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经济增长与转型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逯进 陈阳 贺晓丽

  摘要:笔者运用耦合演进模型,以浙江和广东两省为参照,实证评测了山东省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制度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相对较弱;同时,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创新环境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与激励机制。此外,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从轻度失调衰退到良好协调发展的依次演进,并已开始逐步走向优质协调发展;但由于经济增速可能下滑的影响,未来协调发展将面临巨大压力。
  关键词:创新;动力机制;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0WF12);青岛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09)。
  作者简介:逯进(1974―),男,甘肃兰州人,经济学博士,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陈阳(1987―),女,江苏无锡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贺晓丽(1974―),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现代信息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042―05 收稿日期:2011―07―29
  2007年,我国提出了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增长极都在积极探索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增长极的核心省份广东、江苏、山东等拉开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帷幕。
  相比而言,广东和江苏两省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而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位居我国前三甲的山东省,从国内经济布局来看,其本身并不具备很大的区域辐射与被辐射优势,加之受传统产业规模大、先进制造业比重低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开始遭遇瓶颈,因此,亟需探索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更为符合的创新发展模式。
  一、文献综述
  创新能力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技术创新。多数研究认为发展方式转型应从微观机制的调整人手,构造具备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结构是关键。林毅夫(2005)认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胡鞍钢(2010)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经济、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协调共进。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构建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制造”为原则的循环经济(钟水映,2007)。第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大多数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协调。基础性制度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政府职能转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吴敬琏,2007)。
  后者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第一,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路甬祥(2006)认为从综合国力、科技基础、文化氛围等三个方面来看,我国已基本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条件和基础。苗东升(2006)指出我国“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应尽快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第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选择。李元元(2006)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创新所推动的高质量生产活动不断演进的结果。因此,我国应在完善创新制度保障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创新路径、设计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科研投入、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突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二、山东省创新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一)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1.指标体系的建立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其主要特征为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他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
  2.数据来源
  首先选取2004年~2008年山东省的相关数据,用于分析其综合创新能力;然后将江苏省和广东省的计算结果与山东省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山东省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指标的数据来源于部分年度各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科技年鉴》和政府官方网站。限于篇幅,原始数据不再列出。
  (二)实证分析与评价
  1.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九标度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其计算步骤如下:(1)构造主观判断矩阵。(2)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检验,则继续求权重值;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4)确定权重值。对通过检验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相应权重向量。
  因篇幅所限,具体计算过程不再列出。经计算,5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值分别为。
  我国与这一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创新型省份一般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省份。创新型省份的主旨体现在包括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体系的构建上。
  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省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创新型省份的内涵,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可量化性、可获得性原则,本文设计了包含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创新环境4类共计19个具体指标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此,我们区分“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前者是指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影响越大的指标;后者是指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影响越大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
  3.创新能力综合水平的计算
  根据式(1)和式(2),对各省历年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的结果乘以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出一级指标的得分,再用一级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并相加得到各省综合得分。
  4.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一,综合来看,可知,广东和江苏的创新综合得分基本持平,且都远高于山东。在单项得分上,江苏在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方面领先,但制度创新处于落后地位;而广东省各项创新指标大体保持协同并进,同时在制度创新和创新环境两个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山东省制度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创新明显落后于其他两省。究其原因,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得益于长三角创新城市群的相互依托与支撑;其次,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模式,激发了外资和民营经济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突出作用,使当地民营企业以创新支撑自身的活力与发展,进而带动了全省的创新发展;同时,发展良好的“高科技园区”模式又进一步促进了创新环境的优化。此外,江苏省政府近年来还出台了众多优惠的鼓励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政策。从近年来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科技进步指标来看,广东

省都居于全国前列;同时,凭借紧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珠三角高度发达的外向型经济为依托,在外资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方面,广东省具有良好的环境与优势。山东省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不具备明显优势,它所处的东北亚经济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圈都比较松散,并未形成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当的区域创新辐射与协同共进模式。
