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阎君 王莹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就是使农业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采用产、供、销一体化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集成化。一体化。这样规范而高效的农业产销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与不足,使得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了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并且通过供销的网络渠道,使农产生不仅能高效的卖出,往往还能卖个好价钱。因而,本文主要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做法以及农业产业化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巨大影响三个方面,对该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联产承包责任制;增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千方百计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更是一个国家维护长治久安、处理好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因而,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过加工、运输、销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注入了劳动者的的劳动成本。那么怎样减少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怎样在每个环节上减少劳动耗费,以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都是目前农业工作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那么针对农业生产分散化、产销分离化的农业现状,许多地区采用了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高科技手段集中分散的农户,利用高效、统一的产销网络,使更多的农户得以顺利的销售其产品,进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主要表现为县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数为小的粮食加、粮油加工企业,且总的数量较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就是培育更多具有开拓能力的、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的、能够更好的为农民提供服务、促进其产品增收的龙头企业。然而现在处于探索阶段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不能按照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需求而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企业与企业间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企业与农民间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因此真正的返利于民、使农户进入农产品大市场、以及运用科学技术扩大经营规模并未落到实处。
  主导产业选择不善。许多农业产业化经营并未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因而不能将自然资源合理转化为农户潜在的经济效益。农户与农户间仍未做到专业分工,因而生产规模不够大,且盲目的上新的项目也造成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进行加工。
  农产品加工和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产品加工有利于减少农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损失,充分利用了农产品中的副产品,且在多次加工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机会。而现有的企业对于农产品的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
  实现品牌的增值,这对于一些在特殊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制造企业而言尤为可惜。
  忽视农产品的储存、包装也是其产品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储存的目的在于减少农产品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因为许多农产品都是不宜存放的,因而农户往往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传统想法是怎样尽快的销售,而不是在其储存上多下功夫,导致了储存方面技术的匮乏。销售过程中,企业并未提高对其包装的重视程度,未能采用合理的运输工具、运输线路,也并未使用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包装来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值,也并未用更好的包装工艺,减少运输途中农产品的损失,造成了劳动价值的无效损耗。
  二,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做法
  (1)加大领导的重视程度
  多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活动,相关领导、工作组应对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其结局的措施,并且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并加大对其的表彰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负全责,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落到实处,促其做大做强,并通过龙头企业的表率作用,带动全村的经济发展。
  (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扩大招商引资
  通过对该地现有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分析,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势产业。政府在保证品牌的优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招商局应加大对该县的宣传,采用招商引资的方法,为当地带来更多的资金、更多先进的技术,以采用工业化的手段,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升扶持质量,高效培育龙头
  许多地区的龙头企业扮演着“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信使的角色,因而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此形势下,开辟产业化经营的一条龙服务,为广大龙头企业、申报龙头企业的单位就提供了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从征地、厂房建设到证照办理,从优惠使用厂房用地到税收减免,都为龙头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4)加强品牌效应,提高基地建设
  引进先进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然后建立自己的品牌,
  通过提升品牌效应,收获品牌所能带来的更多的附加价值,实现基地化建设所带的区域化优势。
  (5)做好龙头企业的申报、监察工作
  对发展较快的地区企业,逐一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走访,并对其宣传相关的申报政策、申报审批流程、优惠措施等。同时派遣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口的为企业申报提供服务,帮助其完善各项资料。争取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也省去中间的冗余环节。对于申报成功的企业,应在后期派遣专员进行监察、走访,防止其利用荣誉不思进取,降低农产品质量,同时也为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打通了一个及时向上级反馈的渠道,保证了问题的早反馈,早解决。
  三,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增收产生的巨大影响
  (1)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了以往生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的现状,扩大了生产规模,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更大、更集中的资本投入,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将分散的农户统一起来,通过完整的产销服务链条,解决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2)全面的市场信息为销售保驾护航
  原先一家一户的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裂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市场的供求规律,导致了产品的供过于求或者看不到市场对产品旺盛的需求欲。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规律或者盲目的跟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导致产品卖不到预期的价格,有时甚至出现大丰收的年度却并未有一个好的收入。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地把农户分散性的小生产融入到符合市场规律的大市场之中,市场通过向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引导其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而农户通过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市场规律,有效实现了其产品的增收。
  (3)农业产业化生产抵御了一定的市场风险
  产业化经营,大大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了市场波动、突发自然灾害对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将各链条、各环节结为整体,形成合力,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当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便可通过其他的回路进行弥补,不会导致整个产销网络的断裂。
  (4)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经济效益明显偏低。这样的不平衡导致了农业资源的大量流失,严重削弱了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支柱性的地位及作用,也产生了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收入,并且为当地的加工业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招商引资的进入为当地的科技、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工业化的道路使农村的发展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进。
  四.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仍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因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追求快速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探索过程企业中要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因地制宜,政府部门对内应给予相应的帮扶政策,绿色通道,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对外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到更先进的技术以及更充裕的资金,以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高效的改善生产关系,并最终实现农民的全面增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73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