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敏

   摘 要: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社会群体,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角色转换带来的学习和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情感困惑和危机、经济困难、家庭变故、就业压力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远离心理困惑,形成健康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54-01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之一,是大学生的心理志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心理具有快速度、复杂、多变、不稳定等不易把握的特点。大学生对各种需求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而且不断产生新的含义,当内在的心理支持和这种需求,以及理想与现实出现很大的距离,出现不平衡时,这种心理落差的产生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必须搞清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不同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信仰上的困惑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学生在个人理想、信仰方面产生了困惑。这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板报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结合党、团活动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对专业缺乏兴趣和学习上的压力
   由于当前高校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定的限制,有些大学生入学后,不一定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学习上缺乏动力,加之大多学校采用学分制,学生学习负担仍然较重,除了完成必修学业之外,还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和资格考试,使得部分学生由于身心疲惫导致心理疲劳。有的大学生入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很不适应,学习压力比较大,由此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一方面要重视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好学习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经济困难
   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父母下岗的大学生,其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父母无法满足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开支,自己在校期间又没有及时争取到助学贷款,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格外关注特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情况,结合发放特困补助和安排勤工俭学岗位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资助,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家庭变故
   有的大学生父母感情不和,纠纷迭起,自己也卷入了家庭矛盾的漩涡,并为此而苦恼;有的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苦闷,但又只能把苦闷压在心底,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家、校互访机制”,及时与学生主要家庭成员保持联系和沟通,切实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践问题。
   五、生理疾病和突发事件
   有的大学生患有慢性生理疾病,久治不愈,忧心忡忡;有的脸上有疤,走路时总是不敢抬头;有的男生个子太矮小;有的女生体态太胖;有的在学习期间家庭突然遭受不幸,如父母一方猝逝或遇到各种灾害等;有的突然患重病,不得不休学;有的假期在外打工被骗;有的女生突然遭到歹徒强奸;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法律维权教育,引导他们敢于面对一切,正确看到自己缺陷和优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体系,树立对人生的信心。
   六、人际关系不良、行为表现太差
   有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恰当,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畏缩不前、性格孤僻,因而无法与他人和谐融洽地相处,造成人际关系极度紧张,为此而苦恼不堪;有些大学生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根本不放在眼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的考试作弊,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有的恋爱越轨、行凶盗窃,因而受到了学校的警告、留级、留校察看等处分;有的男生吸烟、酗酒,有的大学生虚荣心太强,在吃、穿、用上过分追求“高档化”,致使经济上难以承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烦恼和困惑。这需要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加大力度,创新管理观念,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七、爱情受挫
   大学校园恋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情感问题是诱发心理挫折的导火索之一。这反应了一个不能不重视的现实,大学校园情感问题己经泛化,必需要有良好可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疏通、引导和科学理顺。大学生情感问题也连带出性问题,目前大学生性问题普遍存在三方面表现:一方面是过于保守,这部分大学生所占比率不高。他们不仅在性问题上保守,而且在对待情感问题上也不从众。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较好,用心专一,性格偏内向者居多,其中不乏自我感觉不良、情感不自信者。因为保守,思想意识并不放松,心灵深处过于压抑,其中不乏自卑者。由于不自信,也相应地影响了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若遇某些挫折打击或突发事件,极易发生心理危机。另一方面是过于开放,这部分学生的比例也不高,性格外向者偏多。由于受媒体、网络、西方性解放思潮及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如租房、日租、小时租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甚至同居;这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很刻苦,且往往缺少远大目标,注重及时行乐,把主要精力放在异性上,消磨人生。再一方面是居中型,不开放,也不保守,这部分人占学生的大多数。他们在爱情到来时不拒绝,看中某一位也敢追;学习上知道努力进取,有理想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情感问题认真而慎重,但是,在面对失恋等情感挫折时,不同性格取向的人心理行为表现和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外向性格的人挫折感轻或无无妨大碍,而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挫折感较强或重,产生心灵创伤时,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危机。
   八、就业上的压力大
   高校扩招后,不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而且也给在校大学生在以后的就业问题上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需要高校从平时就要把就业问题纳入工作日程,不能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放到学生毕业之前再做。
   总之,应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发现、跟踪、干预机制,形成以学生骨干、年级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和学院领导组成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四级网络,依靠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股力量,构筑起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立体平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00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