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尹佳怡 陈思源 虎芳 胡禹辰 刘阳

  摘 要:随着产业集群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其与内部新创企业的互动关系越发值得重视。集群租金和创业传导视角下,产业集群无疑是为新创企业提供了各类资源,赢得了竞争优势。知识溢出视角认为,新创企业在享受集群收益的同时也要承受着模仿竞争的压力;网络关系理论则提醒着新创企业重视与各社会网络的联系。因此,以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大多数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间的互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创企业;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032-03
  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大产业集群发展速度高速增长,新生力量也不断在集群中悄然生长。新创企业依靠产业集群提供的人才资源、知识溢出、基础设施等优势,与现有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创新,推动着集群的扩大与升级。但新创企业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仍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之间的多角度研究,不仅可以突破集群发展瓶颈,也可以指导新创企业更有效利用集群资源。对整个产业经济而言,有助于对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产业经济发展与变革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区域创业活动。
  一、文献综述
  (一)产业集群给新创企业带来的双重影响
  1.产业集群内部完整的创业系统以及所形成的网络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新创企业的存活率。Hansen(1995)[1]认为,创业网络是新创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关系。梅强、花文超(2012)[2]认为,创业网络本质上是要保证创业成功的一种创业工具;创业网络是为新创企业提供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促进了新创企业成长。而且,网络关系有助于新创企业在高度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发现优质的创业机会,创业关系网络的相关性质对不同阶段的新创企业绩效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集群租金视角下,集群内的新创企业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获得非集群区域企业所不能得到的资源优势和能力拓展区间,并产生超额的利润,这个过程便是企业家所追逐的集群租金。依据邢孝兵、明娟(2010)[3]、何青松(2007)[4]等较多学者研究总结出对新创企业可以产生较大影响的租金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五种,李嘉图租金、熊彼特租金、理查德租金、关系租金、彭罗斯租金,这五类租金理论全面展现了新创企业能从产业集群中汲取优质资源的独特优势。
  2.集群知识溢出对集群内新创企业存在促进与阻滞的双重作用。集群内的学习效应、人才流动、员工创业等都可以引发集群内部的知识流动,从而促进集群内溢出效应的产生。知识溢出对新创企业的影响首先在于知识溢出加速了企业间的资源交流,不断更新技术体系和工作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许辉、王琳、张阳(2015)[5]认为,在知识溢出的势能作用下,知识不断流入新创企业而促进了新创企业知识积累。同时,知识溢出促进了企业间学习网络的形成,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利用。最后,郭韧、曾国祥(2007)[6]指出,在知识溢出背景下,以低成本获得知识溢出会导致企业间的相互模仿,易形成恶性竞争,致使创新动力的减弱。
  3.陈剑,刘梅生(2012)[7]认为,员工衍生型新创企业给集群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契机,同时集群优势降低了新企业的进入门槛,也为新创企业的存活提供了一定的庇护。然而,员工衍生可能导致原企业的人才流失、知识和技术外泄而引致其竞争优势的削弱。符文颖,邓金玲(2017)[8]表示,由于集群高度积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克服了部分机会主义行为,为新创企业提供了较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因而,集群的不断完善也是新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
  (二)新創企业对产业集群产生的影响
  符文颖(2016)[9]认为,一方面,新创企业能快速在集群内获得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形成互动性关联;同时,相对于现有企业,新创企业更能够识别新的市场或者技术机会,由此更能发掘区域独有的比较优势。尽管新创的年轻企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存活的年轻企业往往比现有成熟企业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不断涌入的相关企业构成了潜在的竞争压力,不仅促进着新创企业依靠创新激流勇进,更是集群发展与变革的持续动力。着眼于现有大规模企业与新创企业间的互动性关联,两者正是由于产业上的关联性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信息和市场等,因此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种互动形成的潜在压力不断促进着产品创新和产业集群升级的加快。江青虎(2018)[10]认为,核心企业的知识输出加快了产业集群的成熟化,同样地,新创企业具备的特有知识输出也在会集群创新与升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集群需要新创企业的不断出现以维持其蓬勃的生命力,同时经营范围的多样性使得集群具有较大的弹性,从而能较好抵抗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冲击。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创造的竞争优势极为有效。新创企业的不断涌现与成功起步是集群形成和维持良好生态的保证。
  新创企业给产业集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在新创企业的模仿行为大量出现时,对于产业集群来说往往会带来毁灭性打击。模仿型企业具有着低风险、高成功率的特点,当创业者选择跟风进行模仿型创业,则会导致市场拥挤,集群同质化严重而扰乱集群市场环境。同时,大量的模仿型企业不仅占用了集群的资源,也使得集群的创新能力降低,缺少创新动力,严重阻碍集群的发展。
  二、目前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新创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集群不易发展
