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比亚迪回A启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雨

  当年巴菲特操作中石油的一手,会不会同样用到比亚迪身上?或许,这一次,他的花样会有些许翻新。
  
  反复三年,比亚迪终于迈出回归A股第一步。
  证监会近日公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申请于5月9日接受发审委审核。预披露材料表明,比亚迪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7900万股,募资21.92亿元。
  比亚迪此番急于回归A股上市,意愿较前两次似乎更为迫切。有媒体分析,一方面,近一年来比亚迪股份股价连续下跌,巴菲特持股所带来的“明星效应”也在逐渐消退;从另一方面看,在内外时机不尽理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回归A股,也说明比亚迪在H股的融资能力已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而之前吸引股神巴菲特投资的新能源汽车概念号召力也大如从前。
  回归A股的意义,于比亚迪而言,显然已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王传福能否重返大陆新首富”。 4年前,王传福宣布了比亚迪的两大目标: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如此看来,假设未来的某天此愿望成真,那么,此次比亚迪的回归在日后定会被认为是成功的一个转折点,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曲折回归路
  
  2002年,比亚迪登陆香港主板上市,主打电池概念的比亚迪颇受投资市场青睐,但在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汽车领域不被市场看好,并遭投资机构“抛售”。
  2008年,股神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成为占比约10%的股东。比亚迪在港股市场的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时达88.4港元。由于股市受热捧,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以350亿元的身价荣登2009年国内首富。
  与此同时,汽车业务快速发展、有进一步融资渴求的比亚迪也启动了回归国内A股市场的计划。
  作为一个国内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比亚迪在短短数年之内发展成为国内自主品牌前三,可谓速度惊人。特别是其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优势,使得比亚迪一度在电动车未来发展领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比亚迪也急需资金支持。对于一个年营业额数百亿元的大型企业而言,比亚迪此次不到22亿元的融资规模并不算多。对此,比亚迪有自己的苦衷,而这也是比亚迪三年回归历程曲折的一个重要因素。
  按照比亚迪的构想,回归A股融资当然是多多益善,特别是比亚迪正值扩大规模的关键时刻,资金需求巨大。
  然而,作为深圳的企业,深圳方面希望比亚迪在深交所上市。按照证监会不成文的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规模在8000万股以上的在上交所上市,8000万股以下规模在深交所上市。
  在三年上市过程中,比亚迪曾经试图与有关方面沟通,希望突破这一规定,但最终无果。而这也是比亚迪此次不超过7900万股发行规模的重要由来。
  除了证券市场的硬性规定,自2008年宣布启动回归A股之后,内外因素的交织,也使得比亚迪回归A股的历程充满波折。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市重创,国内车市也一片低迷,比亚迪暂缓了回归A股的计划。2009年在刺激消费政策带来车市火爆、比亚迪汽车自身快速扩张策略等内外因素的共同推助下,一度风光无限,月销量一度超越自主品牌老大奇瑞。
  在外界看来,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无疑是比亚迪回归A股的最佳时期,虽然A股市场整体行情不佳,但比亚迪自身蒸蒸日上,上市后会有不错的融资表现。
  到了2010年下半年,比亚迪汽车前几年快速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加上管理过程中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比亚迪开始麻烦不断,消费者投诉增多、经销商队伍不稳、市场销量下滑、营销团队裁员等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2011年,之前靠“野蛮生长”路径获得快速发展的比亚迪尚在调整中,整体车市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与环比均呈负增长,是近27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亦有专家表示,目前车市的情形比2008年下半年低迷时期更为严峻。
  在整体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比亚迪也未能走出惊人行情,最新的销售数据显示,4月份,比亚迪销售整车4.01万辆,同比下降12%。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师们普遍认为,比亚迪已经错过了回归A股的最佳时期。
  由于国内电动车市场化推进尚需时间,比亚迪的电动车投放国内外市场的时间表一拖再拖后,之前受到外界热捧的新能源汽车概念号召力已大不如从前。
  最近,比亚迪在香港H股的股价已经从2009年的88港元高位跌落至20多港元。回归A股的消息正式发布后,股神巴菲特再次出来表态继续看好比亚迪,会无条件支持比亚迪回归A股,并试图借此为比亚迪回归A股造势。
  “如果比亚迪对于自己的电动车量产前景足够自信,在目前国内车市不好的情况下可以暂缓A股回归,在H股增发融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时坚持回归A股,表明比亚迪眼下十分缺钱。
  比亚迪财务数据显示,2010年,比亚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亿元,同比下滑了74%,其短期负债已经由2009年末的2.8亿元骤增至2010年末的98.0亿元,其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也由2009年末的52.96%大幅上升至59.92%。
  但无论如何,比亚迪获准回归A股,也算是在港股的两个上市公司平台之外,又搭建起一个新的融资平台。相关信息公布后,比亚迪港股表现活跃,一方面表明比亚迪回归上市规模较小,暂时不会对港股股价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表明比亚迪股价在经历大幅度下调之后,市场当前对其前景仍表示乐观。
  
