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的现象经常发生,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国家要积极推进统计制度的改革,形成新的国家统计制度,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同时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统计数据;数据质量;质量控制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而统计信息职能是保证统计咨询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不但影响到经济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而且也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而可能对经济运行本身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数据可信度的怀疑。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统计体系基本上还是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的。但是,随着经济结构复杂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为干扰增多,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的难度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实的潜在危险性也就日渐严重,并已经逐步暴露。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统计数据质量,要始终不渝地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摆到统计工作的首要位置,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下面就统计数据失实的原因及控制方法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常见的统计数据失实情况的原因分析
  
  (一)源头性失实。数据采集是统计数据的源头,目前,统计数据采集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报表单位有顾忌,瞒报统计数据。二是报表人责任心不强,报表随意性大。三是报表人员素质不高,对报表不理解。四是报表多,不能及时填报报表。目前,很多的企业不重视统计,逐年裁减统计人员,有的则是会计人员兼职,同时需填报的报表繁多,只得疲于应付,不能保证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制度性失实。当前统计制度改革严重滞后,矛盾比较突出,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指标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较笨重,抗干扰性差,三是统计标准体系不健全、不配套,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不便于同国际接轨。这样,统计人员仍处于层层的报表堆集工作,对统计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显得力不从心,知识欠缺,概念不清,在数据采用及事理分析中,就容易产生错误,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影响统计工作。
  (三)干预性失实。当前行政干预由原来的直接干预逐渐转向间接干预,由原来的公开干预逐渐转向隐蔽干预。“横向比较要先进,纵向比较要前进”。在上级主管领导的暗示和诱导下,统计人员明知在数据上弄虚作假是违法的,但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他们出于一种“无奈”的心态,只得顺从领导者的意图虚报统计信息。
  (四)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数据失实。在现实中,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专职专责,兼职过多,统计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许多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技术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相当多单位的统计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这在客观上造成统计数据填报不清,审理不严,评估不准,偏差较大等诸多问题。
  
  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一)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全体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的局面。
  (二)推进统计制度改革,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推进统计制度的改革,形成新的国家统计制度,建立新的统计体系,是减少和避免统计数据失实的根本措施。广大统计人员要广大统计人员要紧密联系统计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摒弃“盲目求细,机构求全”的观念,树立新的统计数据质量观;摒弃不计成本,不讲经济效益的做法,树立统计工作效益观;摒弃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观念,树立开拓进取,迎难而上,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这些观念的转变,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
  (三)淡化统计数字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
  首先应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目标,防止因考核目标不切实际而引发的虚报浮夸的歪风蔓延。
  其次,应完善干部实绩考核统计制度,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改进目标考核实绩的统计方法,确保目标考核实绩数据的准确性。
  最后,应建立干部政绩公议制度,扩大干部政绩考核的民主。改变过去那种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弊端,组织部门通过政绩公议制度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政绩评议活动,不断增强干部政绩考核准确性,增强他们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
  (四)严肃统计工作纪律,提高统计违法成本。
  一是对违法的统计工作人员除依法处理外,一律清除出统计队伍。二是对参与违法的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照有关法规从重从快处罚,决不手软,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三是将处罚费用与统计违法行为责任人挂钩,从经济上处罚责任人。这样,就可以把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处罚,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因此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总之,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与国家、企业、个人都息息相关,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抵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相信统计工作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下,在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努力下,从源头抓起,全员参与,其可靠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会逐步提高,统计数据失实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统计工作能更好的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传云.对统计信息失真的思考[J].经济师,2005(7).
  [2]王德运.统计信息失真现象透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5(4).
  [3]符华敏.我国的统计现状分析[J].统计学杂志,2003(3).
  [4]汤升.统计学应用[J].北京统计,2006(7).
  [5]杨伟胜,魏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月报,2002(7).
  
  作者简介:邵坤(1973―),女,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副教授,现供职于通辽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主要从事统计学、经济法、会计电算化等财经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