  新创企业在多方面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普遍存在着持续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支持创业的背景下,创业门槛降低,创业者拥有资金容易冲动创业。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有一万家企业注册,但是这些新创企业能活过十年的,在中国地区的有6%,美国有8.7%,日本有12%。可见,新创企业的经营不能一味地跟风和模仿,只有坚持创新,企业才能求得长远的发展。然而,新创企业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创新产出少、质量低下,这就导致其所在产业集群陷入技术水平低和产品竞争力弱的恶性循环。因此,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新创企业的核心能力,更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国内大多数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动力与能力。以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为例,由于创新时间周期较长且短期内无法预见成果,加之创新过程常常伴有一定的风险,许多企业害怕在投入大量资金之后无法获得满意的创新成果,于是便希冀通过引进产品来降低风险。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遏制了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导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步缓慢。
  (二)集群内知识流动给新创企业带来的影响
  对新创企业而言,由于规模不大,研发创新资金投入量也有限,利用集群内的知识流动性带来收益显得十分必要。然而,新创企业拥有集群优势的前提是企业具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如今众多集群内不乏盲目跟风的新创企业,在忽略自身原始知识累积的情况下,对获取的新技术、新思想无法合理应用,最终将集群优势演变成了劣势。
  集群内的知识溢出不仅构成了新创企业的优势,也是强化集群的重要手段。但知识溢出同样会导致产品模仿盛行,从而加剧竞争。相对于非产业集群下独立的新创企业,产业集群下的新创企业更容易形成以下的创业传导效应:感知创业行为—调整资源配置—模仿和跟随—获得超额绩效—实现公司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不加以创新,那么就会在同一时刻形成多种同质发展的企业,它们有着相似的产品、相似的经营方式、相似的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企业间竞争加剧,最后导致资金来源不稳定和不充足的企业被淘汰。
  此外,由于产业集群内资源和信息的高度集中和透明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在创新方面投入资金,更多的是维持现状,保持企业绩效稳定的现状。这样就会造成一旦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出新型产品,在短时间内,众多获取信息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模仿甚至赶超原企业,从而导致最初投入研究的企业在后期连开发研究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的局面。过度的对知识溢出的汲取和不正当模仿竞争行为将会极大程度打击集群内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知识积累的停滞乃至集群的萎缩。
  (三)集群内部产业链及外部附属产业不够完善
  目前国内的产业集群大多数仍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同类型企业的简单集聚,产业链较短,如此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不完善,导致集群的规模经济效益于新创企业本身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并且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企业间既未形成高度信任,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集群内企业的过度竞争,不仅增大了新创企业的存活难度,也不利于集群和企业之间的长远发展。
  着眼于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基础性核心技术的尽快突破。目前我国在基础性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巨大短板,这成为抑制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比如,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仍被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壟断,而此类基础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丰富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市作为全国物联网产业的领头羊,必须带头攻克这些难关,填补物联网产业技术空缺,方能完善物联网产业链,提高国际竞争力。
  此外,产业集群内部在信息服务、法律服务等相关服务方面尚不健全,且政府针对集群内新创企业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部分地区只关注集群内主导产业的发展,既忽视了许多新创企业的发展,又忽视了集群内的科研机构、金融服务和人才引进体系等方面的建设。集群外部的物流、经销等基础网络建设方面也尚未完成,初级产业集群还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加速完善其内外部产业链。
  三、促进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互动发展的对策
  产业集群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解决目前的问题,从而提升集群内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集群内新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增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财税政策,实施激励政策,加强对新创企业自主创新的公共财政投入,以鼓励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正处于相关核心技术急需攻克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政府应当制订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计划,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依托相关的科研机构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逐步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网络。各物联网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明确目前研究的方向,选定创新的目标方向,加大对于创新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其次,增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意味着增强集群内每一位企业成员的创新能力。作为新创企业更是要认真挑选和储备高端人才,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研发,并给予一定的津贴与奖金。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创业人才也是新创企业创新发展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关键,管理领导人员的知识储备与预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创新产出的效果。
