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票据池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祖亮

  集团公司资金有效运作是其生存发展的保证,而大量的应收商业票据势会增加集团公司资金占用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以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其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在传统的票据管理模式下商业票据所存在的错配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从而提出了“票据池”这一票据管理模式,并将票据业务外包,加快票据资源流转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企业降低资金占用,盘活票据资源,充分地发挥商业票据的资源价值功能有所启发。
  企业集团;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池;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86-03
  近几年,票据结算逐渐成为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主要结算方式之一,企业一般都拥有大量的应收商业票据。但是,受传统的票据管理模式的限制,企业一方面需要向商业银行大量融资,另一方面却将大量的票据资源白白地闲置。与应收的银行承兑汇票相对应,企业必然同时会拥有大量的应付商业票据,并为此支付大量的承兑手续费用。对于集团企业而言,由于成员企业众多,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庞大,承兑手续费用支出十分可观,从而出现了集团企业应收银行承兑汇票金额居高不下,承兑手续费用居高不下的“双高”现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企业集团的财务协同效益无从发挥。这就迫切要求企业集团改变成员企业票据分散管理的状况,加强票据集中管理,通过建立“票据池”,盘活票据存量资源。
  一、传统票据管理模式比较
  近年来,随着商业信用方式的发展,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因而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拥有大量的商业票据资源。出于信用管理的需要,并发挥企业集团的整体效应,票据管理方式已经由最初的分散管理方式过渡到目前的集中管理方式。概括而言,企业集团商业票据集中管理模式可以粗略地划分为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票据虚拟集中管理模式和票据贴现模式等三种集中模式,现分述如下:
  1.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
  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是由集团公司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将本集团各成员企业的银行承兑汇票全部集中于集团公司总部,由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或集团财务公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在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或集团财务公司负责票据收入和支出计划的编制、票据保管和会计记录。集团成员企业所收到的所有商业票据均须按时送交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或集团财务公司,票据支出时需要经过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或集团财务公司批准。通过商业票据的集中管理,集团公司可以全面了解各成员企业票据的收支情况,监测票据金额存量及其增减变动信息,有效监督票据收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通过对票据实物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票据遗失或者被盗等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损失。但是,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忽视了各成员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成员企业的应收票据进行计划管理,得不到公司法的支持,同时也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因而容易产生集团与成员企业之间的矛盾。
  2.票据信息集中管理模式
  票据信息集中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对票据收支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即以票据信息为手段对集团成员企业的票据实物收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成员企业发生票据收支,要通过会计系将收支信息及时传递给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票据实物仍然由成员企业自行保管。通过信息集中管理,集团总部可以全面地了解票据有关信息,为票据管理提供信息基础。票据信息集中管理模式吸收了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同时尊重了成员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避免了计划管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得不到行政手段的支持,集团对成员企业票据信息的管理有可能会失控。所以,集团公司要加强对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控制,向成员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并统一集团财务管理制度,为票据的集中管理提供体制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3.票据内部贴现管理模式
  票据内部贴现管理模式是指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需要融入资金时,可以将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给集团财务公司,财务公司资金不足时,可以再将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再贴现。可见,票据内部贴现管理模式事实上也是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商业票据进行集中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只不过它采用的是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是: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低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即成员单位直接向商业银行贴现的成本高于集团财务公司内部贴现成本。因此,票据内部贴现管理模式,主要是以降低融资成本为主要目的。与其它两种票据管理模式不同。票据内部贴现管理模式充分尊重了成员企业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独立的经济利益,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处理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事务,因而是票据实物集中管理模式和商业票据虚拟集中管理模式的一种较好的替代方式。
