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文科”与经贸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明远

  摘 要:“新文科”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文科教育的质量。新文科建设给经贸类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按照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经贸类本科专业的建设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提升国家软实力、造就时代新人、繁荣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文科建设要求经贸类本科专业的建设必须在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文科教育在立德树人,建设文化中国、法治中国、和谐中国、繁荣中国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经贸类本科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创新性工作的协同配合。本文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贸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探索性分析,重点是找到经贸类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的突破点。
  关键词:“新文科”;经贸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62
  1 培B治国理政高端人才是经贸类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新文科建设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我国文科类专业占全部学科专业的三分之二,其中经贸类专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经贸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工作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贯彻落实治国理政的各项方针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世界经济不断变幻,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按照新文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贸类一流专业建设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明确培养定位。
  我们在经贸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以培养具有经贸理论素养的高端人才为目的,对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和优化,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突出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和批判性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认知。同时,面对数字经济的到来,强化了大数据等方法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强化理论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结合。同时,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强调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教学。我们还强化了数据分析类课程,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提前,与理论课程学习并行,实现理论与实证相互促进。为了开展接地气的实践教学,学院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引导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社会,在一般性理论之上,获得相关本土性知识。通过连续举办各类论文比赛和创业竞赛营造学生学术科研氛围,强化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2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一流本科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适应时代需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在优化师资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而使得专业教师队伍资源雄厚。为保持活力,近年来突出在一些核心专业课的领域加快了优秀年轻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以多种形式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我专业短期授课,其中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成为我们专业的名誉教授。
  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要以充满活力的基层教学组织作为支撑,我们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以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在基层教学组织方面可以采用横纵双向支撑架构。(1)纵向以各系的教研室为支撑。教研室是最基层教学单位,对重要课程实施集体备课制。教师集体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有经验的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帮助,探索教学方法创新。(2)横向成立以核心主干专业基础课为载体的教学团队。对学科基础课,打通各教研室,组织教学团队。团队统一教学标准,在课程最终考核阶段,部分内容统一试题,保障教学基本质量,又保留部分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对象自由安排,提升教学灵活性。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提升本科一流专业建设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教学过程流程化管理,将教学过程细分为研究与开发、规划与设计、计划落实与实施、绩效反馈与考核、教学改进与调整等子过程,针对每一个子过程,建立了质量标准。同时,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可以设立三层质量管理标准规范。(1)规定教学质量体系和适用标准的文件;(2)描述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要素的文件;(3)对上述体系和要素进行支持的详细细则,包括教学服务准则、教学服务设施管理办法、教学基础建设规范、教学质量控制指标细则、培养方案、新开课管理办法、试讲规则与程序、听课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试卷管理办法等。在本科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推进教学督导和导师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在学校指导下成立教学督导组,开展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服务的监督、检查、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对本科教学的监督与管理。
  3 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
  《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要促进专业优化,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做到通专结合,强化跨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要强化专业基础课,强化计量等现代工具训练,体现厚基础。另一方面,要推进多学科融合,设立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实验班,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培养的经验。要面向未来、面向实践。强化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最新方面,以应对未来挑战。开设社会调查相关课程,多渠道加大社会调查力度。要注重以数字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要求。利用数字技术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强化文献阅读,提升批评性思维和比较性思维。加大习题课,可以实施“朋辈助学”计划,高年级本科生担任习题课助教。调整专业和实践课程时间分布。
  夯实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一流专业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应当进行创新性的探索。通过开展小班教学、习题讨论课、经典文献导读课,实现教学相长。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开设新课程,使教学内容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不断更新,紧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要减轻必修课学分比重,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激发学生选修各类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前沿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打通学部内壁垒,逐步实现相近课程的学分互认,通过开放和竞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223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