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丹丹

   [摘要]大家都意识到了过去相对静态的造价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多地注重施工阶段的研究和应用,而其他阶段,尤其是对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设计阶段却少有人研究。文章从设计阶段角度出发,通过限额设计、价值工程、标准设计、造价审核等,着重阐述工程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为广大建设参与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阶段;限额设计;价值工程;标准设计
   [作者简介]孙丹丹,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63-0004
  
  一、前言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根据经验,设计费虽然只占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左右,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显然设计阶段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如果在项目投入初期,通过设计,直接影响投资决策、招投标、施工及验收,用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进行造价管理,逐步从单一的概预算编审走向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社会化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全过程造价管理涵盖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从目前的造价管理来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使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使施工阶段造价得到了合理确定;造价咨询服务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剔除了不合理部分,使竣工结算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尚未得到广泛重视。
   (一)业主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造价管理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要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选择好的设计单位有难度,项目设计招投标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三是由于专业知识限制,业主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的功能要求及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且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设计运行机制不完善
   优化设计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保证。首先,缺乏公平的设计市场竞争机制。设计招标投标未能得到推广和深化,地方、行业、部门保护严重,设计经营往往凭关系,这就使得设计单位工作重心不在技术水平提高上,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好坏、造价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动力。其次,价格机制扭曲,优化不能优价。现在设计费一般是按面积或按造价比例计取,跟投资节约和设计质量优劣无关,导致设计人员对设计文件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规避风险,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即使设计单位花费了较多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文件,为业主节约了投资,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设计费反而变少了,更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三)设计失误造成投资超限
   据统计,工程事故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约占40%,高居第一位。不少设计者不依据具体情况,只按经验或贯例办事,造成功能设置不合理,各专业设计相互矛盾,或者设计深度不够,“碰、缺、少、漏”现象突出,甚至出现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影响正常使用,给施工单位利用设计变更和签证变更等手段增加工程造价留下机会。再者,很多设计单位的造价管理实行条款分割、协调配合方式,各部门均有自己的造价小组,各自开展相关工作,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导致工作重复,同时也让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另外,不可不说定额仍是目前建设市场确定造价的主要依据,但也应客观认识到定额不可能囊括市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些没有现成的可以套用的定额子目,需要造价人员自己测算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都使得造价文件可能不尽合理。
   (四)职业定位不够准确,缺乏集成化管理思想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重计价,轻管理,造价工程师的职业定位就是为工程设计、招投标及施工阶段提供工程计价(包括工程概预算、标底及投标报价、合同价确定等)服务。《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规程》已经明确指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并不是各个阶段造价管理的简单叠加,但如何综合考虑各阶段间的界面和集成化管理尚需进一步确定。尤其是现在大部分造价工程师精通工程计价,但真正能够担负起造价管理任务,进行项目策划、方案比选、招投标策划的高水平人才并不多。
   以上只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下面就从改进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技术措施和改善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阐述。
   三、改进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措施
   (一)推行限额设计,控制投资超限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即将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其中,提高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关键,特别是各专业、各单位和分部工程的划分、分解到的限额数量、设计指标的制定等都将对项目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工程质量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项目投资总目标的实现。所以,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和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舍,是衡量设计工作的综合标准。同时,要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项目内容。对于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签字才可进行。
   但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地降低工程投资,限额过高,限额控制就流于形式,无法实现造价控制的意义;限额过低,往往会为了达到限额而降低设计标准,减少设计内容,造成项目竣工投产后问题多多,后期投入费用偏大。
   (二)采用价值工程,进行优化设计
   价值工程以功能分析为核心,力求用最低的全寿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服务或工程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组织活动。此处价值是某一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的功能与其成本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V(价值)=F(功能)/C(成本)。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从动态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和改进,能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促进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创新。并且价值工程是一种群策群力的分析与创造活动,能够有效沟通建设各参与方、各专业人员,促进各方协调,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最大作用,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使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所以,通过优化设计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是关键环节。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要求,又要反对重视技术、轻经济、设计超标,造成浪费。设计人员通过价值工程对多个方案进行经济性和技术性比选,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总体效益为出发点,力求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技术先进,从而达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

