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常见问题及改善策略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刚新
[摘 要]新时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学术人才与职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其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管理高校资产,确保资产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高校各项科研、教学、管理及党建等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现阶段,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出现了闲置浪费等现象,需要对此加以改善。文章从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改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02-0082-03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高校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制中负责培养高素质学术人才与职业人才的教育环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财产为高校各项科研、教学、管理和党建等工作提供成本支持,以实现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提高。现阶段,部分高校对资产管理缺乏重视,没有建立相对完善成熟的资产管理机制,采用的资产管理方法过于落后,导致投入到高校建设中的资产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存在闲置、浪费等问题,导致高校办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一)优化资产利用模式
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学术人才与职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会对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例如基础设施与硬件设备的购置,高校科研、教学及生活等环境的改善,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高校建设工作涉及较多领域和环节,需要根据不同工作内容的具体需求对投入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完善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根据高校在科研、教学、服务、管理及党建等各个领域的目标需求以及高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制订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避免一部分建设项目出现资金闲置浪费、另一部分建设项目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对资产的充分、合理利用。
(二)加强高校办学建设
新时代,对建设型学术人才与职业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校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只有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才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综合素质水平更高的优秀人才。通过全面、完善的资产管理,高校能够将国有资产合理分配到高校建设的不同项目中,购置到更多、更先进的科研材料与教学设备,为学术研究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还可以将资产投入至高校管理服务中,使管理服务团队能够为高校师生打造更为优质的学习、科研及生活环境,并加大在党建思政领域的资金投入,为高校构建良好的文化风气,推动高校建设,实现办学水平的有效提高[1]。
(三)响应时代建设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与社会提高了对现代教育体制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学术人才与职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也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建设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以充分满足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数量也在持续增长,高校办学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事业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国有资产的支持。只有加强资产管理,优化高校组织管理模式,才能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进程,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求。
(一)资产配置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管理资产时,往往会出现资产配置过于随意的问题,没有采取科学的手段与合理的程序保障资产配置结果的有效性,不仅导致部分资产出现闲置、浪费等情况,还会使高校部分建设项目因资金短缺问题而耽搁延误,无法顺利进行。
高校在购置设备时,没有提前{研各类设备的市场价格,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对投入的资金进行预算,或存在预算标准不合格、结果缺乏准确性等问题,预算结果与购置方案缺乏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审核验收,导致所购置的设备在数量与质量上难以有效满足高校不同部门的工作需求,部分设备在购置后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导致大量资产被闲置浪费,降低了资产利用率[2]。
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力度,为高校分配了有使用年限规定的专项资金,但部分高校院系在使用专项资金时没有充分调研,导致资金使用期间的执行率过低,应用的项目不够科学合理,往往会在年底突击上项目,资产配置管理缺乏合理规划。此外,使用资产采购设备材料时,部分采购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程序采购,采购期间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容易造成资产浪费。
(二)存量资产使用效能低
很多高校拥有的资产存量较大,但存量资产没有合理应用到高校各项建设工作中,导致其无法充分发挥实际效用。
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在配置资产时,往往会将其运用在设备、材料等实物的采购上,采购过程存在盲目性,不重视采购物资的使用价值,在购置资产后,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做出阶段性评估,导致购置的资产无法在满足各部门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得到充分利用,引发了闲置浪费等问题。
很多高校在使用资产时往往会为不同部门购买重复或相似的设备,没有通过合理的前期调研与完善的资产共享机制使不同部门共同使用固定设备,将节省下来的资产用于购置更多种类丰富的物质资源,导致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利用率不高[3]。此外,部分高校的资产使用绩效考评机制的建设相对落后,对资产的使用情况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导致负责资产管理与物资采购的部门缺乏足够的约束,容易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难以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率,无法发挥其实际效用。
