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应链金融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的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晓彬

  摘 要: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这得益于国家出台一系列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政策,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中重要的一员,在供应链金融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M从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国际供应链金融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比、供应链金融特点以及对发展国际供应链金融的阻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中发展国际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国际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2)36-0166-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36.166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中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同时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聚焦提供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2021年11月,国家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也提出探索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创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打造要素集聚、反应快速的柔性供应链。由此可见,在我国政府的多个层面,经济的多个产业都在积极推动供应链的发展。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同一条供应链内的各个参与方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助、共同发展、互为生存的基础。根据市场竞争新现象,著名的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由此可见,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还是一条增值链,是生产物料在供应链上通过加工、包装、运输等不同的过程中增加价值,给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带来效益的增值过程。
  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深深明白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之间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是在同一供应链上的参与方并不是都可轻而易举地从商业银行手中取得资金融通的机会,并进行授信融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与否考虑的因素往往是针对企业自身的资质方面。与此同时,在供应链链路上的上下游企业之间所采用的结算方式中,赊销已经悄然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而处于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却很难通过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资金的支持。这些中小企业会因资金的短缺但同时却又无法从商业银行手中获取到资金融通,这就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整个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断裂。社会发展到此,对于侧重于关注供应链链路上整个交易过程、关注供应链链路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融资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1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比
  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是针对某一企业客户单独提供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仅仅从企业的具体某个贸易环节来对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供应链金融关注整个交易的全流程以及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包含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同时关注、整合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综合评估。同时,供应链金融是针对供应链所在产业的特点、跨行业为供应链链路上各个参与方提供金融服务。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有利于鉴别、提升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弱化中小企业自身难以在金融机构中获得资金融资因素的限制,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与实业经济的有效互动。
  供应链金融围绕在商业银行和核心企业之间,有效管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将单个企业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因此,相比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其独特的特色。
  2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从供应链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供应链的服务对象可知,供应链金融有着与传统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相比独有的、与生俱来的特点。
  2.1 服务对象是整条供应链而非单个企业
  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不仅要看申请融资企业的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看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网络中的身份及地位。金融机构关注点往往不是单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链路上的各个参与方的运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判断资金流是否通畅,是否适合放贷。除此以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对整条供应链业务的产业情况进行分析,供应链所处的产业是否为朝阳产业,是否有发展前途,综合判断是否适合为其放贷。
  2.2 服务范围是整条供应链而非单个企业
  在整条供应链里,供应链各个参与方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因此,金融机构不是解决某个企业的某个短期资金需求、一次的交易资金缺口,关注的是企业长期发展趋势,提供的是核心企业同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更为顺畅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贷款的发放与否,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链路,目的是促进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2.3 资金监管的是整条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流而非单个企业的资金流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势必需要对供应链资金进行监管,并且监管的范围涉及整条供应链的资金流动。一般而言,供应链金融开展的是针对供应链中某一交易涉及的物流、商流等要素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这样金融机构就能够把一次交易中所涉及的每个业务环节进行分拆,通过对每个具体的交易环节逐笔交易情况进行审核放款,以此保证资金的使用被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金融机构对资金流的监管可确保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因资金流回流的有效控制,对融资还款来源资金流提供有效保证。

