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光伏崛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 坷

  这个产业的要素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点亮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开关”,已经触手可及……
  
  张光荣是东莞虎门一家服装外贸加工公司的老总。2008年4月13日一早,天还没亮,他就登上了深圳飞往郑州的最早一班航班。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去为即将投资的行业探路。 用他的话说,现在服装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薄,他转而把眼光投向了目前热炒的新能源领域。“近几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利润丰厚,这个时候投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时机。”年过半百的张光荣决定再搏一回。
  什么是光伏?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产业,但一定听说过无锡尚德。这支2005年12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光伏第一股”,一夜之间创造出了一个中国首富――施正荣。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家光伏企业到境外上市,总市值近20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上,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投行早已像发疯一样追逐着光伏产业。急切寻求新的投资机会的民营企业家们,随即也将资金猛烈地砸向这个炙热的产业。然而,他们能如愿以偿吗?
  
  一个人与一个产业
  
  中国光伏产业今天所有的辉煌,都源自于一个人――施正荣。
  从2001年到2008年,7年的时间,能做多少事情?每个人能给出的答案,恐怕都不止一件。然而对于施正荣而言,这7年间,他只做了一件事――成就一个全新的产业。
  2001年1月,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的施正荣,带着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以及在澳洲2年40万美元的薪水,回国创办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002年9月,第一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投产运行。当时这条生产线的产能仅为10兆瓦,但已经相当于此前4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总和。
  头顶着“海归博士”、“科学家”头衔的施正荣,并没有带给尚德一帆风顺。尽管产品性能优异,仍然卖不出去。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由于资金紧张,与其合作的公司为了几万元欠款,冲进办公室,扬言要搬走设备抵款;投产仅数月后,跟随他的几位创业伙伴、知心朋友相继离开,施正荣只能咬牙坚持;公司2个月发不出工资,施正荣带头只拿1/3工资;第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全部到齐,他冒着酷暑高温,亲自主持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任何一个从创业起步走向成功的人,都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
  2004年,时来运转。凭借在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尚德产值翻了10倍,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2005年,春风得意的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由此,施正荣个人也荣登中国富豪榜首。
  2007年,随着下游组件的产能顺利扩张,颇具成本及技术优势的尚德于2007年末,完成产量360兆瓦,形成540兆瓦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公司市值突破百亿美元。借此东风,尚德一举跻身全球行业领导者之列。
  作为国内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45岁的施正荣2008年再上征途。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进军薄膜太阳能和太阳能发电站。他计划在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人民币,产能达5000兆瓦。
  尚德的太阳能电池年产量为364兆瓦,按公司对产品保证稳定运行25年计算,可产生100亿度绿色电力,相当于减少燃烧500万吨标准煤,减排735万吨二氧化碳气体。
  “他使中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差距缩短了15年,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媒体给予施正荣这样的评价。去年,施正荣被《时代》评为“全球环保英雄”,成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更被英国媒体评选为“可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一时间,无数光环笼罩在施正荣身上。
  在油荒、电荒等字眼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神经的今天,施正荣与尚德的成功,不仅是个人光荣与梦想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他让中国的企业家们找到了一条新能源产业的可实现路径。许多人由此相信,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产业大国。随着光伏市场的全面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中国光伏,再也不是施正荣一个人孤军奋战的产业。
  
  盛世中兴
  
  不论是对前景的预期,还是其本身巨大的财富效应,无锡尚德瞬间点燃了一大批光伏企业的熊熊烈火。紧随其后,江阴浚鑫科技、江西赛维、江苏林洋等一批光伏企业先后到海外上市。随着这些企业在江浙一带开花结果,光伏在当地成行成市――整个产业的崛起势头之猛,速度之快,在中国产业界前所未见。
  2004年,浚鑫科技“从一片黄草地上拔地而起”:12月份注册;2005年正式成立;2005年3月,开始建厂房,买设备;9月份,设备运到公司;经过2个月的安装调试,12月28日开始试运行;2006年1月1日,浚鑫科技正式投产。
  从正式投产到2006年底,浚鑫科技这个不到200人的企业,1年下来,竟然实现了4.02亿元的销售额,净利润达4200万元,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浚鑫的发展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关注。2006年底,境外的一些投资者纷纷找到浚鑫科技,希望能够帮助浚鑫科技在境外上市。“说实话,我们当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上市的迫切性,因为我们才做了1年。”浚鑫科技的总经理盖力进说。
  后来,浚鑫科技考虑到当时只有一条生产线,比较单薄,需要融资扩产。2007年的7月,浚鑫科技成功登陆英国伦敦创业板,首发融资7500万美金。
  融资后,浚鑫科技立马投资了第二、第三条生产线。到目前为止,浚鑫科技共有4条电池生产线,产能达100兆瓦。2007年,浚鑫科技实现销售额8.02亿元,净利润82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08年销售额将达15亿元,实现净利润1.25亿人民币;浚鑫科技2009年的目标是35亿销售额,2.2亿元净利润。“我们还想再做第二个市场上市。”盖力进告诉记者,浚鑫科技目前正在准备在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预计今年底完成。
  作为后起之秀,浚鑫科技一直认为自己扮演着“学习尚德好榜样”的角色。仅仅是“尚德效应”的一个个案。“我觉得尚德不仅是对浚鑫科技,对整个中国的太阳能行业也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盖力进坦承。尚德模式成功的意义还在于,为后进入者们提供了一个易于参照的商业模式,那就是:从拓展海外市场开始,既而迅速进行上市融资,快速扩大产能,形成规模效应。
  在无锡,尚德的学习者除了浚鑫科技之外,二泉太阳能也是另外一家典型企业。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也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也在积极融资。
  在硅片领域,高佳太阳能(无锡)有限公司、江阴海润科技有限公司等在2005

