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连接词的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子涵
作者简介:王子涵(1998-),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 要:本文以中外硕士论文英文摘要为素材建立语料库,从连接的四种类型对比分析了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在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外学生在表达增补和时间类语义连接词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学生存在用词缺乏多样性和仍受刻板写作模板影响的问题,但在最常用的连接词的使用上已与英语本族语学生大体一致。本文希望对中国学生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改善意义。
关键词:英文摘要;连接词;学位论文;语料库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2.081
0 引言
论文摘要作为学术论文中必需的要素,是论文中重要信息的浓缩,传达作者研究的问题与内容,同时也是读者阅读文献,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摘要作为独立、完整的语篇,在语篇方式的衔接手段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论文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核心,需要达到篇章的简洁连贯。Halliday和Hasan于1976年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衔接手段是体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方式。语篇的衔接中的语法衔接分为指代(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其中,连接(conjunction)是实现篇章句法和逻辑语义一致性的重要方式之一。连接体现了语篇不同成分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通过连接词的运用,构建句子、段落以及整个语篇的逻辑语义关系,减少理解上的歧义。Halliday把连接按语义分为四种:增补(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和时间(temporal)。增补(additive)是指根据前面提到的句子或段落,又补充新的内容;转折(adversative)是指后一句的意义与前一句的意义不同;因果(causal)则是代表语篇所体现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时间(temporal)说明了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近些年我国一些学者已对连接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罗一研究了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英语论文中连接词的使用情况,发现我国学生比母语学习者更多使用连接副词,同时在语义关系分类上大致相同。潘[和冯跃进运用语料库方法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和本族语使用者的书面语料中连接词的使用差别,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大多数连接词在使用上呈现出了过少和过多使用的极端现象。本研究则聚焦于语法衔接中的连接(conjunction),对连接的四种类型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运用Halliday衔接理论中的连接(conjunction)对中外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关于连接的使用和选择。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为:(1)中外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四类连接词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外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最高频连接词的使用情况上有何不同?
1.2 语料收集
本研究建立了两个语料库,分别为30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组成的中国学生语料库(Chinese Student Corpus,以下简称CSC)和35篇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组成的英语本族语学生语料库(Native English Student Corpus,以下简称为NSC)。这使得两个语料库的总形符量相近,分别为12,085和12,425。其中,中国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源自西北某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英语本族语学生硕士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源自“国外学位论文中国集团全文检索平台”。
1.3 研究工具
笔者首先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连接词进行人工检索,筛选出两个语料库的所有连接词。按照增补(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和时间(temporal)四类连接词建立词表。然后运用语料库专业检索工具AntConc3.2.1对所确定的连接词在两个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同时对于可以表达多种语义关系的连接词再进行人工核验区分。然后统计出两个语料库中四种类别的连接词的出现次数以及两个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连接词。此外,对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卡方来检验两个语料库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接词的总体使用情况
首先,从整体上分析因果、增补、转折、时间这四大类连接词在两个不同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生连接词数量的使用情况上有显著性差异(χ2=20.25,P<0.05)。其中,在增补和时间这两类语义连接词的使用上我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生有明显差异,特别是表达增补语义的连接词的使用情况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总体的差异。
2.2 转折类连接词的使用情况
在CSC和NSC两个语料库中,转折类衔接词总数量大体相同,分别为40次和43次,但选择上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在英文摘要中使用的转折连接词比较单一,如“but,however”出现次数都多达16次,此外,“rather”和“although”出现3次,“in fact”出现2次,而“only”只出现了1次。而英语本族语学生使用的连接词比较多样,除常见的“however”外,还偏向使用如“only,though,yet,at least,instead”等连接词。
2.3 增补类连接词的使用情况
通过统计增补类连接词的使用情况,英语本族语学生在英语摘要中使用的增补类连接词更加多样化,包括“furthermore,not only…but also,in addition,that is,additionally”等词。而中国学生则集中使用“and”,甚至存在滥用现象,使用次数多达503次。其余用词集中在“also”,“not only…but also”,和“in addition”上,次数均在10次左右,体现出了用词缺乏多样性的问题。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学生使用次数多的连接词大多是在英Z学习过程中较早时期就出现的简单的、易掌握的连接词。少用或者没有使用的连接词可能出现在英语学习阶段的后期,相对偏难或有用法的限制。学生在写作中,对于那些不熟悉或者没有把握的连接词使用次数就会偏少,因此造成了用词缺乏多样性。
nlc2022052315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31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