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金金 张峥

  摘 要:选取2014—2018年沪市A股中47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和企业的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激励作用,并且相比于一般制造业,这一激励作用在高技术企业内更为显著;研发投入也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发挥了中介效用。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变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创新绩效;行业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09-03
  一、研究背景
  制造业作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而为了进一步促进巩固中国世界头号制造大国的地位,必须加大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企业的研发活动常常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且其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很多企业面临创新投入不足问题。另外,研发成果还面临着复制成本低问题,这使得企业实际收益率远低于社会收益率,最终导致市场失灵。这时,政府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较为直接的方式就是政府补贴。政府补贴能实现对研发资金的有效补充,帮助企业摆脱资金约束的限制,顺利开展研发活动,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对于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自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出“骗补”丑闻之后,学者们也开始深入探究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高技术产业的行业特性,将制造业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一般制造业来进行对比研究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2014—2018年的沪市A股中47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政府补贴是如何通过研发投入影响上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并基于制造业内行业异质性视角开展进一步研究。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一)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
  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能够产生积极促进作用。Hud和Hussinger(2015)聚焦德国中小企业,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活动产生了促进作用[1]。Rosenbloom 和Ginther(2017)则以美国产学研团体获得的联邦研发资金情况为样本,并用雇佣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数作为研发投入指标,发现两者呈正相关[2]。赵康生等(2017)从吸收能力视角展开研究,实证发现吸收能力越强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的正向促进效应会越显著[3]。何涌等(2020)则聚焦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4]。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持相反观点。Choi和Lee(2017)以韩国医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政府补贴对中小生物技术风险公司的研发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5]。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结论不一,但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双创”背景下,通过获得政府补贴来增加研发投入以维持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了制造业企业的重要途径。故本文提出假设1。
  H1:政府补贴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
  (二)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焦点。闫志俊等(2017)研究发现,企业很容易对政府资助产生过度依赖,从而对企业自身的创新资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6]。但更多学者从资源基础观和信号传递理论两方面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资源基础观认为政府补贴通过直接补充企业的创新资金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信号传递观认为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贴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市场投资者的资金来保障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如Guo(2016)基于中国制造业展开实证研究,发现获得更多研发创新基金支持的企业更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7]。高秀平等(2018)从政府补贴的异质性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说政府补贴能从技术创新水平等多方面综合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具体来看财政补贴的这种激励效果是低于税收优惠的[8]。张秋来等(2020)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并且这一激励效果在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9]。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政府补贴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
  学者们除了从各个不同视角探究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两者间的直接关系,也开始关注两者之间复杂的中介变量效应,即指政府补贴通过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丘东、王维才等(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在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效应[10]。孙慧和王慧(2017)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而间接验证了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11]。尚洪涛等(2018)研究验证了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滞后1—3期的激励作用[12]。张永安等(2020)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验证了政府补助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对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13]。基于此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是存在正向激励作用的。这是因为,受到政府补贴的企业会有更充足的资金开展研发活动,以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即政府补贴通过研发投入这一中介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研发投入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
  (四)制造业内行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可知,政府补贴能够直接或间接缓解企业创新活动投资不足的问题,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因为不同行业政府补贴的需求与获得的研发补贴额度不尽相同,所以同水平的政府补贴会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绩效產生不同的影响。景曼诗等(2018)聚焦不同行业,发现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对化工行业企业的绩效产生更显著促进作用[14]。本文则聚焦于制造业内的高技术产业和一般制造业这两大行业的比较研究。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工艺、技术创新等创新活动是其维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而一般制造业更多的是聚焦于成本的竞争而非创新活动,故而该类企业更可能会对政府补贴产生依赖性,从而减弱自身对于研发活动的投入,最终导致企业创新绩效的降低。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以研发创新为核心业务的高技术产业,政府补贴对其企业创新绩效水平的提高作用会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假设4。   H4:政府补贴对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一般制造业。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2014—2018年中国沪市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剔除了ST、*ST等企业以及相关数据缺失过多的企业后,最终获得了470个研究样本。按行业异质性划分后,其中有250个样本企业为高技术企业,剩下220个样本企业为一般制造业企业。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深沪证交所官网等。