(三)资产处置缺乏规范性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开展资产处置管理工作时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没有在资产报废、对外投资及出租出借等工作中按照规定流程对相关手续进行严格审批,导致投入到高校建设工作中的资产出现流失问题。
部分高校没有及时对已达到报废年限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理,资产无法顺利进入到报废流程中,导致虚增资产的账面价值出现较大问题,严重干扰了高校的资产管理程序。
部分高校虽然将部分已达到报废年限的资产及使用价值过低的易耗品进行了报废处理,但这些资产残值并未流失,而是长期存放在仓库中,高校没有对其充分利用,也没有使经过处理的资产残值顺利进入到财务管理流程中,引发损失浪费。此外,资产报废及转借投资等流程没有严格审核,容易导致资产流失[4]。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过低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资产管理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存在效率过于低下的问题,尽管很多高校建立的财务信息平台系统按照资产管理的不同流程或环节增设了多种功能体系,如预算管理、账务处理、内部控制和非税收入等,但这些功能体系分别由高校的不同管理部门管理、使用,没有附加数据信息联动传输等功能,导致高校负责资产管理的不同部门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资产管理效率无法得到快速提高。
(五)管理人员不够专业
随着高校资产投入力度的加大及信息技术在资产管理领域的运用,高校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较低,部分资产管理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在处理问题时存在较多漏洞,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难以得到可靠保障。另外,高校没有建立针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绩效考核机制,导致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加强资产预算管理
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应加强预算管理,了解高校各部门的物资需求,为后续资产的购置与分配管理等环节奠定基础。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调研不同部门的物资购置需求及其使用情况,并掌握不同物资类型的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编制购置物资专项资金的预算,确保预算方案既能够满足高校各部门的使用需求,又不会出现闲置浪费的情况。待预算方案编制好后,需要集合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审核预算方案,确保其实用性及可行性[5]。
高校要合理分配预算资金,使购置的资产能够合理分配至不同部门岗位中,使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此外,高校要优化采购审批与调剂流程,使购置的资产能够通过共享等形式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或紧缺问题。
(二)完善管理流程制度
在全面管理高校资产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执行相应操作任务,使完善的管理流程制度为高校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指导。
高校要加强对存量资产的使用管理,在采购期间通过完善的流程规范促使管理人员加强对物资使用价值的重视,严格监督管理资产的使用情况并做出阶段性评估。通过完善的资产共享机制,使不同管理部门能够在不同时间段合理使用大型物资,提高资产利用率。高校要加强对资产处置工作的规范管理,优化资产报废流程,确保工作人员按时对已达到报废年限的资产进行报废处理,避免资产残值过度侵占高校资产存储空间,造成资产浪费。高校要加大对资产投资转借等行为的管理力度,在投资转借时要以严格的审批流程与完整的手续为保障,避免资产流失[6]。
此外,高校要全面考核资产的使用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绩效监督考核制度,科学、客观地评价资产运行效果,利用考核机制激励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三)优化信息平台系统
高校需要在资产管理中引入信息平台系统,使负责资产管理不同流程或环节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信息平台系统中快速输入管理数据信息,通过一体化线上平台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传输共享,将资产管理流程中的预算管理、账务处理、非税收入及合同管理等不同环节衔接串联起来,形成科学的信息化资产管理体系,实现高校Y产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
(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高校需要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使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在掌握现阶段高校资产分布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目标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工作流程明确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拓宽资产管理人员的视野与思维。另外,高校要综合评价资产管理人员的阶段表现,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晋升制度激励资产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高校资产管理能够将分配给高校的国有资产分配至科研、教学、管理及党建等各项建设工作中,全面提高高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水平,避免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当而出现闲置、浪费等现象,导致高校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在现阶段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资产处置不规范及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管理团队要加强预算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构建线上管理平台,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国有资产在高校各项建设工作中的合理配置。
[1]樊梅,蒋宝晴.加强信息化建设 促进高校资产管理转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04):78-80.
[2]杨娟.大数据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优化策略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11):10-12.
[3]翟韦西.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21(26):82-85.
[4]冯林.新形势下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0(11):136-137.
[5]刘祖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9(01):105-107.
[6]束丽琴.基于资产清查视角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问题及策略[J].中国市场,2018(19):149-1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45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