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岩

  摘 要:21世纪人类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认知不足、情感不强、意志薄弱、行为失范等现象。因此,分析网络道德问题及其a生的原因,并从中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0-0142-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第一空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空间同样如此。它的产生使中学生增加了学习渠道,扩展了知识范围,吸收了新观念,产生了新思想,但是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出现了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因此,思考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每一个网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对网络道德教育更加重视,中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在网络道德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网络道德认知不足
  网络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网络道德关系和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是网络行为以及网络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就不会有正确的网络道德行为。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新兴事物,中学生对网络知识缺乏了解,特别是对网络道德规范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和网络“打交道”,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前中学生对网络道德认识不足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差异,认为道德只存在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就可以“为所欲为”,不需要道德来约束;另一方面是没有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道德取向模糊。部分中学生在对待网络不道德行为时,盲目从众,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经常跟从或模仿这些网络行为。因此,网络道德认知不足严重影响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二)网络道德情感不强
  网络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对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情感,它渗透在人的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道德行为当中。目前,大多数中学生了解网络空间需要网络道德来规范,然而对网络空间为什么需要网络道德规范还没有深刻的体验,认同感不强,不能感同身受。比如,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丝毫不顾他人感受;还有窥探、传播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损害他人权益,没有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体会到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相反,当别人在网络上对他做出恶意攻击、骚扰、欺诈等不道德行为时,他遭受了巨大打击,受到了身心伤害,甚至产生了心理疾病,这时就会对网络空间需要网络道德规范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明白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网络道德意志薄弱
  网络道德意志是人们在网络道德情景中按照网络道德规范,调节自身网络行为,克服内外困难,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实现网络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推动力。中学生网络道德意志薄弱源于外部和内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空间出现的一些不道德网络行为,比如,网络色情聊天、传播网络病毒、网络暴力等,使中学生的伦理意识、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受到影响,出现道德意志不强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中学生懂得网络道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网络道德认知不足,网络道德情感不强烈,自我控制力不强,图一时之快,导致网络行为出现偏差,不能按照网络道德规范来做。例如,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刷短视频毫无节制;恶意攻击、骚扰他人,频频点开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四)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道德行为是人们在网络道德指引下做出的具体网络行为,是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和网络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网络品德的重要标志。网络道德在网络空间的规范还不够,与现实道德相比,有所减弱。网络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很强,使得中学生在网络中做出一些失范行为,集中表现为网络交往道德失范和网络信息使用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具体表现为在交往中缺少诚信,侮辱、暴力、“人肉”他人;网络信息使用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浏览不良网站、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还有少数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等网络不道德行为。
  二、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依然严峻,不利于中学生网络道德观的形成,也不利于网络空间生态文明的形成。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应包括中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其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道德审视力,常常仅凭个人主观意识跟从或模仿一些网络行为,从而引发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问题。同时,中学生道德品质处在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不强,难以判断出网络中不道德行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网络中很容易迷失自我,致使网络道德意志发生动摇;缺乏社会经验和辩证思维方法,不能正确认识网络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价值。此外,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需求与客观现实存在矛盾,导致情绪复杂多变、波动很大,网络空间就变成了他们宣泄情绪的地方。
  (二)学校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够
  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有些学校依然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更没有意识到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而且课程量较少;网络道德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内容缺少时效性和交互性,与中学生网络生活脱节,没有充分考虑中学生的个性需求,不能切实解决中学生的现实网络道德需求与困惑。另外,学校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的网络素养不高、网络基础知识薄弱、网络技术掌握能力较低、网络道德教育载体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制约了中学生对网络道德教育的系统学习。

