往往因不善面对和解决问题而导致恋情终结。事实上,这也是“00”后一代缺乏爱情责任意识的体现。第三,抗挫折能力较弱。部分“00”后大学生在恋情受挫时会表现的焦虑、烦躁、抑郁、怨恨等,尤其在失恋之后,有的人会感觉到痛不欲生,选择堕落,甚至一蹶不振。“00”后大学生在恋情受挫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
  3、性观念过于开放
  受西方文化观念和一些消极腐朽思潮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明显开放。在大学校园里,情侣随处可见,且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有一些过度亲密的行为发生,如拥抱、亲吻等。同时,与“90”后相比,“00”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明显宽容很多,这个可从高校周边的“日租房”、酒店业规模等当中窥探一二,甚至还会有“一夜情”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而据调查,“00”后大学生对“性”的了解并不充足,如性爱之后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不清楚,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明晰等,而这也进一步诱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社会现象。
  二、“00”后大学生恋爱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1.自我认知不成熟。得益于社会经济的飛速发展,“00”后大学生视野开阔、见解独到,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步入大学后,他们在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同时,心灵上也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渴望,带着这份渴望,他们尝试通过恋爱来满足内在需求。可见,“00”后大学生恋爱态度尚不成熟且较为轻率,在未做好恋爱准备的情况下盲目进入恋爱状态后,遇事无措,情绪主导,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和抗压能力,继而草草结束一段恋情。这也侧面反映出他们恋爱道德、恋爱责任意识的缺乏。
  2.同辈群体的带动。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父母、教师所不能替代的。他们年龄相仿、地位相同、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相似,兴趣、爱好相投,同辈群体间通过频繁的交往、情感的交融,往往在潜移默化间就传导了价值理念,尤其在恋爱方面。“00”后大学生独立性较强,实则害怕精神上的孤独和落寞,他们为了不被群体抛弃,通常选择模仿、从众,如“身边朋友都谈恋爱了,我也想要谈恋爱”、“我再不谈恋爱就要落伍了”等想法。同辈群体的带动对“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形成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
  3.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不足。“00”后被称之为“千禧宝宝”,他们作为“421家庭宝宝”可谓是身处家庭的绝对核心地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作为家庭顶梁柱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们的关怀,一般将孩子交由祖父母辈教养。在有限的家庭教育时间中,父母以配合着应试教育为主的强制教育居多,缺乏关怀式教育,更别提恋爱观方面的教育了。另一方面,隔代教养往往溺爱、纵容过多,养成了孩子霸道、任性的行为习惯,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献,导致恋爱时常受挫。其次是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恋爱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委婉、含蓄的行为方式,“00”后一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则显得更加开放。“00”后大学生亟须恋爱知识的普及及教育,而学校作为施教一方因态度保守、刻板显得应对不良,包括学校在对待恋爱一事上态度模糊、各管理部门意见不一致、教育方式单一、教育内容枯燥等,偏向管制、约束为主的恋爱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于如今的“00”后大学生。
  4.网络环境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00”后一代还被称之为“拇指一代”,他们在各类手机App、各类影视小说之间穿梭得游刃有余,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也必然深受影响。其中,与爱情相关的话题通常是各大网络媒体乐于常谈的话题,这势必对“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较大影响。互联网上不乏夹杂着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因素在内的信息,加之大学生甄别能力较弱,容易使他们对爱情产生认知偏差。   三、学校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可行举措
  恋爱是重要的人生经历,恋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仅事关个人的人生幸福和发展,更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1.充分发挥课堂作用
  课堂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当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关于恋爱、婚姻、性的课程,稍微有所涉及的只有思政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两门课程,且所占比重不大、内容不深,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对“00”后大学生恋爱指导性不强。
  事实上,“00”后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课堂渠道获得有关恋爱方面的知识,对此,学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贴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确立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配备专业教师,真正弥补课堂中恋爱教育的缺失,做好恋爱道德的引导、恋爱问题的指导、幸福人生的向导。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校园恋爱的普遍化,恋人间在公共场合的过度亲密化行为呈增长态势,这既有悖社会的公序良俗,更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和管理落实。出台关于恋爱行为方面的明文规定并纳入到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中,为大学生提供恋爱准则和导向。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如在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粘贴恋爱文明提示的标签,设立文明督察小组等,共同推动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这可以充实大学期间的业余生活,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比赛、活动等方式拓宽人际交往渠道,消除空虚感;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月活动、心理情景剧、谈情说爱讲座、优秀恋爱影片赏析和交流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的浸染,陶冶情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3.强化校内网络媒体的监督和引导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恋爱观的重要基础。“00”后一代喜爱在朋友圈、个人说说等里面实时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动态,“撒狗粮”更是屡见不鲜。学校相关部门可以驻扎在微信、QQ里,强化网络监管,实时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针对发现的恋爱问题要及时干预和解决。鼓励和引导有才能的学生拍摄制作关于恋爱方面的优秀网络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确恋爱观,充分发挥朋辈作用。
  4.调动辅导员积极参与
  辅导员从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最易融入学生群体,也最了解学生,充分调动辅导员积极参与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显得意义重大。辅导员可在日常教育和管理学生中渗透婚恋观教育,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行为状态和心理变化,针对有问题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如恋爱道德、恋爱责任、和性知识的普及等。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校联动,共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四、结语
  “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既给高校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带来机遇,也同样带来挑战。作为高校,如何因势利导,把恋爱由大学生的“消耗品”转变为“滋养品”,将一直是高校工作者的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潮升.诺丁斯关怀伦理视域下“00后”大学生正确恋爱观培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孙蕾.90后大學生恋爱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王玉娜,曹宇宁,李晓林.“00后”大学生“轻恋爱观”现状及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20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75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