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区位分析的新疆旅游发展效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婧 刘茹

   摘要:文章以新疆14个地州市2009~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新疆旅游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旅游区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区位因素与旅游发展效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会受到旅游的资源区位、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区位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区位对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旅游的资源区位、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也会影响旅游地的生态效益,且交通区位与旅游生态效益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为促进新疆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做到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关键词:旅游区位;新疆地区;效益评价;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
   在国内,有关旅游学的区位研究起步较晚。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是我国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第一人。随着研究进程的发展,旅游区位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目前对旅游效益的评价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对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部分进行评价;另一种是对旅游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进行评价。其中直接效益通常是指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则是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过大部分对旅游效益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或者是选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最早是由博迪奥于1899年提出的。对于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旅游乘数、投入产出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等。关于旅游社会效益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上。关于旅游的生态效益,程道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旅游区位的研究和旅游效益的研究分开,或者是选取旅游区位中的一个因素,分析其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很少有基于多个区位因素来分析旅游发展效益的研究。于是本文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资源区位、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对新疆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各项统计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2010~2019年的《新疆统计年鉴》,新疆各地州市2009~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新疆各地州市的统计年鉴,新疆旅游局官方网站等公布的统计数据。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法是通过降维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将多个指标转标为少量综合变量(即主成分),而初始变量的一大半信息都能被每个综合变量反映,并且所含的信息互不相关。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依据相关性对初始变量进行分组,将相关性高的分为一组,从而归纳出能够调表初始变量的公因子。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并力求较为完善、全面地反映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发展效益。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2009~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选取了能反映新疆旅游发展效益的9个统计指标,分别标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内旅游收入X3,旅游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X4,在校学生数X5,住宿餐饮从业人员人数X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X9。
   (二)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因子进行提取,依据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结果可以看出,2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接近80%。这说明,提取出的主成分基本能够反映绝大多数评价指标的信息。为了简化因子的结构,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了旋转,经过3次迭代收敛,处理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可以看出,变量X1、X2、X3、X4、X5、X6第一公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公因子F1主要映的是新疆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变量X7、X8、X9在第二个公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公因子F2主要反映的是新疆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综上,2个公因子概括出9个指标的含义和特征。
   在新疆14个地州市新疆旅游l展效益评价指标的第一个公共因子F1(即代表当地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上,乌鲁木齐市排名第一,公共因子得分达229.22,认为在新疆14个地州市中,乌鲁木齐市的旅游经济效益最佳。此外,除乌鲁木齐市、伊犁、昌吉外,其余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公共因子得分低于平均值39.96,说明其他几个地区,旅游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与开发,旅游对当地经济推动作用不明显。
   在新疆14个地州市旅游发展效益评价指标的第二个公共因子F2(即代表当地的社会效益情况)上,阿勒泰地区排名第一,公共因子得分达194.17,说明塔城地区在社会效益方面相比其他地区有明显优势。巴州、克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的公共因子得分值均低于平均值143.57,说明这5个地区在生态保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当地的旅游生态效益。
   (三)相关性分析
   1. 旅游区位因素与旅游效益的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新疆14地州市2009~2018年的旅游资源广度、旅游资源深度、旅游资源丰度、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人口密度、人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各地州市的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Pearson 相关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旅游资源广度、旅游资源丰度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相关性以及客运周转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生态效益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旅游资源深度、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人口密度、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性检验值均小于0.05,说明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深度、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人口密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相关性。旅游资源广度、旅游资源深度、旅游资源丰度、客运量、人口密度、人均GDP与生态效益的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新疆14个地州市的旅游资源广度、旅游资源深度、旅游资源丰度、客运量、人口密度、人均GDP与生态效益存在相关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7119.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