nlc202210200927



  (三)家庭对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失
  家庭是中学生道德养成的起点,可是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网络了解不多,无法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监管,在网络道德认知方面不能给予其足够的引导;同时,许多家长自身网络道德素养也不高,不能给孩子的网络道德行为起到示范作用。还有一部分家长对网络认R存在偏差,在管理孩子上网相关问题上,实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另外,当今有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只注重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怀,亲子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久而久之,中学生将情感寄托于网络,在网络空间里寻求“存在感”,很容易做出网络不道德行为。
  (四)社会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引导管理不足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网络平台承担的网络道德责任还不够,尤其是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引导管理不到位。在网络道德引导方面,突出表现在宣传不到位。目前网上的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和网站并不多见,也不规范,导致中学生对网络道德了解很少,认知不足,甚至有一些无良网络平台时不时弹出强制下载和注册的窗口,污染了网络环境,给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做了反面教材。在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网络行为规范的管理和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社会组织和网络平台没有做好网络道德管理和示范作用,致使网络不道德行为冲击着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腐蚀其道德意志,误导他们做出网络不道德行为。政府在制定网络法律法规时,没有紧密结合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所以对其约束力不强,导致其网络不道德行为增多。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解决的对策
  针对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着手,找出应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
  (一)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中学生应自觉提高自身网络道德。在网络道德认知方面,积极了解网络空间本质,明确网络自由和规范的界限,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深化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道德思维来看待网络道德问题[2]。在网络道德情感方面,丰富网络道德事件体验,激发网络道德认同感。在网络道德意志方面,提高网络道德行为辨别能力,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锻炼坚强意志,抵御网络空间诱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理性网民。在网络道德行为方面,严格遵守网络道德准则,规范自我网络行为,积极参与和维护网络诚信生态建设,正确利用网络,拒绝传播谣言和网络病毒,绝不做出恶意攻击、骚扰、诈骗他人等网络不道德行为[3]。
  (二)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实行素质教育、智育和德育并重,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并多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结合中学生身边事或者网络道德案例,进行网络道德活动模拟表演,再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其中的网络不道德行为,进而给中学生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强化网络信息识别、选择、应用以及评价能力,使其自觉规范网络行为[4]。其次,学校应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量,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将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贴合时代发展和中学生网络生活实际,切实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需求和困惑,增强其网络道德认知。最后,学校应组建一支熟悉网络特点和技术,了解中学生思想困惑、心理特征和道德选择的师资队伍,并注重与中学生的交流互动,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网络教育课程吸引力,使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家庭要注重中学生网络道德养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中学生网络道德养成中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家长应尽量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提高网络道德素质,规范网络道德行为,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网络道德养成。其次,家长对网络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了解网络本质,及时更新观念,在中学生上网问题上注意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孩子上网时间,管理其网络行为,承担起监护责任。最后,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中学生处在特殊的发展阶段,应多关注他们身心发展和情绪情感变化,加强亲子互动交流,促进情感沟通,避免将网络空间当成发泄情绪的场所。
  (四)社会要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引导管理
  首先,加强政府网信管理部门、各级社会组织和网站建立者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引导管理,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明确网络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引导中学生文明上网。其次,推动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环境。各社会媒体和组织在网络中应以净化网络道德环境为己任,在源头上清除网络不道德行为内容,禁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低俗文化在网络上出现。在网络上,应积极开展道德行为模范典型案例的宣传活动,打造中学生愿听愿看的网络道德教育产品,深化中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引导其网络行为符合网络道德规范。最后,政府应关注中学生网络生活,及时更新网络道德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学生网络言行形成强制外在约束力和威慑力,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骆鹏.促进网络道德建设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2-12-01(011).
  [2] 江尧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4):15.
  [3] 陈苏谦.新时代青少年网络道德责任感培育的四个维度[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6):24.
  [4] 谢发国.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道德观察与纠偏[J].人民论坛,2018,(23):65.
  The Network Moral Problem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WANG Yan
  (Marxism Colleg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era of networking.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the people, but it has inevitably brought about a negative impac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n immature stag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hav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network morality, weak emotions, weak will, and anomie of behavior.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twork moral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aiming at cultivat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rrect network moral behaviors and promoting their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Internet ethics;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 兴 华]

nlc202210200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127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