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就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要求, 以及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作了简要的阐述, 并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 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planning of the design content and index system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 是人口高度密集、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域, 也是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生态失衡最为严重的地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 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与研究亦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课题。
生态城市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早在1992年, 我国著名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 把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山水画意、环境和园林艺术融入城市环境的营造, 将城市社会、经济功能与生态环境、历史文脉高度融合,既包含生态观念, 又具有历史文化内涵, 是一个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生态城市概念。
一、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 一是保护, 二是
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 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 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济看,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及要求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观念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 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此目的, 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 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和要求:
1.以环境为本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2.将自然融入城市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在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 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 并得以延续。
3.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 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4.合理布局, 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规划设计时, 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 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5.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及生活垃圾等
6.积极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 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1) 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 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 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 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2)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 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 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 并尊重自然, 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 还可以减少工程量, 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3) 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 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 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 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 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 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 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 在植物配置时, 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2.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 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1) 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 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 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2) 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 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 完好率, 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 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 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 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 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3)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 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 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 科学地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 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 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
在联合国MAB计划下(1972)的倡导下,世界上的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罗马、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以及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指出: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的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搞好城市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天更蓝、其更净、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国际性生态城市。从生态城市的要求和上海的市情出发,上海城市生态规划的途径与措施应包括结构建设、功能建设和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措施建设等方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范围内程式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虽然就目前的总体状况而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达25%左右,处于起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前沿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以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的口号和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此人民在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既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的看作是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水池。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