年先后出现。
  而在硅料领域,虽然存在技术瓶颈,但投资者的热情却无法阻挡。2006年,无锡中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投资新建年产300吨太阳能多晶硅项目。
  太阳能电池制造这一关键环节,从下往上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光伏产业链的分布呈现出金字塔形。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生产,由于技术难度最大,利润最为丰厚。而向下的产业链上依次分布着硅片生产、电池制造、组件封装等环节,数量逐渐增多,但利润却逐渐减少。同时,越是到产业链后端,进入的门槛却越低。
  在此模式之下,资本涌入最多和最快的就是光伏电池组件和封装环节。围绕着尚德这个世界排行第二的“巨头”,一大批配套企业相继落户无锡。在无锡,如浚鑫科技这样的光伏企业已然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
  整个光伏行业的朝阳,也由此初现端倪。
  
  尚德效应之惑
  
  熟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人,对于“代工”一词并不陌生。无论是从国内的纺织、服装,还是汽车工业,这一词语似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一贯以高科技形象示人的光伏产业,同样逃脱不了这样尴尬的瓶颈――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则只能出口。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卧虎藏龙,其传统纺织、机械与印务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前洲的老板们,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45岁的杜正兴,正是其中一员。
  同一城市里由尚德创造的传奇,让杜正兴兴奋不已。2005年,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公司,并以外资身份投资成立一家太阳能电力公司――无锡尚品,在采购了单晶炉、层压机、电板印刷炉、烘干炉等设备之后,无锡尚品红红火火做了起来。
  有个千把万的资金、外加两三个工程师,在许多投资者看来,搞太阳能就是这么简单!
  就门槛而言,进入太阳能产业的要求的确不高,如目前国内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的硅锭(硅棒)、硅片等,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设备已经全部国产化――七八十万元就能购置一台单晶硅拉制设备,只要有几台设备就能实现规模生产。
  然而,在生产链条上的高纯度多晶硅的制造(硅材料)――硅片切割――电池制造――组件封装等几个环节中,除第一个环节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外,其他环节上的“技术都不怎么密集”,以至于可以“一夜之间”产量剧增。
  在诸多企业蜂拥而上的同时,造成了产能的急剧膨胀。据了解,2005年国内单晶硅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5700吨,2006年中国持续增长的产能占到全球90%以上。
  而在产业链的下游――太阳能电池制造,一直被认为是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也是除硅材料之外利润最为丰厚的环节。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太阳能电池价格一路飚升,从2003年的2美元/瓦一路攀升,2005年就已经超过4美元/瓦,而且供不应求。太阳能电池随即成为资本最集中投资的环节,产量近两年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
  林洋新能源计划2007年产量突破200兆瓦;南京中电已经建立6条电池生产线,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已是不争的结果;而常州天合、河北晶龙、天威英利都在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宁波、苏州、深圳等地,几乎在一夜之间,诞生了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整条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的资金和技术门槛最低。依靠国内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这个环节的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有人预计国内涉及生产组件的厂商已达6000家,也有人称这个数字很快就将突破万家。
  令人尴尬的是,截止到2007年,国内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仅仅约为100兆瓦,而仅2007年国内一年的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就能满足国内今后十几年需求的2/3还多。国内太阳能市场太过狭小,大部分企业的产业只能依靠出口,到国际上去需求市场。
  与膨胀的产能相比,更要命的是:最需要技术能力的硅材料,恰恰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关键瓶颈。原材料的巨大缺口使得开工不足,是目前国内硅锭(硅棒)、硅片厂商面临的普遍问题。比如国内最大的硅锭、硅片生产厂――产能高达2250吨的河北晶龙,产量却只有区区1126吨,开工率仅为50%;而青海新能源、绍兴精工太阳能等企业甚至空置上百吨的产能,有的干脆无料开工。
  由于国内提炼高纯度硅技术力量不足,而国内市场又未能及时启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消费市场仍在海外,有人预计,国内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来料加工”模式很难发生改变。光伏产业虽前景美好,却道路曲折。
  
