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凤娇 王慧 顾洪杰

摘 要:最近电信网络诈骗的话题非常火爆,从前几年的徐玉玉案吸引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到清华教授被骗了1760万,千万级诈骗大案频发令人瞠目结舌,电信网络诈骗的热度丝毫不减,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信诈骗案件再次高发,疫情期间批准逮捕诈骗犯罪案件数占所有涉疫刑事犯罪案件的58.4%,因此,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本文将从电信和银行、公检法机关、受害者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各个环节上的难点及方向,从而实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目标。

关键词: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66

1 电信网络诈骗社会现状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是我们年年都在喊的口号,然而诈骗案件仍然高发、诈骗新套路层出不穷、受害人数年年攀升,我们会去苛责电信、银行等部门防控不作为,也会去指责公检法机关破案不给力,却时常忽略我们自身的问题。就拿前两年清华教授被电信诈骗 1760 万元这个案件来看,老教授刚进行房产交易,所以才有那么多现金,然后马上接到公检法电话说涉及税款问题,然后就被骗走了,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骗。网友在看到这则新闻的第一反应不是骂骗子太坏,也不是同情这位被骗的教授,而是惊呼:清华大学教授真有钱!还有人问,“这个教授做什么学问的,怎么能够赚这么多的钱?”这么傻的老师怎么也能在清华,清华教授都会被骗?不管提的什么问题,就是没有人声讨诈骗的人,也更没有人从案件中反思和警醒,这些种种足以折射出部分人的麻木不仁,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不可能被诈骗,这就是防范和打击点电信网络诈骗所面临的部分现状。

电信网络诈骗虽说只是诈骗的一种,乍看之下并非不得了的事情,但案件高发、受害者多、整治困难等问题却不容小视,其中反映了我国存在的巨大社会问题。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我认为有三个关键切入点:一是电信和银行;二是公检法机关;三就是受害者。

2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关键点分析

2.1 从电信和银行角度分析

首先分析电信环节。诈骗分子利用电信漏洞与受害人联系进行诈骗。从技术上看是借道犯罪,借了电信的道。要在这个环节解决问题,需要在道上设置关卡,阻碍犯罪,甚至让罪犯留下信息以便锁定罪犯。我们知道电信是设置了很多关卡的,否则如何计费?但是这些关卡却无法识别诈骗分子。

解决办法有以下两种:一是限设备制。但是这个证现在只能防君子无法防小人。因为要做到严格控制入网设备,必然会要求每一台入网设备在生产时就严格备案,这需要大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结果就是大家买手机就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了。这样做会电信行业的所有企业造成非常大的打击。二是限人制。设备不限号,但是每个使用者都严格等级身份信息。这样做会为消费者带来不便。再分析银行环节。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银行漏洞,使用假身份办理银行卡,骗款到账后立即进行转账。

要在这个环节解决问题也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格办卡程序,杜绝假账户。这应该是目前最可靠的办法,因为银行涉及金钱,相关法律是最完善的,各项制度本身就是非常严格的,各种手续也是最齐全的,虚假账户本身就违法。但是由于有些银行与客户利益与权责不一致,导致各种后门一直存在,办卡审核也流于形式。从大多数银行角度来看,现在银行办卡确实是进行实名制,确保本人办理,但总会有人出于利益办好卡出门就把卡卖了,银行总不能一直跟着每一位客户吧。二是严格转账程序,拖延转账时机,同时简化冻结手续,提高公安机关权限。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所有的转账不能即时到账了,自己的正常银行卡也可能被别人恶意冻结了,公安机关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害群之马借助高权限进行经济犯罪了。

2.2 从公检法机关角度分析

很多人会问区区个网络诈骗,为啥警察就是查不了?网上有个段子就回答得很到位。你以为的诈骗:他骗我钱,查IP,确定住址,上门抓人、搞定。实际的诈骗:账号是假的、人是假的、网络地址是假的、住址是假的,骗你的钱是真的。

目前来看,国家在控制资金流向,其实也是在控制风险,据相关统计显示,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每天都在从国内吸取大量资金,大家还是从自己做起,坚信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就是掉馅饼又凭什么砸到你?

那我们又会提出疑问了,电信网络诈骗破案真的这么难么?那倒未必。新闻经常会报道国家相关部门跨国侦破重大电信诈骗团伙,涉案金额高达几千万、几亿,犯罪分子大多智商极高,手段极具高科技,拥有高学历高文化水平,多么激动人心,但是对于普通人的电信诈骗案件,大多却不了了之。对于骗老百姓几千块钱的这些电信诈骗人员,政府和相關部门好像完全没有办法,破案难,难于上青天。如果说公检法部门对待每一个案件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那估计没有破不了的案件,但公安机关可能很忙,对待大小案件总得有个轻重缓急,没有时间和精力每一个案件都来这么做,我们也只能说理解。

2.3 从受害者角度分析

我们或许会有疑惑,电信诈骗案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受骗者蠢吗?可能有一部分人被诈骗真的是交了“智商税”,但是电信诈骗这件事儿,笔者觉得完全归于受害人警惕性低,贪图小利是不客观的。

