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红”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荣 宋飞朝 吕英杰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网红”群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网红”群体的缔造者,也是“网红”群体的组成部分。当今“网红”群体发展呈现一定的特点,如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目的商业化等。“网红”群体的发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呈两面性,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势而新,通过强化学生主流意识、兼顾线上线下教育、规范各类媒体推送、构建立体防控举措等方式,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网红”;大学生;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114-03
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红”应运而生。“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中网民群体数量不断增加,“网红”群体的辐射面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其中,网民年龄结构调查显示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9%、20.4%,高于其他年龄群体,职业结构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3.7%。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网红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网红群体的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良好社会价值观的攻坚时期,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最容易被影响。
一、“网红”群体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传播渠道多元化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拓宽了网红群体传播的渠道,为网红诞生及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据CNNIC统计,截至2020年6月,我国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59万款,其中15~19岁、20~29岁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位居第一、第二,分别为83个、72个。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多数网红群体不再满足于最初单一的宣传平台,纷纷进驻其他各个平台,建立账号。
(二)传播内容多样化
早期的“网红”走红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单纯地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审丑等娱乐心理,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从而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关注,成为网络红人,如第一代网红芙蓉姐姐、凤姐等。而现在的“网红”传播的方式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内容。有靠内容的、有靠猎奇、有靠炫富、有靠打游戏、有靠聊天讲段子、也有靠秀脸蛋、秀身材、夸张表演而走红的等等。他们结合不同群体的特殊嗜好,有的放矢,分割流量,以自身的特点为依托,吸引属于各自兴趣范畴或流量范畴的粉丝群体,形成各具特色的网红阵营。
(三)传播目的商业化
早期“网红”表现形式是作为某论坛的意见领袖人物,或者只是单纯的“求关注”“刷存在”的心态。随着发展,“网红”催生出网红经济,许多传统内容“网红”也走上“卖货”道路。同时,巨大的利益诱惑进一步刺激了想要一夜成名的各色网民,因而,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不时有人以搞怪作秀、露肉炫富、以丑为美等各种出格、炒作的方式意图出名,为成“网红”不择手段,行各类低俗之能事,以各种无良之行径吸引公众眼球。随着“网红”职业化发展,“网红”不再单单是独立的个体,走红的背后有强大的商业推手,“网红”公司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包装,自媒体营销号的进行商业吹捧,催促“网红”批量产生,赚取流量。
二、“网红”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各类“网红”的发展对于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对于大学生活而言,各类“网红”的活跃丰富了大学生活,他们能借此关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了解,拓宽眼界。其次,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传播平台和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因为大学生也是“网红”的发源群体,许多大学生借此展示自己才艺,分享技能。最后,一些优秀的正能量的“网红”对大学生起到积极的榜样作用。
(二)消极影响
随着“网红”群体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目的商业化,“网红”的行为对大学生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1.娱乐化滋生低俗化,拉低大学生审美水平。部分网红以经济利益为诉求,无视社会影响,游走在法律与社会道德的边缘,以低俗视频和言论博取关注度,丑化社会、丑化人性、丑化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意识形态极易被这些负面因素所影响,甚至走上歧途,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生活习惯也成为了被“网红”收割流量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高中生步入大学校园后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大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够清醒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终日不离手机,忙着刷头条、跟热点,无暇顾及学习。娱乐至死的生活观,极容易被个别消极网红趁虚而入,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其审美水平和精神素养都受到不良影响。
2.“网红”的商业性和逐利性使得学生价值观扭曲。有些“网红”的走红并不费力,不少“网红”与自媒体联合向外界传输“成为网红只需要才艺与一台摄像机”的信息,营造出“不劳而获”“躺着赚钱”的骗局来博取社会关注度,让大学生误以为这是一个门槛低获利大的行业,催生大学生怠堕消极的思想。部分网红为了吸引流量,进行无下限营销,许多低劣的营销手段都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在抖音上曾引起关注的一个少年的视频“我妈妈死了,能给我一个赞吗?”竟引起许多同龄人的模仿,这些对传统道德的消解现象也提示我们对“网红”的消极影响必须加强防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1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