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晓玉

  摘 要: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领域的革命变革关键在于实践观的确立。马克思的实践观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此,以早期哲学家们的实践观为理论依据,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具体内容,并梳理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历程,从而凸显了实践观的重要理论价值,同时也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理论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0-0145-03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创立了系统而完备的实践观体系,但马克思的实践观并非是凭空出现的,是有其浓厚的理论渊源的,特别是古希腊哲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关于实践观的看法为马克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一)古希腊哲学家的实践观
  哲学家们对实践的探索最先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其对实践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早期古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后来苏格拉底打破了自然哲学的束缚,开启了早期实践思想的萌芽。
  苏格拉底强调世界万物的主宰并不是自然的物质性而是其内在目的“善”。苏格拉底在批判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扭转了哲学研究的方向,开始研究“自我”,即认识你自身的善。苏格拉底认为,善是实践,是在人有意识的情况下的道德实践,是衡量人行为的准则,直接影响人的社会活动。苏格拉底虽未明确强调实践的概念,但他通过“认识你自己”,即从善出发,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客观事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实践的范畴,为实践观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深受苏格拉底启发,将对实践的研究扩展到整个世界。柏拉图将主体的道德追求发展为客观的“理念”,将善作为实践的最高理念,认为行为受理念统治,理念是整个世界的最高主宰,从而将个人的道德追求融入到对城邦秩序的统治。柏拉图认为的城邦是理想化的国家,由劳动者、保卫者和统治者构成,三个等级的人应拥有节制、勇敢、智慧,国家才能和谐统一。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应当是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家具有智慧和德性,只有哲学家才能够对国家最高理念有高层次的理解,即对“善”的掌握。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的构建反映出的一种理想实践是综合的、全面的,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实践研究范畴,并赋予了实践现实的内容,启发了马克思在现实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考虑。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首次赋予了“实践”概念,并对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亚里士多德强调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各种关系。亚里士多德还通过目的在于自身的实践考察了人的幸福和自由状态。亚里士多德强调的实践是到达最高目的善的路径,从本质上展现了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趋向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展现了实践之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意义,是一种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对西方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以后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开辟了理论路径。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实践观
  德国古典哲学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形成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首次将实践引入哲学。康德强调人的理性分为两种,一是理论理性,二是实践理性。理论理性针对的对象是一种先验知识,而康德的实践理性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学说,针对的对象是先验的实践原则。实践是理性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由的,但自由是以德性法律为前提条件的。实践理性的目的是到达至善的境界,注重德性自由。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证明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为人类获得自由开辟了新天地,凸显了实践在他哲学研究的重要地位。康德在实践研究中由于将先验的自由作为现实实践的基础,虽然充分强调了人的自由和意志,但却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过分体现了形式主义特色。沿着康德对实践理性的研究,黑格尔补充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缺陷,注重辩证地看待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并得出实践高于理论的结论。这使得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实践环节中体现出来,从而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使其不仅与现实相结合并且具有普遍性。虽然黑格尔哲学笼罩了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对实践观以及辩证法的诠释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与费尔巴哈哲学密切相关。费尔巴哈哲学是在批驳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构建了“人本学”思想,从感性立场出发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但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做感性对象,并不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因此他所理解的实践是在人本思想中理解的,并不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理解的,具有一定的M隘性。因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同时也向世界发起了挑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一)实践的概念
  马克思强调,实践是人类自由自发的行为方式,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和创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实践是一种方法论,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无数次分析、概括、归纳、总结,通过实践,从个别现象中不断验证普遍规律,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过程
  1.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
  马克思对实践观的考察是通过批判继承前人的实践观,并结合当时社会发展以及自身不断探索的结果。马克思看到了康德和费希特哲学的弊端,并认为“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2]。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研究,同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由于马克思早期受青年黑格尔派影响,非常注重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和自我意识哲学,由此完成了他的哲学著作《博士论文》,这是马克思最早的专业研究成果。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重点分析的是希腊晚期哲学,是因为希腊晚期哲学重视人的自我意识,把意识作为宇宙的本原。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主要研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思想上的不同。马克思表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具有必然性,注重原子的下垂变化和原子的撞击,认为内部结构是机械和僵硬的。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不仅仅是下垂和冲击,还可以发生离开直线的偏离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用原子离开直线作偏斜活动改正了德谟克利特的僵化的必然性,砸碎了束缚的铁链,给原子世界注入了独立性、个别性和能动性,使其充满生机和自我意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伊壁鸠鲁的自由观的基础上也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思想。马克思表明,我们不应将自由简单抽象地理解,不应将人与周围环境相互对立来实现自由,真正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自我意识要与世界相互作用,要勇于直面现实世界,成为一种实践的革命。虽然这仍是唯心主义,但它的自我意识是寻求变革,是审视现实世界的,是其思想转变的萌芽,推进了其实践观的深入发展。

nlc202210200924



  2.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
  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有着浓厚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早期纯理论思想发生了转变,虽然依然坚持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立场,但社会现实问题促使了他对哲学立场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批判。这一时期马克思主要关注社会现实的矛盾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发现了自己的哲学理论和现实社会存有矛盾。由此出发,马克思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强调哲学要走出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力量,这也标志着马克思告别青年黑格尔派,向唯物主义转变,从而推动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性思辨走向了革命的现实过程。其次,马克思于1843年夏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他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出发,批判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并把二者之间的关系正过来,充分表明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对他的实践观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再次,在1843―1844年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发布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著作,深刻批驳了鲍威尔把犹太人和其他人的解放归结为纯宗教矛盾,表明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实质区别,把人类解放归结于消除私有制,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证、对革命实践的论证,正是在这些基本点上。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世界观向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从而为他创立实践观开拓了理论途径。最后,1844年是马克思理论研究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马克思逐步从费尔巴哈走向了唯物主义,著写了《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异化是《手稿》的中心思想,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与人的内在本质之间的的矛盾,由此提出了“扬弃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的时代课题。可见,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包含了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的思想,并为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3.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
  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著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目标是对自身以往哲学思想进行彻底的清算。马克思第一次将实践的观点从人本质异化的思想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并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马克思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彻底清除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由此马克思开启了自己实践哲学构想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又于1845年与恩格斯合力著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做了彻底的清算,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也阐述了全新的世界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渐趋成熟。马克思在《形态》中将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站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去解决哲学问题。首先,马克思批判唯心史观,将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其次,马克思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将生产实践看做历史发展的基础,从社会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创立了马克思的实践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是由于他的世界观经历了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而实践观的形成证实了这一世界观的转变。马克思将实践作为解决哲学问题的出发点,系统全面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将实践观与共产主义相结合,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道路,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的基石。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实践观有利于推动社会历史的完善和前进。实践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发展,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动力,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且不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入指导我们的活动。可见,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出发,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从思维领域转向了实践领域,通过实践研究人类的生存规律,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实现超越人的现实性维度这种理想的生存方式,从而改变了过去人类对实践单一性功能的认知,实现了马克思实践观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通过劳动实践解决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将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这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相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并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科学的哲学体系,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耀世之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
  [3] 黄楠森.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11).
  [4] 李楠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历史定位及其现代意义[J].理论探索,2000,(1).
  [5]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6] 韩淑梅,刘卓红.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理论探索,2015,(1).
  [7] 徐长福.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2,(6).
  [8] 吴晓明.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1996,(8).
  [9] 高飞乐.马克思实践学说的价值论意蕴[J].东南学术,2000,(2).
  [责任编辑 兴 华]

nlc202210200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1276.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