  本文参考现有相关研究,选出各个变量,具体变量选择见表1。
  (二)模型构建
  基于上文提出的四个假设,参照相关中介效应模型的思路,共设计了以下三个基本回归模型:
  RDS=0+1Govgrants+?琢2Debt+?琢3Assests+?琢4ICQ+?琢5ROA+?琢6FCF+?茁1
  Patents=?琢0+?琢1Govgrants+?琢2Debt+?琢3Assests+?琢4ICQ+?琢5ROA+?琢6FCF+?茁2
  Patents=?琢0+?琢1RDS+?琢2Govgrants+?琢3Debt+?琢4Assests+?琢5ICQ+?琢6ROA+?琢7FCF+?茁3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总样本回归分析
  通过表2中模型一、二、三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可以发现,首先,在三大模型中,政府补贴的系数均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其次,在包含研发投入变量的模型三中,政府补贴系数明显缩小,可见研发投入变量的确发挥了中介效应,即证实了假设3。最后,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自由现金流量和内部控制质量指数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正向激励作用,而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则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了负向作用。
  (二)分样本回归分析
  由表3的分样本固定效应回归检验可以看出,对于高技术产业和一般制造业,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均为正且在 1%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但在高技术产业的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系数要显著大于一般制造业的影响系数,由此验证了本文的假设4。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4—2018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总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研发投入也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作用路径为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第二,通过分样本研究发现,制造业内行业异质性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了调节作用,即相对于一般制造业,政府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更为显著的激励作用。第三,除了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变量,企业规模、自由现金流量和内部控制质量指数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正向激励作用。这说明政府补贴对资本结构合理、自由现金流充足且内部控制良好的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
  第一,应加大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的补贴力度,这是因为政府补贴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也能帮助企业吸引到更多市场投资者,为企业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双重保障;而以创新活动为主业的高技术产业对政府补贴的需求更迫切,且其促进作用更显著,故政府应高度关注这类行业。第二,应加强与完善政府补贴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督、惩罚机制。为了避免“骗补”等劣性事件的重演以及保护真正需要且有能力用好政府补贴的制造业企业,政府应在引入专业且可靠的第三方机构的基础上,优化事前补贴的审批流程以及事后补贴使用过程的监督机制,并重点关注在引入政府补贴后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
  2.企业层面
  第一,要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利用政府补贴。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进而通过企业内部规范来实现补贴资金的充分利用,从根源上杜绝“骗补”事件。第二,要加大制造业企业自身研发资金投入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高创新绩效,因此,制造业企业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补贴资金进行研发投入,而应保持企业自身研发资金长期稳定的投入,如此方能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第三,要提升制造业企业运营能力。即通过保持合理的财务杠杆、增加流动资金流转速率以及稳步提升企业规模来增强制造业企业在创新活动面临风险时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Hud M,Hussinger K. The impact of R&D subsidies during the crisis[J]. Research Policy,2015,44,(10):1844-1855.
  [2]  Rosenbloom,J.L.,Ginther,D. K. Show me the Money:Federal R&D Support for Academic Chemistry,1990-2009[J]. Research Policy,2017,(46):1454-1464.
  [3]  赵康生,谢识予.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7,(2):87-104.
  [4]  何涌,陈梦颖.政府补贴、资本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基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5(1):75-82.
  [5]  Choi,J.,Lee,J.Repairing the R&D market failure:Public R&D subsid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rivate R&D[J].Research Policy,2017, 46:1465-1478.
  [6]  闫志俊,于津平.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7,(1):1-13.
  [7]  Guo D,Guo Y,Jiang K. Government-subsidized R&D and fir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J].Research Policy,2016,45(6):1129-1144.
  [8]  高秀平,彭月兰.我国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效应与时变研究——基于A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8,(1):49-56.
  [9]  张秋来,李晓乐.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9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2):38-40.
  [10]  丘东,王维才,谢宗晓.R&D 投入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8).
  [11]  孫慧,王慧.政府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12).
  [12]  尚洪涛,祝丽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环境研发投入与企业环境绩效:基于中国新能源企业产权异质性的数据分析[J].软科学,2018,(5).
  [13]  张永安,严嘉欣.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动态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0.
  [14]  景曼诗,尹夏楠.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行业视角[J].财会研究,2018,(9):6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