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工作介入海南省“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卓陈永 张琴

  摘 要:海南自贸港建设促进了三亚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酒店人才的需求增加,提升了酒店员工安置区内酒店员工的融合,有利于自贸港旅游及营商氛围的形成,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因此,以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从日常生活层面协助“新移民”群体增加社会资本,结合社会工作者在三亚市H区酒店员工安置区内的服务实践,尝试从互动平台搭建、打造社群文化、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以及社会参与四个层面增加“新移民”群体的社会资本,促进其社会融合,提升其归属感与生活质量;同时,对社会工作介入“新移民”群体社会融合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反思,以期对后来者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社会工作;新移民;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2-010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发生变迁,使人们从原有的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但是,个人的社会资本随着变迁而减弱,使人们需要重新去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重新建立信任、互惠等关系,影响其社会的效率与社会整合度。因此,政府与社会须要不断探索社会融合问题,促进变迁的“新移民”人口与本地居民人口融合,特别是因政策或者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以增强其社会资本,提升其归属感与生活幸福感。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对酒店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各省市人才招募竞争越来越激烈,政府不仅要在政策方面为人才提供保证,也开始思考如何促进“新移民”人群与本地居民融合,通过优化服务,提升“新移民”人群的稳定性与归属感。笔者通过总结过去几年在酒店员工安置区的社工服务经验,探讨如何促进酒店员工的社会融合,从而增强留住人才的软实力,助力地区发展。
  一、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新移民”社会融合问题的提出
  徐至寒、金太军、徐枫等人认为,城市新移民人群主要包括农民工、拥有城市户籍的其他城市人口、来自外地的大学生群体以及“村转居”人口[1]。而本文探讨的“新移民”主要是指因为在酒店工作而居住在三亚市H区酒店员工安置区的酒店员工,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成长、学习、工作的地方流动到一个新的环境生活,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融合,从而提升归属感与生活质量。社会适应作为“新移民”群体融入城市生活的逻辑中介,具有嬗变为融合、同化、分离或边缘化四种不同情景的非定向性。融合是社会理想的演化方向,自身资本要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而社会融合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也是外来移民与本地人口发生相互交往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2]。其中社会资本是自身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包括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3]。当前已有大量的学者开展关于移民群体的研究。张江龙、谭祖雪、章晓等学者认为,移民人口社会融合的构建必须放在一种新的主体间关系中探讨,不仅需要从制度体制层面,还需从其日常生活层面入手来建构,通过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行动来促进社会融合[4]。这种融合可以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积极互动的条件或情景实现,但是这种互动在现有的酒店员工安置区内很难产生的,因此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本文重点讨论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借助社会工作服务,从日常生活层面来促进“新移民”的社会融合。
  二、H区酒店员工安置区内“新移民”群体融合现状分析
  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三亚市海棠区大力推进五星级酒店带建设,吸引大量外地青年来酒店务工。为了留住酒店及企业人才,政府为酒店员工提供安置区域。安置小区总面积为210亩,可容纳8 000名左右员工。目前常住在酒店安置小区的酒店员工有4 000余人,年龄集中在20―35岁之间。根据项目社工的调研走访了解到,小区内青年娱乐方式较为单一,下班后休息、玩手机、上网为主要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圈较小。酒店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平台,甚至有员工反映,每天过着酒店-宿舍两地一线的生活,与当地人交往少,跟原来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差别,想要改变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不利于培养外来青年的归属感,导致年轻人流动率较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缺少互动平台,互动形式单一,无法满足青年多元化融合要求
  安置区内住着不用的酒店员工,他们分别居住在各自的宿舍区。各酒店员工较少在安置区内联合开展活动,导致安置区内不同酒店的员工互动少,各酒店员工内部团建也不足,因此无法满足青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也导致其对手机、电脑等虚拟空间的依赖增强,不利于培养对安置区的归属感。
  (二)社群文化不足,无法构建信任的环境
  安置区内居住着大量的年轻人,但是个性化的社群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走访中发现,有青年开展篮球、乐队等兴趣活动,但是人数较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在调研中了解到,他们有把安置区内相同兴趣的人聚焦在一起交流的需求。迫切需要打造安置区内不同的社群文化,构建信任的社会网络,提升安置区的归属感。
  (三)对本土文化理解不深入,无法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本区域属于拆迁安置区,依然保留着传统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人们的生活习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如喝“老爸茶”、洗“龙水澡”、吃槟榔、讲本地黎族方言与俗等,导致一些酒店员工无法理解当地人的生活,甚至产生一些排斥。
  (四)与本地区连接不深,无法产生归属感