nlc202301121125



  2.4 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覆盖整个供应链
  开展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融资企业进行整体评价。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不仅需要评价融资企业自身,还要分析企业所在的供应链情况,以及供应链所在行业的整体情况。例如,在企业自身方面,则要了解它的生产运营情况、资产结构,以此来分析该企业的盈利前景,进而判断是否适合放贷;分析企业所处供应链情况的时候,则要了解这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状况,申请融资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其他供应链中的参与方的关系;分析行业的时候,则需要了解整个国家该产业的行业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国家经济政策是否有倾斜,整体的经济环境是否有利于该行业的发展等因素。分析这些都需要将企业的每一笔交易的资金流、每一项物流活动、每一次信息交流等与企业运营有关的海量数据以及配套接入相关的国家监管机构,使用诸如海关数据等官方发布数据,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再对这些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此综合计算得出评估结果,并以此结论帮助金融机构做出正确决策。
  3 发展国际供应链金融的阻力
  3.1 经济政策差异
  各国对外政策的差异是发展国际供应链金融的一大阻力。在国际贸易里,各国贸易政策存在差异,没有一套统一的政策或惯例约束,国际供应链金融的开展会让国际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参与方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容易诱发、产生套利、套汇,不利于国际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国际供应链金融里,各国往往会根据本国产业发展的情况做出调整,例如,埃及的外汇政策调整,需要有对外贸易需求的企业均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单据的传递,因其政策的推行,将影响企业选择贸易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由此可见,各国政策变动是最为不可控的阻力。
  3.2 交易习惯差异
  各国交易习惯上的差异究其根源往往是因为各国贸易政策的差异引起的。例如,意大利等部分欧洲国家,为避免征收印花税,国际贸易中不适用商业票据作为应收账款的交易凭证,而使用undertaking,这种在不同国家商业习惯不一致。因此,在开展国际供应链融资中的应收账款融资时,这些国家则不能用商业票据,势必为国际供应链金融带来一定的影响。
  3.3 信息技术和数据共享难度加大
  虽然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高端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成本。然而,在国际供应链金融链路上各个参与方会受到各国高端技术应用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无法运用先进手段多维度收集信息、风险监控等。同时,各国出于保护核心信息的初衷,P键技术未能得到普及,因此业务的开展需花费大量人力核实贸易资料的真实性,加大供应链金融推广范围。
  3.4 风险管理难度加大
  在国际供应链融资里涉及的参与方多,且参与方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国际供应链金融里,风险管理方面不仅仅要考虑企业自身因素,如供应链情况、行业情况,还要考虑国际环境因素,如各国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例如,中美关系紧张时期,则会对国际供应链金融带来国家层面的风险,供应链金融将难以开展金融服务活动,一旦风险不可控的因素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在考虑安全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也会优先考虑其他的融资方式,国际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开展因此会动力不足。
  4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基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趋势,同时鉴于国际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上存在的种种阻力,在此为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提出以下建议。
  4.1 搭建透明、高效的信息平台,加大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范围
  信息共享平台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设施条件。要实现信息共享,解决诸如交易政策、交易习惯差异等不对称的信息因素,信息共享平台是基础。商业银行可积极对接多种数据来源以谋求搭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实现与核心企业的ERP系统对接,满足多维度信息收集、风险监控等功能。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开展上下游客户,深度渗透核心企业的整个供应链并提供一揽子业务。
  二是加强与物流企业、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合作,通过物联网对实体货物移动轨迹的自动捕获以及物流信息可视化展示,银行可以及时、准确地追踪跨境供应链上的物流和信息流,获取全面、真实的货物交易数据。
  4.2 搭建风险监控平台,加强风险结构化管理
  搭建风控平台,利用行业数据,外购官方等数据,根据各产品的特点和风控要求设置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业务的动态风险分析、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同时,通过对链路上的各个交易进行分拆,对各个环节通过搭配保险、担保、协议、准备金等方式,联合、引入供应链上诸如保险、物流等不同领域的参与方,让不同专业领域的参与方根据行业特点进行监控,进而达到对风险进行稀释、降低的目的。
  4.3 加强资金流的控制
  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时,加强对其所融通的资金进行控制,控制资金的使用投向则有利于将资金作用得益于供应链链路上的各个参与方。同时对还款资金来源的监控和控制,以确保对供应链金融的资金进行闭环管理,确保资金流通畅。
  5 结论
  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其大部分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这也是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各种委托代理服务的原动力。在中间业务里,供应链融资也是其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银行来源于为客户办理的各种委托代理服务。商业银行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充当设计者和资金供应者,也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提供方。供应链金融的各种融资产品可以很好地实现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目标。因此,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国际供应链金融开展所遇到的阻力来看,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不仅仅依赖金融机构推动就能使之规范运作,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同推动,共同组建、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制定相应的国际惯例,并协同保险行业、物流行业等领域的参与方共同执行、推动才能实现,才能培养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宏春.绿色供应链在生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J].国研网,2020(10).
  [2]程会强.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J].中国财经报告,2016(3).
  [3]张仲允.读懂供应链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4]国研网金融研究部.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及商业银行业务布局现状[J].国研网,2019(9).
  [作者简介]刘晓彬(1983―),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贸易经济。

nlc202301121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399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