  下一个中石油?
  
  对于中国股民来说,比亚迪的回归总会让人联想起2007年中国石油的回归。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之所以拿被比较,无疑是其背后拥有一个共同的投资人巴菲特。这个被中国人奉为投资“偶像”的老人又将上演另一个故事。不出意外,比亚迪将会在今年年底回归A股,当比亚迪还走在艰辛的回家路时,对于破发的争论却已悄然开始。
  对于比亚迪来说,这些言论来的尚早,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来的正好。只差临门一脚,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和中石油的路径,就完全重合。
  众所周知,当年,巴菲特抄底低价买进中石油港股后,一直表示将坚决持有,却于中石油在A股高价挂牌之前全部抛空,获利达到277亿港币。其后,中石油的A股股价由上市首日的48.16元,一路下行至如今的11元左右,跌幅高达80%,被套牢的中国投资者不计其数。
  2002年4月1日起,巴菲特开始布局中石油港股。2003年4月9日至4月24日,巴菲特以最低1.61港元、最高1.67港元的每股均价, 连续7次增持中石油股份,共增持8.58亿股,累计持股量增至23.48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3.35%(后因中石油配股而摊薄)。其后,巴菲特增持中石油被广泛报道,股价迅速上升,巴菲特停止增持行动。2004年,中石油被英国石油公司以及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等海外石油公司大量沽售后,巴菲特晋升为第二大股东。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上市。但众多券商分析师的评价极不乐观,国内投资者也乏人问津。2008年9月27日,巴菲特斥资 2.3亿美元,以每股1.03美元的价格,通过中美能源控股公司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后,同样成为比亚迪的第二大股东。转瞬之间,比亚迪就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飞跃。
  当时间推进到2005年,在海外石油公司大量沽售中石油期间,外界盛传巴菲特也有减持。2005年3月,巴菲特致信中石油高层称:“我们持有10亿多美元的中石油……除了中石油以外,公司未购入其他任何一家石油公司的股份。”
  2005年下半年,中石油在香港增发筹资200多亿港元期间,市场再次盛传巴菲特的减持消息。为此,中石油专门给巴菲特修书一封,询问究竟。答案很给中石油面子,巴菲特在回信中信誓旦旦地说,不会减持中石油,哪怕是一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一年的年报中,都会有巴菲特给股东们的一封书信。一直以来,这封信都被投资界视为“投资圣经”,各大出版社都纷纷将其编辑成册,作为给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的必修教材。
  2007年2月份,这份举世瞩目的“投资圣经”特意提到了中石油。信中说,他对于国外的股票情有独钟,这种投资工具胜过外汇远期投资组合。而在其购买的股票中,他最中意的有穆迪投资和中国石油这两只股票。并在此强调,不会卖出手中持有的中石油股票。
  如出一辙,巴菲特也多次对外表态坚决不卖出比亚迪的股票。2010年,比亚迪销量大幅下滑、业绩极度萎缩之际,巴菲特来到中国,怀抱四弦琴又唱又笑,力挺比亚迪。其间,他多次表示,不会减持比亚迪。
  近日,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二号人物芒格在伯克希尔表示,对于比亚迪A股上市计划,将会无条件支持。尽管此语并非明确表态不会减持比亚迪,获利出局,但是却有人如获至宝地四处宣扬。
  资本市场从来都是无情的,对于投资人来说,利益最大化就是他们追求的价值。当年巴菲特操作中石油的一手,会不会同样用到比亚迪身上?或许,这一次,他的花样会有些许翻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3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