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西盟县养猪业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养猪业在我县畜牧业生产中占很大的比重,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养猪业的发展对促进逐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当地生猪生产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养猪业发展思路、生产发展措施、今后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养猪 发展 见解
  西盟县养猪业不断发展中壮大,科技含量逐年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民对优质杂交仔都繁育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生猪生产体系建设、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市场供求、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生猪生产的现状及实际存在的问题
  1.所饲喂的饲料营养配比不符合猪的营养需要,大部分是直接饲喂单一的玉米、糠、巴焦、红薯等饲料粮
  长期以来由于受封闭传统及自然经济的影响,许多农民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盐巴钱”;“养猪不赚钱,零钱凑整钱,回头看看田”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他们习惯于传统落后的有啥喂啥,有什么品种,养什么品种的养殖方式。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些饲养户开始用浓缩料、预混料,有的过年猪就只喂单一的玉米和青饲料。
  2.饲喂时间、数量不当
  首先是饲喂时间不固定,农村分散养猪没有专人饲养,饿一顿,饱一顿现象比较普遍。其次饲喂量偏大,如育肥猪在育肥中后期多实行超量饲喂,不仅浪费了饲料,加重猪消化负担,而且造成胴体脂肪含量偏高。因此生猪的饲喂应坚持定时、定量、定质,育肥猪的后期应实行限量饲喂(九成饱)。
  3.圈舍环境卫生差,厩舍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农民认为有圈舍就能养猪,不考虑周围环境问题。圈舍内由于积肥而潮湿、脏臭、闷热、通风条件差,导致大量细菌繁殖,加之生猪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许多圈舍冬不御寒夏不防署,母猪产仔保温防护差。如果冬天圈舍潮湿寒冷,就能使猪产生冷的应激反应。造成幼猪在高温时分散,低温时扎堆。农村里还有母猪产仔不满月不清扫圈内粪便的不良习惯,这样最容易感染仔猪黄白痢。有的农户还保留连茅圈,绦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当猪吃了带虫卵的人粪的经孵化成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里,就是猪囊虫病。我县两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时不时还有“米心猪”现象出现就是这个原因。应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粪尿日产日清,勤换势料,建造圈舍力求做到冬暖夏凉;向阳透气避开西北风的直吹。对新建的猪舍及原养过猪出现过传染病的猪舍进行消毒。可用3%的火碱水喷洒和火焰消毒。
  4.种公、母猪管理不当
  种母猪选留缺乏科学性,山区还有乱交乱配现象。种母猪选择往往见母就留,缺乏科学性、受胎率、产仔率低;有的农户自留杂交后代不合种用条件的低劣公猪作种公猪使用,并且初配年龄过早,营养水平偏低,抑制了发育,导致受胎率低,产仔少、初生重小、成活率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发展。一般种公猪的初配9月龄。母猪在8月龄,地方品种可稍早些。目前我县各乡镇供精站引进父本的生产性能都相近,然而见母就留现象仍较普遍,使商品育肥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等仍较低。因此在选留母猪时应该上看父母、左右看同胞,并且从产仔多、母性强、仔猪断奶体重大的窝中选留,农户不能养低劣种公猪,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
  5.盲目用料,不加选择
  有的养猪户,政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去培训、传授新技术时,他们不参加或不注意听。碰到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看到别人用什么料或听说什么料好,就不加选择盲目照搬照套。如用生长肥育猪料喂仔猪;有的用一种配合料既喂猪又喂鸡或鱼。这样盲目用料,造成新浪费,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和不同品种选择不同的配合饲料科学喂养。
  6.养猪的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生产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使养猪业的基础性工作,如品种改良,合格卫生圈舍改建等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好的养猪实用技术由于推广经费不足很难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7.生猪对市场的认识不足
  应加强对市场的认识,随着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在市场的占有问题已成为养猪生产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开拓市场、提高综合效益是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尽力提高猪肉产品质量,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和消费层次的要求,并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8.生产方式方面
  西盟县养猪是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体,尽管具有灵活性,但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生产上势必呈现规模小,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等弱点。因此必须加快由分散型向集约型、传统型向科技型的转变,促进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进程。
  9.兽医体系不健全
  对畜禽的一些疫病控制能力尚低,在疫病监测、诊断、预防、扑灭等环节还存在体系不健全、设施简陋、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目前畜禽传染病增多,混合感染增多,有的病情复杂,畜禽因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有的病虽治愈,但造成生产性能下降,饲料、药物、人力、财力间接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二、发展我县生猪生产的对策
  生猪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与当地的资源、环境、人口、技术等因素相协调,寻求可行途径,采取种、料、管、防、训综合配套措施。要使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稳定、完善发展养猪业的各项政策
  进一步稳定近几年来取得的成就,促进养猪技术发展的各项政策,重视对生猪生产的领导与发展战略研究。要出台有利于发展养猪及饲料科技开发的优惠政策。如:出台一个不准饲养劣质种公猪《猪公猪管理办法》,这样有利于猪品种改良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2.完善种、料、管、防、训等畜牧兽医配套养猪实用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
  2.1 种
  供精站要完善种公猪的管理,解决好推广人工授精过程(如:采精、贮芷、保管、运输、输精等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精液质量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选留好种母猪,才能提高受胎率、产仔率、仔猪成活率等;才能扩大良种推广面,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2.2料
  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大力推广配(混)合饲料,青饲料坚持生喂,绝不喂单一饲料,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报酬。
  2.3管
  加强管理,包括饲养管理,圈舍卫生管理和对推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行政管理。
  2.4防
  坚持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推广,搞好动物重大疾病的防控,同时搞好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生猪死亡率控制在2.5%以下。
  2.5 训
  就是要加大养猪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做到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培训,使每个饲养员能掌握1~2项实用养殖技术。
  3.要增加科技投入
  过来主要由农民自我投入,这种投入是有限的、盲目的。如果政府不增加牧业科技单位的投入,要产生科技兴牧的效果,是十分困难的,好多实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我们畜牧科技推广人员想多办科学养猪示范户,苦于经费不足。
  4.合理规划布局
  发展养猪生产要加强规划,实行区域化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既要充分发挥千家万户分散养猪的作用,又要组织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
  5.养猪生产一定要面向人类健康、面向市场
  养猪生产一定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现代经营管理,依靠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探索与创建科学的发展模式。生态养猪业,农牧结合型养猪业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向科技和管理要效益,用法律法规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6.必须坚持市场为导向
  即,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组织生产什么,把我们的养猪业置于国内市场竞争之中。
  7.要使用安全饲料,生产安全猪肉
  饲料的安全性是生产“安全猪肉”的重要基础,猪肉品质受饲料的影响很大,外界因素污染了饲料,导致猪肉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造成器官损伤,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耐药性增强,严重时致残、致突变、致畸形、致癌。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使用的安全性。
  饲料原料应妥善存放,防止发霉变质,禁止在饲料中加入坑菌药物、激素、增重剂等。要合理利用已知的,安全有益的微生物与饲料混合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含活性益生菌、安全的饲料。要从源头上重视“安全猪肉”的生产,开发绿色食品。
  8.要加强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和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176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