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现场的服务经验,就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要点谈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些启示。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building water supply for many year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service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the installment construction points about some experience, the hope can give th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some enlightenment.
  Key word: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essentials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居住小区大量出现,使建筑给排水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给排水工程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户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本文根据多年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现场的服务经验,就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要点谈一些体会。
  1 住宅室内给排水设计要点
  1.1适当增设室内控制阀门
   为了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跑水现象,为了便于给水设施的维修,建议在厨房和卫生间的给水管上部适当增设控制阀门,另外须强调必须使用金属品质好的阀门,这样一旦用户发生漏水,用户何以及时关闭给水阀门,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
  1.2给水管道减压降噪处理
   住宅中双卫的设计已经比较普遍,厨卫距离较远,管线加长,有的设计人员仍然将进户管道设计成DN20,末端用水时容易产生噪音。有的城市市政自来水的压里较高,水流过快引起管道接近产生颤动和噪声,用水高峰还会影响顶部楼层的供水。建议分户水管采用DN25,设置可曲饶橡胶接头,低层部分设置减压装置(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
  1.3排水塑料管道降噪措施
   传统的给排水管道一般使用镀锌钢管,但由于镀锌钢管容易锈蚀,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国家正大力推广使用塑料给排水的应用。与金属管道相比较,塑料水观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好,输送液体压力小,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目前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是普通UPVC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若排水立管靠近卧室,加上现浇楼板的隔音效果较差,住户能明显感觉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质量。卫生器具布置时要尽量考虑使排水立管远离卧室和客厅,管材考虑新型降噪产品。芯层发泡UPVC管道和UPVC螺旋管则能明显降低噪音,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超级静音排水管则假如了特殊吸音材料,噪音低于排水铸铁管,在室内排水设计中,可以考虑使用超级静音排水管,要尽量使排水立管远离卧室和客厅,以减少对居民用户的噪音污染。超级静音塑料管道安装时还要注意搬运和安装管道时应避免碰撞到尖锐物体,以防管道破损。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等有机污染物与管材、管件接触。安装中断或完毕的敞口处,一定要临时封闭好,以免杂物进入。
  1.4立管应敷设在管道井中
   厨房中的管道宜敷设在柜后,可不必嵌入墙内。暗敷的立管,宜在穿越楼板处做成固定支撑点,以防止立管累积伸缩在最上层支管接出处产生位移应力。立管De≤40mm的管道除穿越楼板处为固定支撑点外,宜在每层中间设望个支撑点,De≥50mm立管,层间只设一个支撑点。支撑点不必等距离设置,希望在立管引出支管的三通配件处设置一个支撑点。立管布置在管道井中时,则应在立管上引出支管的三通配件处设固定支撑点,中间支撑仍按上述原则配置。以上暗设管道均需在试压后无渗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土建施工。
  1.5使用吸气阀
   设计中经常遇到排水立管无法穿越楼层伸出屋面的情况,此时只能加大排水管径增加排水能力,排水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负压,破坏水封,若在立管顶部设置吸气阀即可解决,该阀负压时开启吸气,正压时关闭,臭气无法逸进室内。
  1.6地漏的水封设计
   传统钟罩式地漏的水封容易挥发,常常造成下水道异味和排水口溢出的液体进入室内,形成室内污染。所以在给排水设计中,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造价,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cm,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另外,居民装修房子时选用装修市场上的不锈钢地漏替代原来的塑料地漏,外表虽光亮美观,内部水封同样很浅。当排水时,地漏的水封由于正压(较低楼层)或负压(较高楼层)被破坏,臭气进入室内。好多居民发现家中有臭味,而且厨房排油烟机打开时更加严重,就是水封由于压力波动被破坏的原因。有的住宅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别冬季供暖时水封容易干涸,应该常给地漏补水。建议设计施工时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置地漏。
  1.7坐便器排水口位置设计
   目前坐便器的型号规格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设计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数居民的要求,否则完工后很难改变。有的工程由于设计没有注明洁具间距,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向中间甩口,导致住户无法安装淋浴房。综合多个厂家的产品样本,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为305mm,考虑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宜为340mm,住户反映较好。另外,施工图纸应有各种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
  1.8水表出户的问题
  随着居民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水表出户甚至出楼势在必行,远传水表、卡式水表的出现也为水表出户创造了条件。
  1.8.1可以在一层设置独立对外开门的水表房,将水表集中设置,每户设单独立管,互不影响。
  1.8.2将分户给水立管布置井内,室外设置水表池。
  1.8.3在休息平台设管道井,将分户水表及管道集中排列。
  1.8.4户内设置水表,采用远传或卡式水表。
  1.8.5南方地区由于不必考虑保温,地下水位较高的原因,可以采用地上式安装。
  2 住宅室内给排水施工要点
  2.1给水设备的安装
   室内给水系统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供水设备(水泵)、水平主干管、立管、分支管及阀门部件。水泵房内的水泵、阀门等是用水枢纽,良好的安装质量,将能使工程的供水系统运作更可靠,人身及设备的安全使用寿命也更有保障,故对其安装提出如下要求:
  2.1.1设备安装前应对其有关资料和文件合格证进行核对检查。
  2.1.2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而转动部分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和异常声音。
  2.1.3对设备机组的安装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机组的台数和机组的长度尺寸合理地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机组布置应使管线最短,弯头最少,管路便于连接和留有一定的走道和空间,以便于管理、操作和维修。
  2.1.4引放管与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与室内污水排出管平行敷设,其外壁水平间距不小于1.0m,如与电缆平行敷设,其间距小于0.75m。
  2.2给水管道的安装
  2.2.1管道安装之前需复测管道地沟,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约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到入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
  2.2.2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复检,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
  2.2.3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
  2.2.4穿过楼板、墙壁、基础、屋面的管道均应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在套管内不得有管道接口。穿过屋面的管道应有防水层(或土建泛水)和防水帽,管道和套管之间的间隙宜用不燃材料填塞。
  2.2.5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
  2.2.6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用加热管子及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2.2.7管子焊接时,直管段两环缝距不应小于100mm,焊缝距煨制弯头的起弯点不小于100mm,且均不小于管外径。
  3 排水管道的安装
  3.1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3.2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3.3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4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
  3.5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4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探讨很有必要。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操作,才能少出问题并提高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如心.住宅工程水暖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4(24).
   [2]陈光耀,姜文源.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宋百盛.浅议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若干通病[J].广东科技,20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