  第二,在技术创新方面,山东省二级指标中的技术引进费用、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与广东和江苏相比,差距偏大。但由表3可知,2005年以来,山东省技术创新能力增幅较大。此外,山东省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近年来也比较平稳,且居于3省之首,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大幅增加。由此可知,山东省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在知识创新方面,山东省总体比较平稳,且自2008年开始快速提升,并与其他两省差距不大。由二级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技术成果转化率、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显著提高,这标志着全省知识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
  第四,在制度创新方面,山东省有一定的优势。2006年以来,各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加强,科技三项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特别是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居3省之首,这一点提高了市场的灵活性,并促进了市场竞争性效率的提高。
  第五,在创新环境方面,由指标数据可知,山东省的污染减排状况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同时在万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与百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等方面,2004年以来虽然增幅明显,但仍落后于江苏和广东两省;此外,金融机构贷款占科技经费筹集额的比重虽然已由2004年的16.3%减少到了2008年的6.72%,但该指标在2008年仍然是广东省的3倍、江苏省的2.3倍。因此可知,山东省创新活动仍缺乏较为有效的市场竞争与激励环境。
  三、山东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演进分析
  (一)研究思路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一个省份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其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会影响该省份的创新能力,二者互为因果,可视为同一交互系统中的两个方面,从而可用耦合来反映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二)分析方法及过程
  1.指标体系的建立
  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所示。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所示。
  2.权重确立、数据搜集与标准化处理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经济发展指标的权重为。
  相关数据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化值与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
  3.耦合度的计算
  有关耦合度的计算方法很多,本文参考廖重斌(1999)提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进行计算。具体模型如下。
  (3)式中,c为协调度,%(≥2)为调节系数;(z)为创新能力综合水平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r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待定权数,由于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故取a=0.5;D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计算结果。
  (三)结果分析
  1.耦合发展类型的判别
  为了更好地说明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可以对耦合度进行划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划分标准。
  2004年―2008年间,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并有继续增长之势。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省技术创新能力逐年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稳步增长;制度创新能力自2007年以来明显增强;创新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山东省综合创新能力线性增长,并且呈现继续提升的稳定趋势。
  第二,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逐渐下降。由此可知,山东省经济增长水平自2005年以来一直在0.6水平上波动,整体平稳,有些年份略有下降;山东省的经济结构逐年得到改
  2.结果分析
  观察计算结果,对照表6可知,2004年~2008年间,山东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轻度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到良好协调发展5个阶段的演变。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两者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强,正逐步走向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善,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正是经济增长相对变动和-经济结构的逐年改善使得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抛物线形状。
  由上式也可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呈现上升趋势,但增幅可能会持续下降,特别是在经济增长率达到峰值之后,将会出现绝对下降态势。
  第三,山东省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不断增强,但未来协调发展可能面临经济转型带来的压力。结合可以看出,2004年~2008年,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逐渐增强,但由可知,在时间序列上,两者的耦合度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形状
  2004年,由于综合创新能力较低,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综合创新能力显示出不协调的一面。随后几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综合创新能力也呈线性增长,两者之间的离差变小,耦合度提高。显然,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对创新能力产生了很强的正向促进,但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可能减弱。由可以推测,在未来的年份里,山东省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还会加强,逐渐进人0.90~1.00之间的优质协调阶段。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而综合创新能力却呈不断上涨趋势,两者的耦合度在达到峰值之后也会呈下降趋势。所以,今后应继续探索新的创新路径,特别是与本省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综合创新模式,努力实现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协调。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应用非参数耦合方法,从截面和时序两个层次展开山东及其他典型省份创新发展能力的综合分析与比较,方法与结论都较为新颖。研究表明,山东省的创新能力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但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相对薄弱,与江苏和广东两省存在较大差距,而在制度创新上占有一定优势。同时,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从轻度失调衰退到良好协调发展的5个演进阶段,并开始逐步走向优质协调发展阶段。
  本文虽是初步分析,但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政策参考价值。考虑到山东省在我国整体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加之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已开始实施,因此,以国家三大发展战略为基石,从创新环境、能力以及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探究山东省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机制,不但是寻求突破山东省发展瓶颈的有效探索,而且也很好地贯彻了国家的总体发展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省创新发展的试探性路径与经验,可以为东部甚至是中西部省份提供宝贵的发展经验。
  从今后研究的拓展内容看,就时序分析而言,如能考察近30年的演变特征,则结果不但更为全面,而且可能还会从长时序耦合演变的分析中揭示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更多细微特征,这对于以创新发展带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拓展价值。此外,就研究对象而言,如能扩展至四大区域、区域内各经济增长极乃至全国31个省区市,则不仅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不同区域创新发展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而且能明确考量区域及省域创新发展差异的相对差距与形成原因。这些拓展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数据不同,原因在于,选取各二级指标的最小值时,2008年3个省的最小值,但表3是各年度山东省的最小值。上述计算结果分别可以看做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值(或截面比较与时序比较值),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参考文献:
  胡鞍钢,2010.摆脱“黑猫”发展模式,实现经济转型[J].中国市场(16):66-67.
  李元元,2006.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及启示[N].学习时报11―06.
  林毅夫,2005.发展战略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N].人民政协报07―14.
  路甬祥,2006.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科学院院刊(5):355―366.
  苗东升,2006.论建设创新型国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10.
  吴敬琏,2007.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政府自我革命-[N].南方周末08―02.
  钟水映,简新华,2007.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编校:沈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