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混凝土桥梁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且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桥梁建设中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本文从基础变形、温度变化、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各种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克服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以便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参考,达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 裂缝 成因 处理办法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容易开裂,混凝土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施工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尽可能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较伞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设计、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1、 荷载引起的裂缝
  1.1 直接应力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1)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漏项;计算模型建立的不合理;荷载计算不合理;结构尺寸选择不当;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的安全度不够;结构设计时对施工的影响考虑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2)施工阶段,没有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影响结构受力;没有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影响构件的施工质量。3)使用阶段,超载车辆通过;车辆、船舶等的撞击;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
  控制直接应力裂缝的方法:1)多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建立符合结构受力状态的计算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结构计算并相互校核,做到计算准确、构造合理、说明全面。2)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弄清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3)做好桥梁使用阶段的养护、管理与维修,限制超载车辆通过。
  1.2 次应力裂缝
  产生次应力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结构尺寸选择不合理;2)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
  控制次应力裂缝的方法:1)拟定结构尺寸时,尽量减少结构形状突变,必要的结构形状变化可以采用曲线变化或多次变化,以减小结构形状突变引起的次应力。2)在结构开洞、开槽或其他结构突变处设置足够数量的抗裂钢筋。3)计算预应力钢柬张拉引起的次应力,与其他荷载内力组合进行结构配筋计算。4)计算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次应力,与其他荷载内力组合进行结构配筋计算。5)计算混凝土徐变引起次应力,与其他荷载内力组合进行结构配筋计算。
  2、 温度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部将产生应力;当应力(在某些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区别于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裂缝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桥梁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年温差
  我国的年温差一般是一月和七月的月平均温度差;年温差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这通常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相协调,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例如拱桥、刚架桥等。考虑到混凝土的蠕变特性,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
  2.2 日照和骤然降温
  桥面板、主梁或桥墩侧面受太阳曝晒后,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由于受到自身约束作用,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而出现温度裂缝。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冬季日落等可导致桥梁混凝土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梯度,由此产生温度裂缝。日照和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不考虑折减。另蒸汽养护或冬季施丁时若施工措施不当,也会造成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均而出现温度裂缝。
  2.3 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厚度超过2.0m)浇筑之后,水泥水化放热会使内部温度很高而使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其表面出现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选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并适当限制水泥单位用量,设法降低骨料入模温度,以降低内外温差;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施丁法以加快散热。
  3 、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
  (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成为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混凝土浇筑过快,或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等等,会使得在混凝土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浇筑后在混凝土体积上形成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3)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后浇?昆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采用分段现浇时,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
  (4)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水和水泥用量增加;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均会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另任意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水、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结果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易性、密实度下降,导致结构开裂。
  (5)混凝土早期受冻,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剥落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昆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也会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此外.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6)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构件运输、堆放和起吊过程中,若支承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或悬臂过长,或运输过程中剧烈颠撞,吊点位置不当,或侧向无可靠的加固措施(对T形梁等侧向刚度较小的构件)等,均可能产生裂缝。另安装顺序不正确,也会导致裂缝产生。如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若与主梁同时浇筑。拆架后墙式护栏往往产生裂缝;拆架后再浇筑护栏,则裂缝不易出现。
  4、 结 语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现场的施工管理,根据现场条件,材料特点,气温等多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能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效尧.桥梁损伤诊断[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王玉,任锦雄.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2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