  天合样本
  
  原材料瓶颈如何突破?如何抢占而今有限的市场?常州天合是一个样本。
  “我们应该算是光伏产业的先行者,是国内最早一批做光伏的。”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说。1998年,高纪凡和几位研究人员组成团队一同创立常州天合光能。相形之下,虽然没有像无锡尚德那样时刻被聚光灯包围着,但天合光能也在2006年12月登陆了美国纽交所。
  在天合的发展蓝图上,高纪凡对五个字津津乐道:垂直一体化。在他看来,光伏产业是一条从上到下的垂直链条: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系统安装。而天合光能的产业链布局,涉及了除硅料外的全部产业链环节。通过实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发展,天合光能利用协同优化的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整体提高产品质量和公司盈利能力。
  天合的核心战略在于,降低成本。在这个新兴的产业中,更低的成本就意味着竞争优势。然而,对于目前利润最高的上游硅料,高纪凡却理智的选择了放弃。
  “目前掌控原材料的上游企业利润较高,越到下游利润越低。”高纪凡说。事实上,面对中下游光伏厂商最为头痛的多晶硅短缺瓶颈,天合光能不是没有过建厂的冲动。但这一计划却在2008年4月14日夭折。这一天,天合对外宣布,取消这一多晶硅建厂计划。
  “由于技术原因,晶体硅上游筹建的时间比较长,造成了上游扩建速度,远远跟不上下游的扩建速度。所以2005年太阳能电池最热的时候,开始出现了短缺迹象,近两年越来越甚。”高纪凡说。“但哪里有短缺,就表示哪里就有足够的利润,因此有很多人会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越1000亿,计划在2007~2011年期间建成投产。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0亿,基本都在2006~2010年期间开始建设。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光伏电池的硅料消耗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此消彼长,高纪凡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原材料将不再成为困扰中国光伏的难题。

  除了对未来良好的预期,提前锁定多家多晶硅供应商也确保天合“手中有硅,心中不慌”。
  4月2日,天合光能刚和另一家公司签订完一份供货协议,后者将从本月开始在未来8年为其提供约2600兆瓦的硅料。4月22日,天合光能由签订了最新的一单供货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意大利一家公司将从2010年第一季度为天合光能供货,未来6年将提供足以产生约225兆瓦光伏组件所需的多晶硅。从2007年到现在,和天合光能签订供货长单的还包括德国、俄罗斯和中国四川等地的多家多晶硅公司。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2008年所需多晶硅原料的95%已得到保障。“我们这种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更容易签到硅料的定单。因为国际上有秩序,多晶硅原则上是要供给有产业战略的企业,因此我们和多晶硅厂商结成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高纪凡说,“现在光伏产业是一个长跑。”
  在一个产业方兴未艾之初,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长跑,才刚刚开始。毫无疑问,谁先跑上正道,谁才能跑得更远。
  
  未来十年
  
  2005年以来,由于世界石油供应紧张,世界各发达国家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一场全球太阳能战争,已悄然打响――
  美国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规划,计划到2010年将为100万个家庭安装太阳能屋顶,每个光伏屋顶将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太阳时,太阳能屋顶供电;无太阳时,电网向家庭供电。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提出在2010年实现全国太阳能发电工程,近两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年增长达70%以上。
  而欧盟的可再生能源白皮书及相伴随的“起飞运动”,是驱动欧洲的光伏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欧洲的德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也开始制定本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加速驱动光伏工业的发展。
  与世界各国相比,太阳能在国内还是被当作“奢侈品”,而在国外则已逐步成为“实用品”。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818兆瓦,而中国本土需求仅为10兆瓦至20兆瓦。迄今为止,我国仍以火力发电为主,其中煤炭提供67%的电力资源,远高于世界24.71%的平均水平。由于没有市场趋动,已经造成了中国光伏研发和产业化持续动力的缺乏。
  正因如此,如何提升国内市场的需求,成为了企业老总们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对此,高纪凡认为,中国光伏产业未来大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不管是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必须尽早让太阳能电力先达到平价电力的价格。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至0.14美元;2015年更会达到0.06美元;到2020年时,光伏发电的成本将可以与常规火电成本持平。
  随着煤炭价格不断提高,国内电价正呈现不断上涨趋势。此外,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环境污染非常严重。闻风而动的企业家们在过去两年中纷纷宣布投资光伏项目。据初步统计,中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布局投资光伏项目。
  一幅新能源的完美画卷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全国上下闪动着太阳能的光芒――这个产业的要素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点亮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开关”,已经触手可及……
  
  编辑 白灵
  E―mail:bl@shangjie.biz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0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