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第三意大利”模式对榆林纺织业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达

  摘 要:第三意大利是产业集群发展最为成功的区域之一,也是落后农业经济发展为强大工业经济的典型代表,传统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第三意大利地区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榆林纺织业作为榆林的传统产业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总结“第三意大利”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榆林的地域特色和纺织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助力榆林纺织业再度崛起的可行性路径,以期推动榆林经济发展从单一向健康转变。
  关键词:“第三意大利”模式;榆林;纺织业;启示
  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9-0068-03
  榆林地区自古以来盛产毛皮,随着商业的兴起,毛纺织工业产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重要工业和特色产业,且当地的纺织技术获得过多项国内大奖。因此,新时代榆林的纺织业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的双重使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不断加剧,传统民族产业承受着来自新型产业和能源型产业的双重压力。自1988年以来,榆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国有纺织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产业振兴,这就要求各地区转型特色产业,丰富产业结构,带动老乡致富。新时代以来,我国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从低级向高级转型的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三意大利”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发达的工业经济的过程十分迅速,分析借鉴其经济兴起的条件和经验对榆林地区纺织业的转型以及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第三意大利”模式与产业集群
  (一)相关概念
  “第三意大利”最初作为地理概念被提出,是指20世纪70年代经济迅速崛起的意大利东部和中部地区。随着学术界对于“第三意大利”的深入研究和挖掘现其已转变为经济概念,称为“第三意大利”模式。第三意大利是全球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最大、效果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因此研究“第三意大利”模式就要从产业集群入手。
  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使用“产业集群”一词,在书中波特对比了十余个工业化国家,指出在大多数的发达经济体都存在各产业的集群现象,这也是每个国家步入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区域内有某种关联的企业的聚合现象,各企业之间规模各异,或合作或竞争,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不断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
  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破产业间的界限,在一定空间内将不同但相关的产业聚集起来,形成相互依存、融合的商业共同体。
  1.产业集群内部分工专业化。产业集群内部以不同的联结方式聚集,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专业化较高。最为显著的结模式为“供应商―客户”也被称为“供需关系”的联结模式。如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通过产品的供应与接收将各中小型企业缔结到一起,实现从化纤、织造到印染最后到制造服装并且吸引纺织工具制造业、染料制造业、各服装销售品牌与门店等行业环绕到纺织服装产业周围,这些以产品的供需为联系频繁互动的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就凝聚成庞大的纺织业产业集群。各企业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分工细化,使产业聚集形成一条龙的生产链,且每一个环节都更为专业化,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使之得到客户的喜爱,形成整个集群与消费群体的正反馈循环系统。
  2.各企业积极创新发展。以供需关系为特征的联结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小各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因为各企业之间经营的产品和模式各不相同,较少有直接竞争的情况出现。且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各种原材料的购买逐步实现本土化,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在意大利的民族产业中,大部分的产品需要多种原料,这些原料基本在集群所在的当地就可以购买到,如果当地无法生产某种原料,该原料的生产商也会在集群的影响力下在该地建立办事处。形成本土化的产业链结构之后,可以较好地使各环节的企业与上下游的合作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便于双方完成实用型的创新性发展。当面对外界的挑战与变化时,网状型的集群内部通过相互合作,及时做出反应,积极应对,增强集群的稳定性。
  3.政府大力支持。纺织行业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专业化和整体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调控、指导,在意大利或者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通常以立法的形式体现,主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资源优先、人才支持等手段。经过考察发现,集群中的核心企业都是在精英群体的带动下自发产生,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在政府的引导下,自发型中小型企业快速步入正轨、分工明确、专业化提升,形成既灵活又稳定的企业模式,并且会在政府的调度之下增强合作,形成互相离不开的集群模式。
  二、榆林纺织业状况分析
  榆林纺织业从产生到发展的几百年中,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密切融合,是榆林传统产业的代表。从辉煌走向衰落的经验与不足值得深思,并不断找寻新的出路。榆林冬季气候寒冷风沙较大,需要大量的纺织产品,且由于煤炭行业的兴盛榆林人民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本土纺织业和服装业更应该利用地区优势,了解消费者需求,创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浓烈的乡土文化
  榆林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朝以前就有了手工捻毛线技术。到了清朝后期,榆林引进了手摇纺线车,产量和工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民国四年(1915年)榆林开设拥有30名员工的小型民营企业“利民织布厂”,产品也曾风靡一时,后被洋货挤垮。民国21年(1932年)“陕北共立职业学校”建立之后,榆林的纺织业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当时一些小型的10人左右的工厂专门为学校的学子提供实习机会,使纺织业更加贴近榆林民众的生活,与榆林地区的民生息息相关。此时的榆林市是西北五省唯一用机器生产纺织产品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后,更加注重榆林纺织业的发展,注资扩大当地工厂,并提高技术,纺织业的分类逐步细化,很快榆林毛纺业成为本地区生产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企业。榆林自古以来属于“鬼方文化”,纺织工厂结合地方特色创造出的“榆林牌”纯毛提花毛毯、“新楼牌”粗纺呢绒、“绣鸡牌”275纯毛中粗绒线等都获得省内外大奖。随着政治经济政策的改变,所有的纺织企业逐渐成为国营企业或者集体企业。1977―1988年榆林纺织业利润从50.85万元增至1 688.55万元,员工从1 084人升至5 835人,极大地拉动了榆林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就业人口。

zjgxgc202208051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3706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