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新课程体系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依托会计工作岗位特征,综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适宜构建“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组合,有机的将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目标相融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两个教学体系系统设计,同步实施。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两个链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课程观的选择,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路径是什么”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构建包含了培养目标的定位,知识、能力、素质的定位和融通组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链接。为此,本文的探索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我们依据高职教育的本质和会计专业的个性特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各类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新课程体系,经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已初现成效。
  
  一、高职会计专业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
  
  (一)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
  姓“高”、名“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
  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
  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二)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
  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
  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
  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
  五是会计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与其他专业比较,会计工作对象是复杂的经济业务及其主导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人。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要有与不同层面的人和谐而又不失原则的本领。
  (三)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培养目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首先要具备从事会计职业一线实践岗位的从业资格,取得会计类岗位入门资格,这是基础。其次培养的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这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内涵定位。再次,在培养规格上是高等职业教育层次,这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标志定位。
  为此,我们把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和专业认同的准备,能适应财经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职业性专门人才。
  会计职业的入门资格是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会计职业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应用型的人才;其培养规格是高等职业性专门人才。
  (四)会计职业岗位群
  会计专业的特点就是就业岗位群的宽泛性,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专业交叉性比较强。随着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的发展,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就业方向,面临着值得研究的影响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我们认为,在专业目标定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当考虑职业岗位群的变化,解决因职业岗位群的变化所形成的问题。但是专业的核心岗位群以及对教学方案的决定性影响不能变。因此,我们认为,在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岗位群上坚持的原则应当有两点:一是坚持专业、适当兼顾;二是在坚持专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一线岗位的培养规格。
  根据上述界定原则,我们把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岗位群划分三类,按照三类岗位群,有轻重、有指向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1)主要就业岗位群。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财务会计岗位:收银员、出纳员、核算员、记账员、主管会计等;
  (2)次要就业岗位群。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岗位群;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审计助理工作人员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岗位;
  (3)其他就业岗位群。仓库保管员、物流员、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统计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等。
  
  二、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
  
  (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类型
  总结国外职业教育较为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该专业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以工作项目为中心、以“技能---知识”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理、工、计等专业群。
  (2)CBE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由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课程开发表,以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终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岗位活动为中心、以“技能――知识”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医卫、农林等专业群。
  (3)职业群集课程模式;其核心是以职业准备为目的,将工作内容类似、技能水平相近、学习时间相同等特点的职业归并成群集,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要求课程组合的多元化、弹性化。该课程模式比较适宜以综合素质为中心、以“知识――技能”为教育路径的职业教育专业,如财经、服务等专业群。
  为了弥补学科课程模式的缺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引进外国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过程中,先后尝试、总结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课程模式。如“建教合作”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等。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模式的构建
  会计工作岗位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系统,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综合素质高、知识系统性把握和理解强;二是专业岗位群宽泛、岗位特性具有多元性,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专业应用能力强、适应和转岗能力强;三是工作内涵的政策性强,与时俱进,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具备知识更新、不断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基于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满足会计岗位工作需要作准备的教育理念,符合会计工作岗位的突出特点的课程模式的选择应当是职业群集课程模式。

  会计专业采取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主要能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强调会计准职业人的适应能力,可以以纵向深入为形式,形成逐步深入、渐进升级的策略,使准职业人把握会计职业群的多种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够满足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多元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模式的专业要求,有利于满足会计工作岗位专业知识政策性强、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
  但是,仅以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还面临着一些重要的课程问题需要解决,如及时适应会计改革(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有机融合(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在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色进一步创新。因此,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特点,综合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我们在不断探索、论证、反思、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为:
  一是“以会计职业入门资格为基础,以初级会计师水平知识、能力水平准备为标志,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引领,以理实一体化为载体”,遵循“知识---能力”教学链路主线,构建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该课程系统主要指向是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并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读和应用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能力,实现职业入门资格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格相融合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二是“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岗位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项目课程为载体”,遵循“技能---知识”教学链路主线,构建“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应用技术实训---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会计顶岗实习”的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该课程系统主要指向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会计工作的实际相协调,实现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一致性。
  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组合,有机的将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相融合、叠加,课程设置上的学科体系与项目课程优化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两个教学体系系统设计,同步实施。
  
  三、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课程框架体系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的课程结构体系由公共课、“知识―能力”链路课程系统、“技能――知识”链路课程系统、任意选修课程组成。
  “知识―能力”链路课程系统由专业课理论知识课、专业扩展课等课程组成。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系统采取以学科为主、以理实一体化为教学内容载体设置课程。主要设有下列课程:经济学基础,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会计从业资格考核,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成本会计(下转第64页)(上接第61页)实务,审计实务,财会常用软件运用等。
  专业扩展课程采取模块(或单元)化组合成综合化课程的方式设置,按限选课模式开设主要设有下列课程组合:①专业化会计综合化课程:包括商品流通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等若干个学习模块组合成综合化课程供学生选修;②管理会计综合化课程:包括环境会计、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若干个学习模块组合成综合化课程供学生选择;③商贸知识综合化课程:包括商务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贸易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等若干个学习模块组合成综合化课程供学生选择;④证券投资知识综合化课程:包括金融、证券投资、证券市场等若干个学习模块组成的综合化课程供学生选择。
  “技能――知识”链路课程系统按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和素质要求,以活动为中心,开发项目课程,主要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项目,会计应用技术实训项目,会计岗位项目实训项目(主要包括:收银员岗位实训、出纳员岗位实训、核算员岗位实训、主管会计岗位实训、车间核算员岗位实训、仓库保管员岗位实训、内部审计员岗位实训等项目、统计员岗位实训),会计顶岗实习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江苏职教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3]教育部: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试行半工半读[EB/OL].江苏职教网.
  [4]欧群慧,周宁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湖南大学“李达”教学改革实验班的思考和建议[N].企业家天地,2007.
  [5]李志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动态优化课程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
  [6]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J].北京教育,2000.
  
  作者简介:郑在柏,男,副教授,注册会计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徐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组成员,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负责人、学院财务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秘书长、课程改革项目组负责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8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