  最后,新创企业自身也要加大研发支出,引进高端技术与仪器,通过高端技术人才的知识交换和商业化行为来实现集群企业的创新发展。相关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之所以创新能力低下,是由于其缺乏一套合理的商业模式。因此,企业若想要创新,还要在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商业模式。
  (二)更好利用集群知识溢出的优势
  1.根据资源基础观,资源一直都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要素。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其内部资源相当匮乏,需要在成立初期迅速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知识禀赋和知识内涵。但是集群环境下的新创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匮乏的约束,因为在集群内部含有大量的共享性资源,对于内部企业来说这是一种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资源。新创企业可以共享这种资源且同时不会给集群内其他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对非集群企业来说,这种资源呈现排他特征,外部企业难以获取。因此,新创企业可以很好利用集群内知识资源溢出的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且利用这种优势与其他组织建立便利的信息交流通道,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地理临近的优势,迅速建立起与各网络主体的联系,加强对集群内社会资本的开发和利用。新创企业对网络关系的欠缺会影响知识消化和吸收能力,也不利于同消费者、供应商等外部社会主体构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关系。企业之间稳定的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不断开拓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对整个集群而言,稳定而互惠的社会网络加强了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保证了知识溢出的持续动力,为集群注入了创新活力。   3.人才的挑选与储备是新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集群内新创企业不仅可以与高校等外部知识来源保持紧密合作,更可以直接引进集群内龙头企业的员工,进而获得他们所掌握的龙头企业知识,并通过这些员工的社会网络来享受更多知识溢出带来的收益。
  (三)推进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的网络关系建设
  新创企业可以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内部的网络关系建设,通过增加各类交流活动场次,改善集群内各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推动集群内部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体系,以此来增强新创企业之间网络关系的强度。此外,新创企业也可以积极地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模式,大力推进产业集群的网络关系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加强产业链的建设,促进新创企业与高效、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还能够促进集群内各个新创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从而有利于产业集群与新创企业之间的长远发展。
  (四)完善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政府要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内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体系,为新创企业能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首先,要加强集群内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物流、通讯等服务。其次,要健全产业集群周边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例如信息中心、产品交易中心等机构,这样既促进了新创企业技术共享和互动,又有助于形成集群形成更稳定而深层次的共享互促机制。最后,要加强集群内部的行业协会建设,丰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集群内的知识溢出和网络关系效应可以更好惠及每一个新创企业,为新创企业更好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政府要根据集群的发展特点,科学制订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优化各产业的合理布局,使得产業集群及新创企业协调有序发展。同时,要建立高效成熟的区域协作机制,强化社会组织在产业集群内的联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扩散效应,避免产生资源重复配置与功能过度集中的问题。此外,要增强新创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使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换,培育集群内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新创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Hansen.Entrepreneurial Aetworks and New Organization Growth[H].Entrepreneur 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5,19.
  [2]  梅强,花文超.产业集群内的创业网络研究[J].企业经济,2012,31(3):21-24.
  [3]  邢孝兵,明娟.集群租金视角下的创业企业孵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69-75,84.
  [4]  何青松.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5]  许辉,王琳,张阳.国际新创企业创业知识溢出及知识整合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15,(6):141-153.
  [6]  郭韧,曾国祥.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学术研究,2007,(40):102-103.
  [7]  陈剑,刘梅生.基于实践社群的员工创业对产业集群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12,(7):101-104.
  [8]  符文颖,邓金玲.产业转型背景下创业区位选择和集群空间演化[J].地理学,2017,37(6):833-840.
  [9]  符文颖.地方创业与集群转型:一个理论整合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6,36(5):715-723.
  [10]  江青虎,余红剑,杨菊萍.核链网互动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8,39(12):6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6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