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群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建国 周 芬

  摘要: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群的成因是企业能力的局限性,认为应以差异化程度作为衡量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从而产业群的持续发展在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群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的划分应以产业群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发展阶段为依据,并据此对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的生命周期及其政策选择进行探索。
  关键词:产业群;创新;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把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定义为:“在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
  关于产业群的形成机理,王新文认为可以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济学理论、社会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新概念,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交易成本、报酬递增、价值体系等多个经济学视角来加以解析和透视。【2】
  
  一、理论探索
  
  1.产业群的定性: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笔者认为波特所谓的“联系”可以进一步解释为“网络系统”,产业群的发展即特定产业中公司及关联机构因“联系”而形成的“网络系统”的发展。这种系统可定性为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因而单纯用经济资本来解释产业集群这一“系统”是不够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也是产业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网络是指群内行为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有选择的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产业群的发展过程,其实是有机网络系统的自协调、自组织的动态过程。交易关系和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网络的信任结构之中(Granovettr,1985),长期重复的交易关系又进一步重构和强化了它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及信任结构。它具有与一般市场所不同的内涵,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并提高了协调效率。
  
  2.产业群的成因:企业能力的局限性
  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产业群是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沿着威廉姆森的这一思路,杨瑞龙、冯健【3】认为一个完整的组织理论还要把企业的能力纳入其中。企业能力的局限性正是企业间网络形成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杨瑞龙、冯健关于企业能力的局限性的论述能够很好的解释产业群的形成原因。这一解释还可以延伸到社会学领域,企业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企业对集群创造的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网络资源有需求,企业依此来提升创新能力与价值优势,产业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应该来自群内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企业在不同阶段,其能力局限性也表现为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对网络的协调机制的需求也不同,进而网络的发展也处于相应的发展阶段。
  
  二、案例研究
  
  1.秀洲区化纤织造企业发展阶段研究
  根据笔者对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进行的走访,这些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各阶段特征概述如下:
  创业阶段: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织机户创业依赖的社会资本包括:嘉兴纺织业发达的历史背景;“家家户户有织机,人人从事纺织业”创业氛围;来自亲戚朋友的创业资金。在初生期,主要生产低档织物,在拓展市场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的年营业额低,由于资金不充裕,稍有差错都可能导致企业夭折。此外,创业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根据市场导向进行差异化产品定位。
  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以家族成员为管理主体,虽然还是生产中低档产品,但企业开始注意品牌的打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销售能力增强,业绩快速增长,需要大量资金发展业务、抢占市场份额,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可能错失发展的大好时机。
  成熟阶段,企业管理逐渐走上正规化的轨道,各项制度比较完善,企业的主要业务已经稳定,企业创造力、开拓精神明显增强;织造产品档次提高,特色明显(或是有品牌知名度,或是进行差异化经营),业绩也保持在较高和较稳定的水平,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盈余资金。
  
  2.产业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存在着生命周期,且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特征,而所采取的策略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群内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来决定。具体如下:
  创业阶段的策略:建设创业环境
  成长阶段的策略:从银行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成熟阶段的策略: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在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产业群的品牌和创新能力方面,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内的企业的所获得的区域网络资源(包括政府政策、科研院所、营销网络等)很少,这导致上文所说整个产业群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还产生了以下问题:
  (1)产业集群层次低。
  在秀洲区化纤织造产业群内,高级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比重偏低,比如:从业者的教育水平偏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等等,这导致整个产业群的层次低,竞争力难以持久。
  (2)经营者缺乏整体观念与战略意识。
  相当一部分的经营者不能对生产与销售、营销与投资作出全面系统的思考。群内企业分工粗放,产业链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整体协调能力弱,竞争过度、合作不够。
   (3) 营销体系不健全。
  该产业大量的产品主要销往绍兴。销售渠道狭窄 , 国内销售市场占有率不高,目前,在织物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企业销售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上述主要问题 ,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产业群进行准确定位,引导群内企业走差异化道路,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竞争 促进专业化分工及产业链的完善,对此,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培育核心企业。具有差异化的龙头公司(如生产型与销售型)之间以一次合作谈判代替分散的无穷的交易,并在龙头企业与织机户间以利益为纽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对外形成一个实力较强的整体 , 具有更高的讨价还价能力。
  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可通过行业自律 ,避免过度竞争,促进群内合作。
  2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必须倡导产、学、研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加区域内的技术联系;利用嘉兴学院、嘉职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群内企业密集的优势,联合攻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 增加创新制度供给, 激发创新需求。
  针对创新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增加创新制度的供给,给重视开发和引进的企业的权益予以适当的保护 ,由此带动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步伐 ,提高产业群微观主体的技术素质。
  4增强营销能力 , 进一步拓宽市场
  可以积极开展网络营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站资源,为企业、为产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推广 CAD、ERP技术 。
  作者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3,(5):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