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动性过剩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浪

  摘要: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过剩;经济;政策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描述中国经济现状的关键词之一,从国内有关流动性过剩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具体表现、影响、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进行调控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缺乏权威的定论,对其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相关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欧美以及全世界的商品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诸多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致使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再加上一些因素的刺激,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的机理。 2006年涵盖全球23个发达国家股市的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跨越2000年网络科技泡沫鼎盛时的高点,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全球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强劲涨势,据初步估算,发达国家的楼市总值已由2001年的30万亿美元涨至目前的70万亿美元,资产价格上涨不仅涵盖股票、债券、房地产、石油、黄金及艺术品投资等市场,还基本上席卷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其广度和深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分析,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点;金融机构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2007年存贷差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
  流动性过剩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我国经济结构失衡,是由于资金、土地、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被压低,从而造就了一个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并维持了长期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产业投资增长过猛,引起能源、原材料紧张,相关价格大幅上涨。这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过快增长,已经超过了国内外市场铁矿石、氧化铝的供给能力,使耕地面积减少,加大了对环境的压力。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每年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达2000多亿美元。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那么这种依靠高消耗来支撑的经济快速增长是难以持久的。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是主要的金融资金供给主体。但是由于四大商业银行为提高自身收益率,其信贷重心逐步向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阻滞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科技开发与推广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此外还造成资金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扩大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当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后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情况。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使得内部失衡难以消除,必然引起生产能力的过剩和需求不足,使大批投资项目不能按时发挥效益,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甚至是通货膨胀。近年来,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的增速远落后于它们。从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流动性过剩在汽车行业的具体表现
  
  虽然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认为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但是流动性过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其成因不是储蓄增长过快,而是新增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从理论上讲,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投放量,另一个是货币乘数。从当前的流动性管理结果看,基础货币投放量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讲是一个显性的而且可以控制的指标。
  在增长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我国的汽车市场总体需求取决于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决定的购买能力。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中国人的汽车梦拉动整体汽车市场需求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于目前这一汽车市场需求领域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家用轿车的保有量远远没有达到像美国、英国、德国那样的饱和状态,潜力还很巨大。许多城市面对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同时加强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纷纷投资重点转向县及县以下公路建设和整治,对改善广大农村的交通状况作用非常大,将对汽车消费需求形成推动作用。
  最近十多年来,汽车行业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汽车市场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私人汽车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行业的高利润引发向汽车产业的投资狂热,汽车产能迅速扩大。由于市场需求量的猛增,产能转变成产量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企业明显感到供货不足,此时的产能利用水平是相当高的。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扩大,汽车车型品种的不断翻新,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需求选择的多样化以及汽车不断降价的预期,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趋势。汽车行业近几年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也反映了汽车产能有过剩的趋势。
  由于目前汽车产能扩张过快,产大于销将导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零部件体系逐渐完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生产、运营成本;大量新车超低价上市,新老车型竞争更加激烈,多样化选择使消费者观望心态趋强,增加了价格下降的压力;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必将加剧汽车产能的过剩。
  
  三、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推动了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上升,而且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运动,实体经济却缺乏资金支持。以债券市场为例,央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主要发行主体,而以企业或项目为融资主体的债券规模很小,债市主要为金融机构服务,而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大量资金经由银行信贷、企业拆借、社保基金挪用等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刺激了投机氛围和泡沫化倾向,蕴含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同时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借贷无门;巨额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外国政府债券,同时引进大量外商直接投资,这种以债权资本换股权资本的方式意味着损失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也不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
  
  1.从制度上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贸易项目下结构性出口顺差问题的解决,这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顺差猛增,必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并重的消费驱动型。资本项目下热钱的控制的同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是流动性输出的渠道之一。控制非贸易外资的大量流入。近年来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及升值预期下,资金海外投资的主动性不高,内资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同时大量外资流入是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增加体系内的资金总额。
  
  2.扩大和完善资本市场
  在完善的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可通过市场的有效运行“泄洪”。然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远未成熟,居民的金融资产过于单一而极端,成了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因此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都比较充裕,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形成了流动性过剩。一方面社会上有很多钱,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项目缺乏正常渠道融资。现在,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影响了储蓄向投资有效转化。
  (1)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使用的工具有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可转让的银行大额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国际债券以及基金受益凭证、认股权证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投资品种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投资意愿的投资工具。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投资品种相对来说还是偏少,需要适时推出多种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投资需要。在规范、完善现有交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期货交易、店头交易、期权交易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等,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操作技巧和承担风险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
  (2)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吸收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考量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计量指标是资产证券化率,目前国内市值近17.5万亿,而GDP为21万亿,这样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为83%,而有数据显示,美国为150%,英国、中国台湾接近170%,日本110%,印度、韩国9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是比较低的,简单算起来如果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平均的100%水平,那么即使在现有GDP下,也能够吸收3.5万亿的流动性。伴随GDP的不断增长,我国要想实现中等水平,股票市值还应该不断的增加。
  (3)债券市场。迄今为止,面对中国公众的金融资产只有两类,一为高风险的股票和房产,一为低收益的储蓄存款,中间几无过渡地带;其结果必是景气高涨时资产市场泡沫迅速累积,景气下降时银行储蓄持续上升,金融市场极易大起大落。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需要尽快推出面向居民的企业债券类固定收益证券市场。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永钧.展望2007年中国车市[J].中国汽车制造,2007,专刊:39-42.
  [2]张明生.我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及控制措施[J].技术经济,2006,15: 19-21.
  [3]王松奇.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4579.htm