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信运营商市场业务管理中的风险防控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肖亮 张莹 袁宇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运营商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业务风险防控要更加重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风险,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业务风险防控体系。文章基于美国COSO委员会ERM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结合电信运营商生产实际,提出风险控制措施,重点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开发建立可视化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各项指标的异动情况发现潜在风险,定位管理漏洞,及时闭环修复。
   关键词:市场营销;合规管理;风险防控
   一、背景
   为进一步规范电信市场竞争行为,促进行业生态良好环境,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中关于恶性竞争的相关整改要求,三大运营商均对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了套餐销售及促销活动经营行为,禁止任何免费赠送、变相赠送行为和低于成本价销售电信产品。与此同时,各类新兴的产品、业务、办理方式等不断涌现,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业务,面对越来越隐蔽的违规行为,对运营商的业务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理理论
   美国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中指出,风险管理中包含八大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八个要素互相关联,是企业实现风险防控的必须经历的步骤。
   对照八大要素,以观察运营商合规管理情况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制度标准不细
   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企业急于抢占市场,各种新产品、新业务在还不够成熟的情况就被推出,而配套的标准规范同样也不成熟,出现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标准细化程度不够、设计不合理等,导致标准规范存在盲区,甚至出现发展与合规互相掣肘的情况。
   (二)合规意识不强
   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合规文化的建设和合规意识的树立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重营销轻管理、重规模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的意识仍然存在。
   考核上主要还是侧重在各类经营指标和业务发展上,而且部分业务存在套利空间,导致个别营销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监管发现而铤而走险。而且事实上,在现有监管体系下确实很难监控高明的违规手法。
   (三)风险排查不深
   一般合规管理工作是由单独的部门牵头完成的,但由于合规管理部门对业务不够熟悉,排查出的风险也只是表面的风险,各种深入的、连带的风险点无法及时发现,往往等问题真正爆发以后各部门都重视了,有关部门才会一起把问题闭环解决。
   (四)监控手段不足
   多数风险点的数据跟踪仍依赖人力手工处理,存在数据滞后等问题,体系化程度有待提升。而对于潜在的风险点,在问题出现以前往往无法发现。
   (五)成果应用不够
   部分异动模型和稽核以后输出的数据H停留在上级公司处理,处理结果没有有效触达至一线的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问题合作商和人员的警示作用不足,闭环机制未有效落地。
   针对上述合规管理上的问题,对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实践,构建“源头风险治理、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预警和处置、风险监控与转化”四个环节的工作体系,借助大数据工具赋能,建立并完善业务异动防控平台,为各级人员提供合规支持,形成长效机制。
   三、主要创新方法
   (一)风险源头治理:优化内部环境,明确防控目标
   合规管理不是墨守成规,其本身具有创新性,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制定的规则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需要不断地修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发现和评估业务风险点,并制定和修正制度与规范。
   一是本单位或其他单位曾经发生过的合规管理问题;二是其他部门已经发现的风险隐患;三是内外部审计和其他监管部门发现的风险点和风险提示;四是本部门在日常业务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
   对已经建立的制度有定期评估的机制,不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制度要及时更新,过时的要及时淘汰,做好制度的立改废工作。
   只有不断加强合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养成“时时合规、事事合规、处处合规”的良好习惯,让员工从思想上认同公司合规管理文化,接受合规理念,自觉参与,才能让合规工作更加健康发展。宣传教育是贯穿整个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各类宣讲、现场检查、合规考试、差错提醒、签署合规承诺等方式落实。还可以创建员工合规交流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微信工作群、电子流程等。通过交流平台,让员工可以反馈和咨询合规问题,管理人员通过平台解答疑惑,增强员工参与合规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开发异动模型矩阵
   这里的模型是指用户、渠道等数据的数据特征的抽象,从抽象特征上描述了某类数据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在大数据能力上,运营商系统挖掘和分析能力强,数据全面,建模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基于用户的基础属性、行为分析、终端数据和兴趣标签,将多个基础标签进行组合,再结合合作商的业务行为,综合管理经验和数据分析结论,可以建立覆盖各类风险点的异动模型。
   建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改进的过程,而建立一套异动模型矩阵,更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部门参与的过程。从基础标签完善开始,组合多个基础标签并加入阀值形成行为标签,然后组合多个行为标签形成异动标签并进行分类和排序,组成涵盖各类风险点的异动模型矩阵。模型矩阵至少需要包含以下三个层级。
   1. 业务差错。这类模型可以针对覆盖基础的风险点,主要目的是纠偏,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操作人员在使用各类平台时有意或无意导致的业务差错,包括办理业务时错办、漏办、多办某个关联的活动、上传资料时不符合规定等。还有一类是因产品问题导致的业务差错,包括活动优惠实际内容与描述不符导致潜在投诉风险、业务办理流程与设计不符导致缺少客户资料留存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612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