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法国有“老佛爷”,也有“活雷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翟 华

  一对中国夫妇在巴黎“老佛爷”商场及警察局遭恶意污辱,引起国内舆论大哗,不少文章认定这是法国人歧视中国人的铁证,一时间法国人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大跌。老佛爷也成为辱华的新典型。
  就在对法国人的一片声讨声中,一位朋友给我发来邮件,讲了刚刚遇到的一件小事:
  
  “昨儿下班和老公一起回家后,放下东西转头出门办点事儿。因为去的地方离家不远,我们溜达着便出了门。事儿很快办完了,正准备回家,突然想到晚上吃烤肉可以顺路买个baguette(法式面包)回去,于是漫步到附近的面包店(离家徒步距离约20分钟)。正要进去,老公脸色骤变,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嘴里不住地说‘糟了糟了,真蠢真蠢’,不用猜了,身无分文!得了,打道回府吧!没料想我老公不甘心,踯躅了一会儿之后,突然转向一个刚付了汽油费转来取摩托的四五十岁的法国人:‘对不起,先生,您看……不知您有没有……’我在一旁瞠目结舌,那老先生也很意外而且有点窘,他涨红着脸一边掏着口袋一边说‘哎呀,我好像没有零钱……’这可不是好兆头!我和老公对望着,估摸着要没戏。没想到老法掏出千元的票子领着我们大踏步地进了小店。老法付账时老公试图询问对方的联系方式以期日后还债,人家被问得好像更尴尬,说不必了,取了零钱就要夺门而逃。在老公的坚持下,他说‘要不您就给我做做广告,我开了家划艇冲浪俱乐部’,然后便在我俩的感谢声中一溜烟走了。老公很有些为自己的勇气自鸣得意,这辈子头一次‘要饭’便马到成功,还发誓说下次要是有人向咱要零钱买面包咱一定给。不知道在中国的大街上是否也能遇见这样的活雷锋。”
  读到这里,我想到去年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中一位法国嘉宾朱利安说的话:“比如说有新闻谈到一些中国游客怎样怎样。当有这种事情发生时,其实人家媒体只不过尽了媒体最基本的责任:有某某事发生,这事是由什么人引起的,完了。但这时候恰好这些人的身份带了‘中国’两个字。这边我发现――可能哪儿都一样吧――总有好多人有民族情绪。”朱利安反问道:“人与人之间的事为什么非得把民族扯在当中呢?”
  客观地说,无论“老佛爷”辱华事件多么恶劣,其实都是售货员、警员的个别行为,不能与整个法兰西民族挂钩。就如前面那位读者朋友不管遇到多少乐于助人的法国人,也不能证明法国人都是活雷锋。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我再说说我的法国朋友在东京街头遇到的两件小事。
  有一天,这位法国朋友和日本同事一起乘地铁。当时车上人不少,他们幸运地有了两个座位。因为工作太累,这位老法在车上打了个盹儿。等他睁开眼时,发现他的日本同事已经站起来,给旁边一个老者让座。那老者在感激之余,发现他旁边是一个“外人”(日本人对外国人的称呼),发了一番感慨:“一个美国人是决不会让座的,他们什么都可以做出来,但就是不懂礼貌。”显然他不知道这位法国人懂日语。下车后日本同事很不好意思,为老者的一番不当言论道歉,老法耸了耸肩膀故作轻松地说:“没事,我不在乎,我不是美国人。”
  不久以后,法国人乘地铁照旧捞到了一个座位。下一站上来了一个满手都是购物袋的欧巴桑,正好站在他身旁。这次这位法国人没打盹儿,马上起身给她让座,并站起来继续读杂志。老太太坐下了,但总是在看这位法国人,似乎很想和他说点什么。等快到站了,法国人收起杂志放在包里,这时老太太突然递过来一副包装精致的筷子,示意他把筷子装进包里,显然这是她对外国人表示感谢的特殊礼物。当时车已到站,这位法国朋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受了老太太的礼物,带着快乐的心情大踏步地下了车。
  假如这位法国人只来日本一个星期,只遇到了其中一件事,他对日本的印象可能大不同。所以,不论我们走到哪里,看到什么人干了什么事,都是我们目光所及的个别现象。法国有人有种族偏见,但不是所有法国人都是种族歧视者;法国人中有乐于助人的雷锋,但也不是所有法国人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摘自:《青年参考》2008年3月4日 编辑:何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8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