诈骗案的受害者,的确是辨别能力受影响的老人和低学历者居多。但是每个人都有知识上的盲点,和正常的情绪和反应能力的波动,都有被诈骗的可能。正常人在正常状态下,的确不容易上当。 但是,如果一些偶然事件吻合,很容易增加事件的可行性,这就是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定向诈骗、恐吓性诈骗。就拿前几年发生的徐玉玉这个案子,很明显就是这一情况。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女大生,她的录取信息是如何被人获取。即使是自己,刚考上大学,马上有个人打电话过来祝贺什么的,第一反应也一定是这是权威部门,或是相关部门打的。警惕性自然下降。这个事情,才是徐玉玉案最让人痛恨的地方之一。所谓恐吓性诈骗,很多骗子打过电话来说谁谁谁出车祸了在医院需要手术费押金,父母爱子爱女心切,有时候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就把钱汇过去了。电信网络诈骗,本身的成功率非常低,诈骗分子可能打几百个几千个电话才会诈骗成功一笔,在单此事件中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就是怕重复试验,一定会有人落进来。

3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具体措施

3.1 电信和银行承担应尽社会责任

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电信和银行应不应该承担责任,究竟应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笔者认为电信和银行肯定应该承担责任,背锅是必需的也是合情合理,但是全部责任不应该都由电信和银行来背。

电信网络诈骗如今已经形成了从需求,到方案设计、技术支持、最后落实一整套成熟的产业链,应用的场景、手段五花八门。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很多人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从中分析一下,里面利用了运营商和银行两个通道,所以运营商和银行担责没跑,但是定义这个犯罪行为,必须通过对虚假信息内容和诈骗动作定性,这个就是公安的能力和责任范畴。

为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电信和银行可以做什么?那就是在网络上对用户传递的信息进行检查和筛选,通过了合法性检查的放行,不合法的拦截处理。信息分两种,一种是信息本身的内容(就是通信内容,比如通话的内容,短信的内容);第二种是信息传递的行为(比如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行为)。基于电信和银行的服务型定位,只能对第二种行为进行搜集分析和统计,按照一定行为特征筛选出异常行为,并输出为疑似诈骗行为,这仅仅是定量;电信和银行并没有资格对信息内容进行检查,而对通信诈骗事件的认定上,是必须定性的。要定性就必须对内容进行检查。在我们国家,只有公安司法机关有权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查。

因此,电信网络诈骗压根不是电信和银行出力就能解决的事儿,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各地公安机关组织成立反诈骗中心,运营商、银行共同参与,快速响应,密切配合和联动,降低中间处理环节和时间,明确大家的责任,不要彼此推诿,这场战争就一定能打赢。

3.2 公检法机关加大防控力度

(1)普及电信诈骗常识,利用各种途径宣传电信诈骗的手段,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让百姓知道这是诈骗。

(2)从源头打击,所有涉事互联网平台,尤其是明知故犯的平台关闭、重罚。

(3)合作机制,顶层要充分认识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建立政府部门(主要是公安机关)、金融机构、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进攻才是最有效的防守,建立专业队伍,专门负责电信诈骗案件的侦办。

(4)立法层面,探索建立追赃相关条例和措施。完善互联网广告法,分清职能部门职责,让互联网平台无法律空隙可钻,让互联网违法有具体部门监督,而不是踢球。

(5)人员管理,根据已有信息,建立重点地区高危人群数据库,动态跟踪相关人员,及时发布预警性信息。增加对诈骗投诉,举报平台,设置有偿举报,全民参与举报,让诈骗广告,信息无处可逃。

(6)加强公安行政对诈骗犯罪的定罪范围,很多網赌本身属于诈骗,可是多数被定位赌博,不给予立案,导致众多受害者不敢报警。

3.3 不断提升自我反诈骗意识和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的产生源于技术漏洞(业务和网络的漏洞),通过管理疏忽(运营商和银行)助长,但是现在仅仅靠封堵漏洞、加强管理是不够的,需要运营商、银行、公安和大家自己都努力。人生几十年,总会有糊涂的时候,一不小心真的就被骗上钩了。为了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我们不能太过自信,人性总有弱点。被骗的人回想起来都不敢相信当时自己怎么会那么傻。所以,以防自己犯傻,我们需要将防诈骗的几个要点看牢牢镌刻在脑海里,一遇到就在内心响起警报,远离电信诈骗。

(1)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天上会掉馅饼,砸到自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真的砸到自己,有可能反而把自己砸伤了。总而言之,切不可贪小便宜。

(2)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3)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4)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虽然有些要点听起来比较绝对,但是就是要这样的话语力度才能在我们的脑里留痕。只有我们大家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威逼利诱小心谨慎,才能第一时间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面对诈骗分子,不要慌乱,及时报警,相信处理人员,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冀超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铲除电信网络诈骗土壤[N].河南法制报,2020-06-19(012).

[2]冯振亚.电信网络诈骗特征及防范[N].人民法院报,2020-06-02(06).

[3]史运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问题分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3(02):87-90.

[4]郝小辉,石永平.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防机制探析[J].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32(03):79-84.

[5]李佳,王竞文,闫继培,等.针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串并案方法研究与改进[J].警察技术,2020,(03):45-47.

[6]李亮.新时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打防对策[J].中国刑事警察,2020,(02):25-28.

[7]娄永涛,唐祥.大数据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控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03):121-128.

[8]陈庆玲.大数据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瓶颈与应对[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5(02):7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9867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