   (三)执行设计标准,推行标准设计
   设计标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是进行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对提高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工程设计项目的使用对象、具体环境、规模功能,选择相应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合理确定项目等级和面积分配、功能分类及材料、设备、装修标准和单位面积造价控制指标。不仅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和预期使用功能,也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必要的指标、定额、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建设速度,节约了建设投资。
   工程标准设计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和复用图,具有设计、施工、经济标准各项综合要求,选用后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对不同用途和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按统一的建筑模数、标准、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设计;不便于定性化的应将其中重复出现的单元、房间和主要节点构造,在构配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定型化;建设项目的柱网、层高及其他构件参数尺寸应力求统一化,在基本满足修建条件和使用要求下,尽可能具有通用互换性。采用标准设计可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据统计,采用标准设计一般可加快设计进度1~2倍,节约投资10%~15%。
   (四)推进图纸会审,进行造价审核
   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图纸会审实现:一是对审查内容的监督管理, 包括地质勘察报告的审查及设计文件中涉及安全、公众利益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内容的审查;二是对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的监督管理, 包括审查机构、程序、审查人员活动,反映和揭示勘察设计过程中各主体行为及活动结果、体系及运作情况, 进而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促进其行为规范化、体系健全完善和良性运转, 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图纸会审也是设计单位解释图纸的大好机会,通过对图纸中遗漏的和不清楚的地方解释,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方案中错漏项,以及理论上行得通但不利于施工的设计点。然后,根据业主对项目的意向,改进设计方案或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帮助施工单位了解施工要点,对于工程难以施工处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施工质量和节约投资。
   造价审核是一般由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造价工程师在概预算文件编制完成后,依据国家相关的费用标准和合同条款,结合设计图纸、工程合同、招投标书、会议纪要及协议以及地质勘察资料等,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包括定额套用及主材)是否合理、费用计取是否准确、有无国家政策性调整等,并对比以往类似的综合造价指标或单项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概预算文件的合理性。
   (五)加强经济性比较,主动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现阶段一般是先设计后造价这样一个单一的过程,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也不能是死板的,造价对设计应该有一个反馈过程,根据造价管理目标不断改进设计,争取在造价控制目标下,满足项目的规模和标准要求。
   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预结算业务水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有一些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对图纸存在的疑点反复比较,和其他设计者沟通,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更新性价比高的材料以及工艺来降低成本;平时应对材料进行几个方面信息结合,在质量和价格调查过程中进行多方市场调研,确定合理价格;最后要加强培训工作,不仅要提高业务技能,还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任务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主动参与项目全过程设计,优化决策和设计,是设计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上;熟悉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及问题,反馈给相关专业人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实现被动控制。
   不仅如此, 施工对造价也应有一个反馈过程。工程竣工阶段应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方法归纳起来,编制各类指标报表,并清晰涵盖材料消耗、机械使用、工程进度等指标量、各子项目工程造价指标数据等,为成本分级及考核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程概预算及目标成本预测与控制提供重要依据,形成真实、优良的经验成果良性累积。
   四、改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设计监管,推广设计监理机制
   长期以来,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导致设计质量下降。
   政府概预算审批部门要加大概预算文件的上报及审批的监督力度,确保概预算文件编制的规范性。审计部门可将审计关口前移,积极探索项目概预算审计,从源头上将投资控制落实到实处。但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建筑市场发展需要,通过设计监理机制打破设计单位自己监督自己的单一局面,已成形势所迫,业主所需。主管部门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应尽快建立设计监理资质的审批条件、培训考核和注册以及工作的责职、收费标准等标准规范,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机制的推广。
   (二)推行设计招标,改革设计费计取办法
   招投标是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建设主体的有效方法,可以为建设工程实施选择有质量能力、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参与者。所以,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通过招标投标来选择优良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法。具体有: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代理、评标机构以及选用合理的评标方法;各地主管部门建立相应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设计招标;业主对拟建项目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工程结合在一起招标,并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能力、信誉、类似项目经验及事故等方面进行必要审查;设计投标完成后还要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综合评比。推行设计招投标有利于督促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力度,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并将投资控制落实在设计阶段。
   与此同时,要改革现行的设计费计取办法,实行设计奖罚制度,对设计单位通过优化设计、限额设计等而节约的投资,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由于设计原因引起投资超限,不仅要扣减设计费,还进行经济惩罚。这样才能在保证设计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明确设计阶段也应采用合同措施,在合同中明确当工程变更或修改的费用额度时的限制条款,通过合同措施加强管理,避免设计方案的随意变更。
   (三)建立健全责权结合的奖惩机制
   实际中,设计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个人,而风险却主要由个人承担,这必然不利于甚至阻碍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导致花费巨额投资开发研制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中来。
   要有效调动设计者积极性,保证制定的政策符合企业发展并能为员工接受,就必须建立健全责权结合的奖惩机制,根据责任范围及对费用的可控程度进行责任划分,关键是:根据不同责任体和责任人在责任体系中所占权重赋予相应的权力及制定适当奖罚措施:将投资控制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者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充分挖掘降低投资的潜力;要明确表明考核时间、内容及判断标准,使各项政策透明化,有利于发挥监督作用,保证政策顺利实行;考核后,要立刻落实奖惩措施,奖惩标准要透明,并强调落实力度,决不能因关系好坏或个人喜好乱加奖惩。
  五、结语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过程,涉及到多个建设主体及多个建设过程,以上只是笔者在工作学习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其中有很多不足和论述不详细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意见补充修正。
  
  [参考文献]
  [1]程鸿群.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3]董晓东.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J].建筑经济,2008,(9).
  [4]张建.从造价审计角度看现场工程签证[J].建筑经济,2008,(6).
  [5]王建.建筑项目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8,(12).
  [6]陈伟新.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J].工程施工与管理,200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0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