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姣华 胡金林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金融工程作为通过金融创新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要求培养出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湖北工程学院通过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互动式课程教学方法、构建产教融合“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完善“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需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素质、构建多层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关键词: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41

1 “双创育人”背景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要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创业教育提升到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标志。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89)中提出,高等教育要以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0)中,教育部再一次提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创新创业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一项育人活动。创新创业在内容和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创新教育侧重于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具体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深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坚力量,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力量。

金融工程是通过金融创新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是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沿和制高点,也是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金融工程专业融合了金融学、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是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综合开发、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和工具,在实践中解决公司理财业务、投融资业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定价等金融财务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2 “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

2015年,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被批准为湖北省第二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根据学校“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特点,对金融工程专业进行了深化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产教融合“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2.1 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参与联合培养的过程。这些主体参与人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分工协作、协同育人。而高校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为各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建立互动沟通协调机制。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根据主体参与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需求,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制订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订单式课程,注重课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了知识结构的适用性和应用性。

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了多样化实践教学内容。压缩课堂教学理论学分,提升实验和实践课程学分,开设《证券模拟交易》《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财务报表分析》《个人理财学实训》等专业实验实训性课程,增加《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实验课》等课程实验学时,注重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训和劳动等课外实践环节,实践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40%左右。

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一学年,开设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帮助学生从入校初就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第二学年,开设《金融热点问题专题》,邀请金融经济类专家及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对当前金融热点或前沿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洞悉金融问题实质及金融发展动态;第三学年开设的《金融工程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对具体某個金融机构或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机构或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金融产品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第四学年的《金融工程创新创业》选修课则允许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专业竞赛、校内科研立项、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来获得相应学分,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教学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提升了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2.2 创新互动式课程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仿真法、讨论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分析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引入“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型教学工具,提高课堂的效率和互动,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参与性。开发在线教学课程,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地方高校UOOC联盟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把线上与线下、课堂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注重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以金融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科学研究,掌握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撰写等研究全过程,最终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并制作PPT汇报交流,大大提升了金融工程本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

2.3 构建产教融合“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组织并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与孝感市人民政府、孝感市人社局联合举办孝感市青年创业大赛,携手风险投资,遴选和支持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及其创业项目。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计划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通过这些实践和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近5年来,获得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百余项。

组织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特点,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团队奖和个人奖百余项,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也在参赛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打下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组織和指导在校学生开展科研立项活动。围绕经济金融发展的焦点问题开展产业调查和学术研究,每年毕业论文题目70%都要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近5年指导学生在正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长江证券、湖北秦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悟县农村经营管理局、孝感市邮政管理局、孝感市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每年组织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3 “双创育人”金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重点

3.1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双创育人”的前提。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敢尝试、创新创业主动性不足、创新创业热情度不高等问题。从湖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专业2020 届毕业生毕业台账的统计情况来看,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仅仅只占5%左右,自主创业也主要以开办淘宝网店为主,创业形式比较单一。对未就业群体的调查来看,拟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到1%。由此可见,大学生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创新创业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一是要发挥专业课程的引领作用,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发生的金融创新创业实践,理解金融创新创业的意义,帮助学生增强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培育其创新创业意识;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以金融类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三是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养成创新创业意识。

3.2 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是“双创育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一支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理实兼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创新创业专业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从目前的实践中看,地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既精通理论又擅长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缺口比较大。有的教师只重理论教学,既没有创业实践的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在创业创新教育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无法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要保证“双创育人”的效果,需要双管齐下,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队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一方面,开展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培训,组织优秀专业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比较成熟的高校进行调研和学习;鼓励教师到金融机构和公司挂职锻炼,参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同时,邀请社会企业中优秀的创新创业人士尤其是杰出的校友,来校开展讲座,传授创新创业经验,提升教师队伍创新创业素质,提升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吸引社会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推动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还可以建立双导师制,从金融机构和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和创业达人,担任金融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指导教师。实行校内专业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制,促进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

3.3 构建多层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

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中,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但部分高校受制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存在实践教学平台不足,而现有资源无系统规划被大量闲置等问题。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构建“社会——学校——院系——学生”全方位、多层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第一,借助社会力量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和结构,找准学校定位,推动金融工程专业与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第二,推动校级一体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学校统筹规划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统筹调配创新创业平台资源,提高现有平台的利用度和使用效率。第三,构建院系级创新创业活动平台。院系是组织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可以把课堂模拟教学和课外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借助《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衍生工具》等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实现对投资及创新创业过程的模拟操作。课外则通过组织金融证券大赛、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兴趣。第四,组建学生级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学生社团把有共同创新创业兴趣爱好的同学凝结在一起,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打造创新创业学生团队,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胡金林,金文豪.大学生SYB创业理论与实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2]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46(12).

[3]肖腾飞.应用型本科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3):74-77.

[4]张海永,戴泽兴,王大星,等.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9(3):87-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9867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