  二、传统票据管理模式的缺陷
  通过对以上三种传统的票据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以上三种模式均没有突破传统的资金管理理念。当企业收到银行承兑汇票时,要么是将其持有至到期,要么是在其到期之前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或者是在票据到期之前将其背书转让给供应商,以实现票据资产的流转,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错配风险”。
  1.背书转让与时间和金额错配风险
  这里的背书转让是指企业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其到期之前,将其背书转让给原材料供应商,票据的背书转让容易受到交易对手和限制。例如,票据的期限和金额要符合供应商的要求。也就是说,票据的背书转让可能会出现时间和金额的错配问题,使交易无法达成,从而使企业被动的持有大量的应收票据。
  2.贴现转让与利率错配风险
  票据贴现转让常常受到市场利率的限制。由于贴现利率高于贷款利率,所以只要企业不急需资金,企业通常都不会向银行贴现,从而使企业主动地持有大量的应收票据。
  由于传统票据管理模式无法摆脱票据流转面临的“两个错配风险”,票据资源的沉淀便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企业主动持有应收票据,还是被动持应收票据,其结果并无不同,都会使应收票据发挥不出资源应当具有的价值。
  三、票据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票据资源沉淀的原因是银行承兑所存在的错配风险,票据改革的思路也应当是降低票据错配风险。与单一的企业组织形式相比,企业集团具有资源优势、协同效应及规模经济效益等优势,具有资源聚合和配置的能力。利用这一优势,企业集团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就票据管理而言,企业集团可以将银行承兑汇票组成“票据池”,并将票据业务外包,以规避错配风险,发挥其融资功能。
  1.企业票据管理模式变革的紧迫性
  如上所述,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一般都拥有大量的商业票据资源,能否盘活这些资源,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宏观货币形势的日趋从紧,企业普遍都感受到了来自资金方面的巨大压力。快速增加的银行承兑票据数量,逐渐成为了企业资金管理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始推进“票据池”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票据池”的功能
  所谓“票据池”,就是企业将连续多笔的应收票据汇聚成“池”,并以一个整体质押给商业银行,作为授信的担保,以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票据管理模式。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完全外包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提供对商业汇票的鉴别、查询、保管、托收、贴现、质押等一系列专业服务,以降低企业票据管理成本、控制票据保管风险。具体而言,一个完整的“票据池”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银行承兑汇票查验业务。由其提供银行承兑汇票鉴别服务,查验汇票真伪,并向汇票承兑行查询,公司在收到银行查验通知后,办理发货。
  (2)银行承兑汇票保管业务。对查验真实的票据,银行代为保管票据,减少了企业票据被盗抢的风险。
  (3)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托收业务。银行定期清点票据、及时安排向承兑行办理到期托收。
  (4)银行承兑汇票质押融资承诺。银行提供承诺,企业可以随时提出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的申请,银行将随时提供授信支持。
  (5)基于银行承兑汇票的理财服务业务。商业银行将票据托收回来的资金,转为定期存款等,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理财服务。
  可见,“票据池”是以未到期商业汇票代保管功能为依托,集票据托管、质押融资功能于一体,是对传统的票据代保管业务的拓展和延伸,它通过对票据资源的灵活运用,盘活流动资金,充分实现了票据资源应有的价值,。
  3.“票据池”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票据池”就是用票据作为质押物,从商业银行取得短期周转贷款额度和商业银行对商业汇票承兑的承诺。“票据池”为企业集团加强票据集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企业将银行承兑汇票质押给商业银行后,就可以绕开票据贴现利率的限制,直接换取银行信贷额度,而无需选择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从而避免高额的贴现利息支出。“票据池”还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商业银行专业化管理和信息服务能力,降低企业集团的票据业务工作量,科学高效管理票据资源,从而使企业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主业。例如,在票据业务外包之前,企业一般是在收到商业票据之后,自行查验票据真伪,然后再决定向客户发送货物,不但要承担相应的管理成本,而且还要自己承担票据查验风险。票据业务外包之后,企业可以将收到的商业票据直接转交给商业银行,委托银行查询票据真伪后,根据银行的通知向客户发送货物,因而可以将票据查验风险转移给商业银行,从而将主要精力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并有效地锁定经营风险。
  四、结论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87页)
  传统的票据管理模式由于无法避免票据错配风险,因而不得不使企业沉淀大量的票据资源,而“票据池”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票据错配风险,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有效地整合票据资源,因而代表了票据管理的模式的发展方向。
  [1]洪立阳.浅析企业集团的票据集中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1(34).
  [2]王玉明.财务公司对集团票据管理的模式.选择财经界(学术),2010(23).
  [3]编者.深发展:企业票据巧聚池,资金流动性管理不再难.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077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