nlc202212191211



  很多酒店员工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机会深入居民生活区感受与了解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导致自己与本地的联系较少,对地区缺少情感,归属感较弱,也导致了社会资本不足、社会资源调动能力弱。因此,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有效融入该地区,需要有效促进与本地的融合,把酒店员工从网络上的互联网世界转入线下的阵地平台,打造社群文化,增强信任与团体归属感,学习本土文化,加强与本地区的连接,通过社区参与、增加归属感等角度增加社会资本,从而促进融合。
  三、社会工作介入H区酒店员工安置区“新移民”群体社会融合的实践
  为了促进酒店员工与当地的融合,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酒店员工的社会融合。经过几年的实践,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从酒店员工与本地人口、酒店员工与酒店员工、酒店员工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从服务阵地建设、社群打造、文化融合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增加社会资本,提升人际网络,提升凝聚力与归属感,进而适应环境,融入当地生活。
  (一)依托安置区内阵地,搭建互动平台,增加互动
  依托政府青年之家,运营青年之家平台,丰富服务内容,为酒店员工及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为酒店员工、本地居民提供一个线下面对面互动交往的平台,增加互动的机会与频次。为保持互动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开展定时定地点的常规服务。比如,开展图书借阅、共享办公室、休闲会谈、音乐排练等线下场地服务;开展露天K歌、露天影院等聚集性常规服务;开展元宵、中秋等节庆主题活动,插花、DIY手工主题活动,蒙面舞会、团建等联谊交友主题活动。
  社工通过常规服务与主题服务相结合,打造多样性的互动平台,满足不同酒店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让酒店员工在宿舍、在虚拟的网络中扩展社会资本的途径,去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信息获取渠道与调动资源能力。
  (二)打造社群文化,增加社群内容的信任度
  酒店员工以青年群体为主,青年以个体化方式构建“生活交往圈”时,应将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边界”考虑进来,以获得幸福感等社会情感支持,从而由个体化走向社会融合[2]。以社群构建青年的“边界”,增加社群内部的信任,产生互惠性规范,增强社会资本,提升归属感。
  因此,社工通过走访调研,收集青年的兴趣特长等青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不同的社群文化。社会工作者灵活应用三大基本工作方法培养安置区内的社群文化。例如,采用个案的手法,发掘个人潜能,助力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进而培养社群领袖;通过小组的方式,增强社群内部的互动,增强社群内部的团队动力,培养与巩固社群小组;通过社区活动,展示社群的风采,增加社群与社区的联动,在互动中加强信任度与巩固人际交往网络。以乐队社群为例,通过个案的手法,通过增加其自信心,重点培育其人际沟通、表达、组织等能力,增加其组建社群的信心与能力,为社群打造核心骨干,在平时的互动中,增加领袖的权威。采用小组的方式,组建兴趣小组,以小组排练、团建、座谈会等方式固定社群凝聚力;通过开音乐会、办大型晚会等形式,增加社群存在的动力与目标性,培养组员间的默契与信任感;通过事件,加强酒店员工与本地人口的联动与熟悉、信任。
  (三)以本土文化为纽带,提升对本地文化的理解,促进与本土融合
  黎苗族文化是海棠区的重要本地文化,蕴含着本地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习俗等内容。社工以社区活动为契机,以黎苗族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引领酒店员工认识和了解黎锦文化的发展、体验黎锦工艺制作过程、感受黎族竹竿舞的魅力等,深入了解黎苗族文化。通过黎锦工艺品展示向酒店员工分享常见的黎族织锦图案,图案中反映的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文化习俗,使员工增加对本地的了解,进而增强酒店员工对黎苗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提升酒店员工对于本土特色文化的兴趣,增加彼此的理解与包容,促进员工与本地生活习惯融合,产生情感共鸣与纽带,增加其社会资本。
  (四)以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融合
  公益活动是一种社会参与、能够快速与本地居民建立联系的方式,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促进对本地的生活与环境的了解;同时,可以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个人的社会资本。社工以公益服务为媒介,引导酒店员工主动融合,走进本地社区参与实践,增加自身经历,在互动中增加社会资本。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引导酒店员工参与防疫、净滩、慰问困境人员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连接,扩大社会网络;同时,引入当地社会组织,丰富人际网络资源,增加社会资本。
  四、社会工作介入“新移民”社会融合的成效与反思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移民”社会融合的成效
  1.丰富日常生活,扩展社会网络,促进社会融合
  丰富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从虚拟网络到线下交互场景;社会网络从同酒店同事,到不同酒店同事,到本地居民。在社区平台中交流互动及自我展现,为其社区生活增添乐趣,发挥自己特长,收获自我的价值感与认同感,如新颖的舞会、英语角、乐队交流音乐会、篮球赛等来丰富生活方式。
  2.发挥社会网络的心理支持作用,提升归属感
  在多样性的社群团体中,通过互动交流,增加信任感,使社群成员在工作、生活中更容易得到支持,情绪获得疏导,满足其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有一些刚来海棠区的青年,通过青年之家的活动很快认识了新朋友,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些通过球赛等形式,共同在群里聊天、吐槽工作的不顺等,相互给予支持,舒缓情绪。
  3.加强社会网络的连接纽带,促进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丰富的本土文化体验,使酒店员工与本地人口有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体验中增加比较的包容与理解,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增加对彼此思维逻辑的了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比如,在黎族文化活又辛私獗镜氐纳活、习俗、人际交往方式等,有利于在社会网络构建中趋利避害、相互尊重,巩固社会网络。

