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本文选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差异;因子分析
  
  区域间的非同质性决定了金融资源的空间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从而决定了区域金融的存在和金融在不同区域发展方式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短短30年从形式上几乎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历程,金融总量迅速增长,金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成长,金融发展的区域特征越来越突出,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日益严重。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区域金融发展的变动特征,对于我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一、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按照戈德史密斯(1969年)的观点,“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则是指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包括各种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营特征、经营方式、金融中介机构各种分支机构的集中程度等。金融发展具有双重表现,即金融总量的增长和金融结构的优化,它们构成了金融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虑到区域金融发展的特点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在衡量各区域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状况时,本文将结合已有的信贷资产的配置状况指标、金融资产的比重指标、证券规模指标等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主要从金融发展的规模、金融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两方面来考察。
  金融规模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显性指标,也是衡量金融体系实力雄厚的最重要的标志。金融体系从机构形式的表现来说,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等。通过金融规模的比较,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这里主要用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组织规模两大指标来表示。考虑到地区间的人口及经济规模差异,我们用人均存款余额和人均贷款余额代替反映金融发展总量实力的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总额,这一方面可以衡量人均占有金融资源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衡量金融中介的效率;以金融从业人员数作为衡量区域金融组织的规模。
  金融发展不仅体现在金融资源量的增长,还应表现在其质的提高,金融发展质与量的统一应体现在金融结构的相对合理性、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性以及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等多方面。在此,用金融相关比率、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收入比、存贷差、存贷比等指标来表示。
  二、模型设立和指标数据选取
  本文拟选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差异进行综合评价,模型数据以山东17座城市的相关截面数据为基础。为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上述数据均采用2007―2009年的平均值。数据主要来源于2007―2009《山东金融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山东保险年鉴》等。模型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7.0。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矩阵,然后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最后,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并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个数。根据因子抽取个数取决于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方差贡献,方差贡献越大,公因子越重要,其对所研究区域特征的刻画程度越高这一原则,当重要性居于前几位的因子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或超过85%时,这几个因子就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所研究区域的综合特征。计算结果显示,可以选取2个因子作为主因子进行分析。
  通过对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对两个主成分作如下解释;公因子1在金融机构人均存款余额、金融机构人均贷款余额、人均金融业职工数、保险密度、存贷差等指标上载荷较大。从指标所代表的意义来看,主要反映了金融发展的量的扩张性,可以视为金融发展的规模因子,其贡献率达47.972%;公因子2在保险深度、金融相关比率、收入比以及存贷比等指标上载荷较大,从指标代表的意义来看,主要反映了金融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可以视为金融发展的效率因子,其贡献率为37.632%。利用回归法得到2个公因子的得分F1,F2,然后将旋转后的2个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因子得分,即F=(F1*47.972+F2*37.632)/85.604,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对各城市金融发展水平排序如表1:
  表1 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及排序
  地区 第一因子得分 第二因子得分 综合因子得分 名次
  济南 1.70325 2.79748 2.1843 1
  青岛 1.19025 0.86793 1.0486 2
  东营 1.72568 -1.44289 0.3328 3
  莱芜 -0.04225 0.59018 0.2358 4
  威海 1.03406 -0.86270 0.2002 5
  烟台 0.94275 -0.79613 0.1783 6
  淄博 0.69559 -0.85448 0.0142 7
  日照 -0.84296 0.76192 -0.1374 8
  潍坊 -0.47353 0.24683 -0.1569 9
  临沂 -0.95502 0.48690 -0.3211 10
  济宁 -0.28466 -0.65730 -0.4485 11
  德州 -0.66833 -0.18547 -0.4561 12
  聊城 -0.72353 -0.20431 -0.4953 13
  泰安 -0.35252 -0.68086 -0.4969 14
  滨州 -1.06171 0.22138 -0.4977 15
  菏泽 -1.35006 0.54187 -0.5184 16
  枣庄 -0.53700 -0.83034 -0.6660 17
  
  表1中的综合排名反映了山东省各城市的金融发展差异。济南、青岛、东营、莱芜、威海、烟台、淄博综合得分为正值,表明其金融发展整体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其余为负值的城市,则达不到省内平均水平。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知道,济南和青岛两市的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半岛城市群地区的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鲁西地区和鲁南城市带,如半岛城市群区域内的青岛、东营、威海、烟台、日照、潍坊分别排名第2、第3、第5、第6、第8和第9位。山东省的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以济南和青岛两个中心,金融发展水平向外逐级降低的整体特征的情形。从区位上来看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
  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城市圈虽然有济南、莱芜和淄博三市的排名靠前,分别位于第1、第4和第7位,但是其他地区的名次相对落后,这说明作为该地区中心城市的济南对于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和金融辐射能量还不够,济南的经济金融成长得益于其作为省会城市良好的金融资源获得优势和金融人才集聚。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发达,主要是因为其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港口众多,工业比较发达,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政策相对宽松。相对来看,鲁南城市带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其金融发展受制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资源的贫乏。
  四、政策和建议
  1.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济南和青岛两市开放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同时又是两个重要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将济南和青岛培育成具有一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区域金融中心,不但可以带动区域金融的发展,而且还是山东区域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举措。
  2.积极抓住市场变化机遇,加快发展金融业。90年代之后,我国金融资源的竞争从对国有金融资源的竞争转向到对市场金融资源的争夺,金融资源的调配不再单纯依赖国有金融机构,各种形式的金融利用和开发方式相继出现,金融相对落后的鲁南城市带地区应该抓住市场变化的机遇,发展金融业,促进金融成长,缩小区域金融差距。
  3.鼓励金融创新。金融低成长区域的区域金融发展滞后,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区域金融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加快鲁南和鲁西区域金融发展要在改善外部环境的同时,加快自身的理念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杰.经济的区域差异与金融成长[J].金融与经济,2009(6):16-19.
  [2]李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3-94,120-121.
  [3]李瑞英.浙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J].海南金融,2010(10):32-35.
  [4]豆晓利,王文剑.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变动趋势与地方政府行为[J].上海金融,2011(2):9-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45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