nlc202212191211



  4.增加社会参与,引导酒店员工主动融合
  通过社会参与、深入本地生活社区,主动了解、关心本地的环境、人文与社会组织,构建网络的社会网络,进而培养主动融合的意识。比如,在组织慰问社区弱势群体活动中、参与环境保护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破除无力感,增加适应社会融合的能力。
  (二)社会工作介入“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反思
  1.被动的融合对象需要进一步动员
  由于酒店班制的特殊性,酒店活动时间受到限制,社工开展活动时间无法覆盖所有的群体。网络娱乐已成为现代酒店员工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且酒店宿舍公寓内配备了基本的活动设施,大部分人上班之余都喜爱宅在宿舍园区。因此,社工在介入过程中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性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被动的社会融合对象。
  2.整合更多本土资源,促进与周边的联动,提升资源使用能力
  受社工验阅历与专业素养的影响,社工的经验不够丰富、理论不够扎实、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有效,因此导入给酒店员工的社会资源不够,这不仅需要加强社工专业素养的提升,还需要联合政府整合周末的正式、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丰富酒店员工的社会资本,提升其调动资源的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至寒,金太军,徐枫.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路径的障碍及其消解――基于资本要素禀赋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1):57-66.
  [2] 彭定萍,丁峰,祁慧博.如何从个体化走向社会融合――社会参与对青年幸福感之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0,(1):49-55.
  [3] 彭国芳,谭湘颖.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对社会资本和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J].体育科技,2021,42(4).
  [4] 张江龙,谭祖雪,章晓.空间理论视域下农民工社会融合实践研究――以“外来者”聚居区福村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7,(9):84-93.
  [责任编辑 彦 文]
  收稿日期:2022-06-17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规划课题“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新移民’社会适应与融合研究”(HNSK(QN)21-74);三亚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社会治理视域下‘新三亚人’的社会需求与社会适应研究”(USYYB22-25)
  作者简介:卓陈永(1990-),男,福建宁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张琴(198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研究。

nlc202212191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348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